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5章 孙策过江,荀攸献策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孙策一行来到赤壁渡口,眼前的一幕却令其大吃一惊。

原本停靠在这里的战船,此时早已不见。

程普道:“主公,这定是刘表所为,趁我军在淮南鏖战,偷偷前往渡口,毁我战船,断我归路!”

孙策不禁大急道:“没有船只,大军无法渡江,这可如何是好?”

“主公勿忧。”程普道,“临行前,孙静将军曾与末将一枚狼烟信弹,叮嘱若遇危难之时,可在赤壁渡口的烽火台燃此信弹,他即派人前来接应。”

孙策听罢,大喜道:“如此,快快燃放信弹。”

程普诺了一声,当即来到烽火台前,燃起烽火,又将信弹投入。

只见片刻的工夫,粗壮的黑烟直冲云霄,即使大江对岸,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主公,虽有信弹,但我等也不能坐以待援。还请主公下令,伐木造筏,大军分次渡江。”

孙策点了点头道:“说的不错,传令,就地扎营,留一半人马拱卫营寨,另一半人马伐木造筏。待晚间时分,各营五步一哨,不得懈怠,违令者斩!”

“诺!”

程普等将应了一声,不禁默默点头。

经历了这么多事,少主已不像当初那般气盛,而是颇有人主风范。

这次回去,定要帮少主稳定大局,重振江东基业!

过得两日,江上风平浪静,却始终不见人来。

虽说孙策命人伐木造筏,但六万大军渡江,所需的木筏数量甚巨,并非一时间能够完成的。

他还是寄希望于江东那边,能有人前来接应。

其余诸将,也都是如此想,但两日过去,一直未有人来,大家心中也很是焦急。

终于,这一日,江面之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船只,朝北岸驶来。

“主公,船!有船!”军士激动地叫着,飞也似地跑进了大帐禀报。

孙策及众将一惊,连忙来到岸边查看。

只见江面之上,足有大小数百艘船,缓缓驶来,那船头悬挂的旗帜,赫然竟是“周”字。

“公瑾!是公瑾!”孙策满脸兴奋,于是朝着江面大喊道:“公瑾!”

“伯符兄!”

片刻,江面上也传来一声回应。

来人正是江东周郎,周瑜周公瑾,现在军中任校尉一职。他与孙策乃是金兰之义,交情最是深厚,这一次,他并未随军北上,而是随孙静留在江东镇守。

不多时,战船临靠岸边,为首的主船上站出一个姿容绝美的男子,一步跳下了船来。

此人正是周瑜,周瑜一见孙策,不由喜极而泣,连忙上前。

兄弟二人叙过别情,周瑜环顾一遭,见只有这些士卒,心中不由大震,又不见孙坚身影,忙问道:“伯符兄,主公何在?”

这一问,在场众人顿时沉默。

程普、韩当诸将噤声不语,脸上浮现悲戚之色。

孙策神色黯然,不由垂泪道:“父亲……父亲死了……”

“什么?!”周瑜倒退两步,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不由悲从中来,两行热泪沿眼角划过。

“主公……因何而死?”

“我军中了黄祖、甘宁的埋伏,父亲……身中流矢,不幸……阵亡了!”

“黄祖……又是刘表!”周瑜恨恨地道,“刘表亡我江东之心不死,前者攻打濡须口,今又谋害主公,实在可恶!”

“刘表攻打濡须口?”

众将听罢,皆不由大骇。

濡须口乃是建业最后一道屏障,若有闪失,建业危矣。

“诸位不必担忧,建业无事。”周瑜道,“两个月前,刘表遣蔡瑁、张允,率军二十万攻打濡须。已被我略施小计,一把火将之焚烧殆尽。如今,尽成水中亡魂矣!”

众人一听,不由心中大喜。

刘表经此一败,元气大伤,难怪黄祖、甘宁不曾追来,必是得刘表之令,返回荆州,保存实力。

周瑜道:“此处不是叙话之所,还请主公下令,各营将士速速登船,返回江东,再做计较。”

孙策应允,随即令军士登船。

众军眼见终于可以回家,心中俱是兴奋不已,当下纷纷登船。

随着孙策一声令下,数百艘战船迎风启航,直奔江东。

荆州,襄阳城。

太守府大堂上,刘表阴沉着脸,侍立在旁。

十四岁的刘协,端坐于主位之上,神情肃然。

目前的局势,令他十分不满。

他原本打算,等袁绍取下淮南后,自己以结盟为名与之会面,到时便可趁机使用系统将之操控,从而尽得豫州之地。而刘表则率军取下江东,自此南方一统,他便可与张尘南北分立,分庭抗礼。

可没想到,袁绍胆小如鼠,毫无魄力,竟将到嘴的肥肉拱手让与张尘,真是有损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

刘表麾下,也尽是无能之辈,二十万大军渡江南下,竟被拦在了一个小小的濡须口,还被一个小将略施小计,就折损了大半人马。

如今,江东未下,淮南又失,张尘又亲率大军赶赴兖州。

刘协知道,张尘此番必是为汝南而来,他要攻灭袁绍,尽取豫州之地。

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即接掌袁绍的势力,如此,才能与张尘一战!

想到这里,刘协当即道:“皇叔,如今局势于我不利,眼下,必须与袁绍结盟,方可对付张尘,请你派人前去汝南,与之商议会盟一事。”

刘表恭敬道:“殿下放心,老臣这就去办。”

刘表说着,告退而出。

刘协轻叹一声,又看向站立一旁的荀攸,问道:“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道:“主公,张尘率五十万大军前来,其目的十分明显,便是要一举拿下中原,恐怕他的目标不只是豫州,而是整个长江以北。”

刘协不禁恨恨地道:“这逆贼胃口不小,本王绝不能坐视江山社稷落入他的手中!”

荀攸道:“张尘大军南下,必定经许县直下汝南,主公可先劝说袁绍,攻取许县,占得先机,阻挡张尘。另外,玄德已集结兵马于上庸,主公可令其袭取宛城。宛城只有五万兵马,守将周平,是张尘的护卫出身,一介武夫而已,玄德可轻取之。”

刘协听罢,不由皱眉:“宛城不过弹丸之地,取之何益?为何不令玄德驻新野,取樊城,以备与张尘正面交锋?”

荀攸道:“取宛城,有三利也。宛城毗邻荆州,威胁新野、襄阳,取之,可解荆州之患,此利一也。宛城以西,可通函谷关而至雍州,取之,可制函谷,防备雍凉兵马,此利二也。此外,宛城以东,便是许县,我军可与袁绍两面夹击,共抗张尘,此利三也。”

“哈哈,有此三利,何不取之啊?”刘协笑道,“公达果然妙计,就依你之言,派人前往上庸,令刘备率军北上,攻取宛城。告诉他,务必要赶在张尘大军到来之前,拿下宛城!”

喜欢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