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问九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1章 榻前温言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薛绥是在混沌中醒来的。

意识如同深水的浮木,缓慢地、艰难地漂浮。

耳际慢慢有了声音——淅淅沥沥,不急不缓,敲打在宽大的梧桐叶上,发出细碎的声音,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湿冷气息。

她眼皮沉重,费力地掀开一丝缝隙……

晨光熹微,透过层叠的纱帘,慢慢地淌进来。

这一刻,殿内极静,朦胧的光晕,和窗外延绵不绝的雨声,令她极为舒适。

“醒了?”

一道低沉的声音传来,带着刚睡醒的喑哑。

薛绥微微侧头。

李肇斜倚在榻边的紫檀木雕花凭几上。

他身上还是昨夜那件织金蟠龙常服,衣襟微敞,眼下一片淡淡的青黑,下颌也冒出了短硬的胡茬,泛着淡淡的青色……

显然是一夜未曾挪动,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殿下怎不去偏殿歇息?”她挣扎着想坐起身,却被他按住肩头。

“躺着。”李肇俯身,手背自然地贴上她的额头。

“你昨夜高热不退,孤如何放心?”

薛绥心头一动。

看着李肇写满担忧的脸,她喉咙干涩发紧,浑身骨头都透着酸软乏力,尤其是脏腑深处的灼烧与麻痹感,隐隐有一种撕裂般的痛楚,让她无法不往最坏处想。

“我是不是……没得治了?”

李肇的手顿住,黑眸沉沉地看着她,忽然低低地笑了。

“舒大夫说,那毒物阴烈霸道,与你体内寒毒相激,兴许是好事。”

“殿下是说?”

“你薛平安,命不该绝。”他指腹极轻地拂过她头上新生的寸发,笑意从眼底漫到唇角,冲淡了脸上的严肃,竟有几分少年人的鲜活。

“舒大夫说祸福相依。此番两毒相斗,若处置得当,或许能撼动寒毒……白发转青,亦未可知。”

薛绥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自己刺手的头顶。

从前她是毫不在意的。

青丝白发,不过皮囊。

可此刻,听着李肇嗓音里那藏不住的希冀,心底竟也泛起一丝微澜。

“能保住性命已是侥幸……”

她低声道,忽然想起雪姬。

那带血的记忆带着寒意袭来,她猛地掀开被子便要下地,却被李肇拦住。

“想去哪里?”

“我娘她……”

“有舒大夫和张怀诚在,用不着你。”李肇手臂微微用力,轻易将她按回榻上,“舒大夫说了,你脏腑受创,仍需静养,不可再劳心费神,眼下要做的,就是躺着,养病。”

他说着,对外扬声,“传早膳。”

宫人鱼贯而入。

脚步轻得像猫,悄无声息地奉上食案。

青瓷碗里盛着软糯的小米粥,几碟清淡小菜色香诱人。

李肇端起粥碗,用银匙仔细搅动散热,吹凉了递到她唇边,动作自然得仿佛曾经做过千百遍……

“舒大夫交代,你脾胃虚弱,虚不受补,宜清淡温养……”

他又解释。

一口一句舒大夫。

短短时日,他与天枢竟熟稔至此?

她忍不住弯了弯唇角,点点头,张开嘴接住。

粥香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米香。

她懒懒的,看着李肇的侧脸。

晨光下,太子挺拔的鼻梁和紧抿的唇线,原是冷硬的轮廓,此刻竟好似揉进了一种专注的温柔,很是好看……

“殿下昨日说的话……可是认真的?”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羽毛。

李肇抬眼看来,黑眸映着窗外的微光,亮得惊人。

“孤何时有过戏言?”

“可我的身份……”

“在孤眼里,你只是薛绥。”李肇打断,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是那个能为孤诊脉,能与孤论政,能在危难时与孤并肩而战的薛绥。”

“薛绥是个尼姑。”她有些好笑。

“我会废了你的尼籍。”李肇放下银匙,拿起丝帕替她拭了拭唇角的一点粥渍,目光沉静地道:

“三日后大朝,孤便晓谕百官,立你为太子妃。”

薛绥猛地吸了一口气,牵扯得胸口一阵闷痛。

“殿下三思!”

“孤已经想好了。”李肇握住她微凉的手,掌心温热而坚定,“你不必担心那些腐儒非议,孤自有手段让他们闭嘴。”

“殿下,我并非畏惧流言蜚语。”薛绥指尖下意识地蜷缩,陷入他掌心。

“只是眼下,萧家余党未清,端王虎视眈眈,太后心怀怨怼,平乐仍蛰伏暗处……殿下若此时立我为妃,岂不是给了他们攻讦的借口?他们会说,殿下为一己私情,罔顾君父病危,败坏朝纲,耽于女色……到时候,群起而攻之的人只会更多……殿下这监国之位,如何坐得安稳?又如何腾出手来肃清环伺的豺狼?”

李肇的唇角缓缓勾起。

眼底,有一抹锋芒乍现——

“孤就是要让他们跳出来。与其坐等暗箭,不如引蛇出洞……”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而冰冷,“明刀明枪,一次性解决干净。”

薛绥打个寒噤。

她望着李肇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算计,瞬间明白了他的盘算——立妃是饵,更是他清洗朝堂、巩固权柄的手段。

她叹了口气,心头滋味难辨。

“原来殿下存的是……这份心思。”

“孤存的,更是娶你的心思。”李肇俯身靠近,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际,声音低沉下去,直抵她心间。

“鱼和熊掌,孤要兼得。”

薛绥被他强势的宣告,噎得说不出话,脸颊竟微微发烫。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

晨光穿过云层,透入窗扉,在太子肩头镀上一层金边。

“殿下……”她低唤,心绪翻涌。

“喝粥。”李肇微微勾唇,重新拿起银匙,动作轻柔,仿佛刚才那一番搅动天下风云的对话,只是她的错觉。

殿内重归于寂静。

凉风掠过宫墙,发出呜咽般的哨音。

雨过天晴,但笼罩在上京城的风暴,却刚刚开始酝酿……

-

次日一早,薛府的消息便送到了东宫的书案前。

钱氏受惊早产,折腾了一天一夜,生下一个七斤重的男婴,母子平安。

薛庆治依旧“昏迷不醒”,傅氏衣不解带地守在他床边,端汤奉药,寸步不离。这鹣鲽情深的夫妻模样,竟比过去二十多年都要来得恩爱。

“看来薛府是查不出什么了。”李肇听着关涯的回报,修长的手指在案几上无意识地轻击几下。

“倒是演得一手好戏。”

关涯道:“殿下,傅氏嫌疑最重。她那天才去过慈安殿,出来时神色有异。要不要提审?撬开她的嘴……”

“不必。”李肇道,“她不过是颗棋子,背后真正的推手在慈安殿。派人盯紧薛府,尤其是傅氏的一举一动。没有孤的明令,莫要打草惊蛇。”

关涯有些不解,“殿下,恕属下直言,薛府如此敷衍塞责,分明是包庇凶手……殿下为何要手下留情?”

李肇蹙眉,“那是薛六的娘家。”

关涯对上太子锐利的眼风,这才心领神会。

太子并非手软,而是为了薛六姑娘。

一个女子,纵有天大的本事,要嫁入皇家宗室,也须得娘家有几分体面。若薛家彻底倒塌,她日后即便入了东宫,也难免落人话柄,被朝臣宗室指指点点。

何况,一个傅氏不足为虑。真正需要忌惮的,是她背后的永定侯府,以及深宫那位老谋深算的太后娘娘……

“打蛇,自然要打在七寸。”

话音未落,梅如晦匆匆告禀进来,脸色凝重:“殿下,紫宸殿出事了。萧嵩的族弟、中书令萧文远,联合了礼部何尚书、御史台王焕等十余位臣工,跪在紫宸殿外,口口声声要面圣,质疑殿下监国之权……”

李肇冷笑,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袖口。

“他们倒是会找时机。传孤令,父皇龙体欠安,不便见客,让他们各自回府待着。”

“殿下,他们说了,若今日见不到陛下圣颜,便长跪不起,以死明志……”梅如晦语速极快,额角隐隐可见细汗。

“更棘手的是……不知受了何人煽动,上京城流言四起,百姓们都在议论纷纷,说太子殿下……幽禁君父,独揽大权,还……强纳尼姑入宫,德行有亏……若僵持下去,恐对殿下不利。”

李肇起身:“孤去会会他们。”

喜欢问九卿请大家收藏:(m.8kxs.com)问九卿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