星轨号停靠在地球轨道空间站的第七天,林夏终于脱下了穿了太久的防护服。当她踩着空间站的悬浮梯踏上地面时,初夏的风带着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人行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这些在星际旅途中只能在记忆里浮现的画面,此刻真实得让她眼眶发烫。
“先去吃碗馄饨吧。”李强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肩上挎着帆布包,和当年在军校时没两样,“记得你以前总说,基地东门那家的荠菜馄饨,汤里要加两勺辣椒油才够味。”
小张早已按捺不住,拉着两人往街角跑:“我查过了,那家店还在!老板的儿子接手了,招牌换了新的,但馄饨馅还是老配方!”
馄饨店的木质招牌在风中摇晃,“老周馄饨”四个字被晒得有些褪色。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到他们进来,笑着擦了擦桌子:“三位要点什么?招牌荠菜馄饨,加蛋加虾滑?”
林夏看着菜单上熟悉的字迹,指尖在“荠菜鲜肉”四个字上停留了许久。以前执行任务前,她总要来这里吃一碗,老板的父亲会额外多放一勺虾皮,说“吃了有力气”。如今老人已经过世,但汤锅里飘出的香气,和记忆里的味道分毫不差。
“三碗荠菜馄饨,都加蛋。”她抬起头,对上老板好奇的目光,突然笑了,“再来一碟醋,少放点蒜。”
馄饨上桌时,热气模糊了眼镜片。林夏舀起一勺汤,鲜美的滋味在舌尖炸开,辣椒油的微辣混着荠菜的清香,让她想起第一次执行任务归来的清晨——也是这样一碗馄饨,驱散了浑身的疲惫。她偷偷看了一眼李强和小张,两人正埋头吃得香甜,汤汁溅在嘴角也顾不上擦,像两个刚放学的孩子。
“慢点吃,没人抢。”林夏递过纸巾,自己却忍不住加快了速度。原来最熨帖人心的,从来不是宇宙中那些炫目的能量光芒,而是这一碗带着烟火气的热汤。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像普通市民一样生活。李强回了趟军校,穿着便装站在训练场边,看着年轻学员们踢正步,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有个冒失的学员差点撞到他,连声道歉时,他下意识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李教官?”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走过来,扶了扶眼镜,“真的是你?大家都说你牺牲在虫族战场了,我还去你的纪念碑前献过花呢!”
李强笑着和老教授握手,掌心的老茧蹭过对方的手背:“让您担心了,我只是……出了趟远门。”他看着训练场边新立的纪念碑,上面没有他的名字,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踏实——原来被记住是幸福,被“遗忘”着好好活着,也是一种幸运。
小张则泡在了图书馆。他抱着一摞关于地球生态的书,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书页上,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数据都让他着迷。以前在飞船上分析的都是宇宙尺度的能量流,如今看着“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海洋塑料垃圾分解率”这些熟悉的词汇,竟有种莫名的亲切。
“同学,这道题你会做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递过笔记本,上面是道复杂的生态模型题。小张接过笔,流畅地写下公式,讲解时眉飞色舞,仿佛又回到了在实验室和导师争论的日子。
女生惊讶地睁大眼睛:“你讲得比教授还清楚!你是哪个系的?”
“我……”小张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是个‘旁听生’,来补补地球的课。”
林夏回了趟旧居。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她的手微微颤抖。推开门,阳光洒满客厅,书桌上的相框里,年轻的她和王浩笑得灿烂,旁边放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那是他执行任务前留下的,她一直没舍得扔。
阳台上的仙人掌还活着,虽然歪歪扭扭,却冒出了新的嫩芽。她浇了点水,看着水珠顺着刺尖滚落,突然想起在谷神星看到的那些濒死的孩子,在无名星结晶里蜷缩的身影。原来和平年代的寻常日子,是那么多生命用挣扎与坚守换来的。
傍晚时,三人约在基地的老槐树下见面。树下的石桌上,摆着李强买的酱牛肉,小张带的冰镇汽水,还有林夏烤的饼干——味道不算好,边缘有点焦,但三人吃得津津有味。
“明天要去见联邦议长了。”李强咬了口牛肉,“他们想让我们讲讲星际见闻,还要给星轨号做个全面检测。”
小张灌了口汽水,打了个嗝:“我准备把平衡之心的能量原理写成论文,说不定能帮地球的生态修复项目提速。”
林夏看着天边的晚霞,晚霞把云朵染成了金红色,像极了无名星复苏时的光芒。“我想去看看王浩的父母。”她轻声说,“以前总说等任务结束就去拜访,没想到拖了这么久。”
夜色渐浓,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远处的操场上,孩子们在踢足球,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家属楼的窗户里透出灯光,隐约能听到电视里的新闻播报声;有巡逻的士兵走过,脚步轻快地哼着军歌。这些平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安稳的摇篮曲,包裹着整个基地。
“其实我有点怕。”小张突然说,“怕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以后再遇到危险,就没勇气上飞船了。”
李强拍了拍他的肩膀:“正因为有这样的日子,才更要守住它啊。你想想谷神星的孩子,无名星的原住民,他们拼命守护的,不就是能安安稳稳吃顿饭、睡个好觉的日子吗?”
林夏捡起一片掉落的槐树叶,叶纹清晰得像地球的经纬线。“以前在宇宙里漂泊,总觉得地球太小,装不下那么多理想。”她笑了笑,“现在才明白,能为这颗小小的星球挡风遮雨,才是最了不起的理想。”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做了更多“平常事”。李强陪着老教授给学员们上了堂战术课,没讲什么惊天动地的战略,只说了说如何在绝境中保持冷静——就像在无名星的结晶塔里,哪怕只剩最后一丝能量,也要相信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小张去了城郊的生态农场,帮农民调试能量灌溉系统。当看到第一株改良过的水稻抽出新芽时,他比破解了星轨号的密码还要激动。“原来不用穿越虫洞,不用对抗掠夺者,看着庄稼长高,也是种伟大的‘平衡’。”他在日记里写道。
林夏终于去了王浩家。王浩的母亲拉着她的手,讲了许多他小时候的趣事:第一次拆坏收音机被父亲追着打,高考时偷偷把志愿改成了星际学院,执行任务前打电话说“妈,等我回来给你带外星的花”。
“他总说,守护地球不是被困在这颗星球上,是要让这里的每朵花都能自由地开。”王浩的父亲递给她一个铁皮盒,里面是王浩收集的各种种子,“他说等退役了,就去沙漠里种一片森林。”
林夏握紧铁皮盒,指尖触到种子坚硬的外壳。她突然明白,那些在星际间追寻的平衡之道,最终都要落回这片土地——就像这些种子,不管飘多远,总要回到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
离开王浩家的那天,阳光正好。林夏在街角的花店买了束向日葵,放在王浩的纪念碑前。碑上的照片里,他笑得像个孩子,背景是蔚蓝的地球。
“我们回来了。”她轻声说,“带着你想看的星空,也带着你守护的日常。”
傍晚的基地,炊烟袅袅。林夏、李强和小张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地平线。没有人提起即将到来的任务,没有人说宇宙的危险与未知。他们只是安静地坐着,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感受着脚下土地的温度。
“这样的日子,真好。”小张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心里。
李强点头,拿起最后一块饼干递给林夏:“以后要多过几天这样的日子,才对得起我们吃的那些苦。”
林夏咬了口饼干,甜味在舌尖蔓延开来。她知道,这样的平常日子不会永远平静,宇宙的失衡与危机或许就在不远处。但只要尝过这人间烟火的滋味,只要记得这颗星球的温暖,无论未来要面对多少风雨,他们都有勇气再次升起飞船的能量帆。
因为守护的意义,从来都不是牺牲当下的美好,而是让这样的平常日子,能永远平常下去。就像此刻天边的星子,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温柔地注视着这片被守护的土地,从未离开。
喜欢因果树请大家收藏:(m.8kxs.com)因果树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