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夷简致仕的同年九月,西夏那边也出了件大事, 而这件事更是会让环州城里的种世衡忍不住地想要狂笑三天三夜。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李元昊又杀人了,而他杀的这两个人还是他在军中的左膀右臂——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那么,这事跟种世衡又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因为这一切正是种世衡精心布局了将近两年才生出来的结果!
作为党项八大部落之中的豪族,野利氏在党项族里的声望和权势可以说是仅次于贵为王族的拓拔氏,而在李元昊时期野利氏的风头更是让其他党项氏族都望尘莫及。李元昊此时的皇后是出自于野利氏,而这位皇后的两个兄长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更是分别掌管着西夏军队的左右厢军司,他俩是西夏军队的二号和三号实权人物(也有史料说这二人是野利皇后的叔伯)。
这二人能够身居如此高位当然不全是凭了自己的裙带关系,宋夏战争爆发前他们跟着李元昊四处征战立下战功无数,在宋夏交兵之后他们更是李元昊入侵宋境的急先锋,而且他们的驻防之地正是宋夏的边境。野利旺荣的对面就是宋朝的鄜延路,野利遇乞则是与泾原路和环庆路相望。
要说到这二人被李元昊所杀的理由以及前后整个过程,我们就得花费点工夫和时间去追溯一下过往,同时我们也顺便来了解一下在宋朝的君子党大发神威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西夏方面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话说种世衡在清涧城担任主事的时候听人说起有一个姓王的和尚非常的有本事,此人不但武艺高强精通骑射,而且还对西夏境内的山川地形非常的了解,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却做了一个和尚,可由于战乱他最后连和尚也没得做了。于是,此人就成了一个云游于市井之间的花和尚。种世衡把这和尚召至他的门下,然后整日好吃好喝又好玩地把这和尚给供着,不管他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求,只要是种世衡能办到的都一律满足。当然,种世衡也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每次他带兵出去跟西夏人进行民族融合时都会让这个和尚给大军做向导,同时也兼任全军的先锋。
由于王和尚熟悉地形且作战时猛不可挡,种世衡每次出去基本上都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而王和尚也在种世衡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下逐渐地成长为一名合格且极具爱国主义思想的优秀宋朝军人。种世衡对此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觉得这个和尚还可以大有用武之地。恰好就在此时,宋夏之间在隐蔽战场再度发生了激烈的交火。
宋夏之间爆发战争之后,有鉴于野利兄弟对西夏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宋朝的巨大威胁性,宋朝这边的各路主管是挖空心思地想要用官爵和金银将这两人给引诱过来,无论是范仲淹、庞籍还是王沿、葛怀敏,这些人都曾派人对野利兄弟伸出过无比诱惑的橄榄枝。遗憾的是,这二人在西夏已经是位极人臣,李元昊对他们也是不吝赏赐,范仲淹等人开出的条件根本没法吸引他们。可是,陕西的这帮文官打仗又不行,除了玩点阴谋诡计外也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他们只好像复读机一样反复地委托他人去跟野利兄弟念经:“你投降吧!你投降吧!如果你投降,好处大大的!”
有一天,庞籍再次派人来劝降野利旺荣,这一次庞籍带来的筹码加重了,他向野利旺荣许诺:“如果你肯带领你手下的人归顺我们宋朝,那么朝廷将封你为西平王!”
野利旺荣这一次终于是烦了,也彻底火了。什么狗屁西平王?我在西夏也是个王,我凭什么要冒着满门灭族的风险去做宋朝的王?
愤怒之余,野利旺荣决定也要恶心一下宋朝人,他派了三个人跑到清涧城去找种世衡并说他们是奉了野利旺荣的命令特来寻求归附。种世衡一眼就识破了这是野利旺荣派来的间谍,但他不但不点破反而还对这三人予以重用,而且他还给这些人配备了贴身护卫。与此同时,种世衡也决定对野利旺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他选中的这个人正是那名姓王的花和尚。
种世衡摆下酒席宴请王和尚,然后把自己准备将其派到野利旺荣身边去当间谍的计划和盘托出,一直深受种世衡厚恩的王和尚满口答应了下来。
种世衡有些为难地说道:“对方可能不会信任你,甚至有可能对你进行严刑拷打,如果你到时候挺不住,那可怎么办?”
“我就算是被打死也绝对守口如瓶!”王和尚回答得相当坚决。
“口说无凭,不如我先考验一下你?”
说完,王和尚就被种世衡叫人拖下去扔进了一个小黑屋。接下来就是这个王和尚的受难时刻,他被打得皮开肉绽,但始终不出声求饶。
种世衡这才下令停止动刑,然后对王和尚赞叹道:“我果然没看错你!”
在这之后,王和尚就消失在了清涧城里。等到他再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时,他已经成了野利旺荣军营里的一名宋朝“叛逃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王和尚某天偷偷地进到野利旺荣的帅帐里,然后他将种世衡的一封密信塞到了野利旺荣的手里。
“大王,不瞒你说,我其实是种大人的密使,你上次派人过来说你想要归附朝廷,我们的种大人已经将你派来的人送到京城去见了我们的陛下。知道你有心归附,我们的陛下也是很高兴,他已经下诏任命你为夏州节度使,而且每月给你发放一万贯的俸禄,你的任命诏书和旌节官印很快就会给你送过来,此事还望你早做准备!”
野利旺荣听完这话顿时吓得惊魂失魄,他不明白宋朝人怎么就突然这么好骗,他明明只是想派人过去诈降顺便给自己套取点情报,可谁曾想种世衡那个笨蛋竟然以为他真的想要归附宋朝。更让他觉得欲哭无泪的是,宋朝竟然真的给他封了王,如果到时候他的任命诏书真的摆在了他公案前,那么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汗流浃背之余,野利旺荣转而又勃然大怒,看来他如今不得不把事情给挑明了,否则李元昊会第一个拿刀过来砍他。一番思量后,野利旺荣命人把王和尚给绑了,然后带着王和尚一起去见了李元昊。野利旺荣此举或许可以向李元昊证明他的清白,但他这样做也就意味着他派出去的那三个卧底就此暴露了身份。可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野利旺荣哪能还顾得上那三个小虾米,他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野利旺荣本想通过送绑王和尚来自证清白,可受过种世衡“特训”的这位和尚大哥在李元昊面前一口咬定野利旺荣就是想投降宋朝,而野利旺荣纵然有千百张嘴也改变不了他确实派人去找过种世衡这个事实。一时间,李元昊也是难辨真伪,他只好命人将王和尚给收押,而野利旺荣也别想再回到军营,他被留在了李元昊的身边,名义上是另有重用,但实际上却是被李元昊给变相软禁了起来。
为了查清野利旺荣到底有没有暗中与宋朝私下交通,李元昊派遣了一个叫李文贵的人以野利旺荣信使的身份去见种世衡。
请注意,李元昊这里其实并没有将野利旺荣可能有叛变之嫌的事告诉给李文贵,但他又想通过李文贵的这次出行来辨识野利旺荣的忠奸。思来想去,李元昊对李文贵耳语一番之后便命他去清涧城找种世衡。
当李文贵到了清涧城才发现种世衡这时候已经被范仲淹点名给调到环州去做知州了,最后接待他的人也由此变成了鄜延路新任总管庞籍。此事的问题就在于种世衡在前往环州任职之前并未向庞籍交接此事,而且他和王和尚之间是单线联系,这就让李文贵和庞籍都有些迷糊。
按照李元昊事前的交代,李文贵对庞籍说道:“我这次是奉了野利大王之命而来,上次种大人给我们大王送来了一封书信,但里面有些事说得不是很明白,所以我这次特来把具体的操作细节了解清楚。”
李元昊之所以让李文贵说这样一番含糊不清的话其本意就是想诈一下种世衡,一切就看种世衡怎么回答,而种世衡的回答则将决定野利旺荣的生死。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种世衡现在不在清涧城,庞籍又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另一方面,李文贵也有些晕头转向,他不知道李元昊这次派他过来的真实用意,身为棋子且被蒙在鼓里的他甚至觉得李元昊就是想借野利旺荣的身份来寻求与宋朝进行和谈的可能。于是,李文贵在和庞籍进行谈话时就坦言西夏因为近年来的连续用兵已经导致国内物资匮乏民生凋敝,所以他这次虽然是野利旺荣的信使,但实际上也是代表李元昊来向宋朝传达修好之意。
庞籍听完这些就更迷糊了,因为李元昊曾经向范雍和范仲淹都诈降过,并且在诈降的同时他还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宋朝,庞籍因此而不能判定李元昊这次到底是不是又在故伎重施。另外,尽管庞籍自己也曾主动去招降野利旺荣,可他并没有说过诸如夏州节度使以及月薪一万贯这种事,也没有直接向西夏发出过寻求和谈的意向。他对西夏的态度是要么往死里打,要么投降,反正就是没有什么和谈。面对这个可能步步都是陷阱的谜局,为了稳妥起见,庞籍直接来了一个最简单最粗暴的应对办法,他把李文贵给变相地扣留在了清涧城。
如此一来,李元昊也慌了,李文贵不回来他就没法确定野利旺荣到底有没有背叛他。此事就这么拖着,而野利旺荣也一直处于半软禁的状态。甚至于,当李元昊在这年九月出兵泾原路并在定川寨击杀葛怀敏时也没有带上野利旺荣这个曾让自己引以为心腹的手下大将。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m.8kxs.com)北宋帝国兴亡史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