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9章 毁灭风暴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夜色如墨,血腥弥漫

夜色浓稠如凝固的墨汁,沉重地压在大地上。

天际几点寒星,映照着陇右五千将士疲惫的身影。

他们刚与吐蕃游骑遭遇战罢,甲胄上未干的血迹在星光下泛着幽光,浓烈的血腥气与汗水、泥土味混合,附着在每个人身上。

沉重的甲胄在移动中发出“哗啦、沙沙”的声响,士兵们机械迈步,唯有粗重如破风箱的喘息在夜风中交织。脚下是荒草丛生、乱石嶙峋的野地,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停!原地休整一刻钟!饮水,嚼干粮!”低沉沙哑却不容置疑的命令穿透风声,压过喘息。

队伍瞬间停滞,士兵们纷纷跌坐或瘫倒在地,急切地拔开水囊、啃食硬如石块的胡饼。短暂的宁静被打破——“哒哒哒哒哒!”急促的马蹄声撕裂夜空!

“斥候!有情况!”士兵们瞬间紧绷,握紧兵器。斥候滚鞍下马,踉跄冲向将军封常清所在处。

“封将军!”斥候单膝跪地,声音嘶哑急切,“前方五里外山脊,便是大风嘴!山脊南北各有一条小溪,溪宽不过丈许,水深及膝,水流平缓!河滩开阔平坦,纵深足有二三百步,足以容纳全军列阵展开!”

封常清,这位以用兵缜密、意志冷硬着称的边将,目光骤然收缩。

“图!”他低喝。行军参谋迅速展开羊皮地图。封常清粗糙的手指精准点中地图上的“大风嘴”符号,目光在地图与夜色中山体轮廓间来回比对。

眉头紧锁又豁然舒展,“啪!”他猛拍地图,“天赐之地!扼守咽喉之要!”他扫视身边将领,“白天虽尽斩吐蕃游哨,但谁敢赌他们事先没放出讯号?久候不至,必引警觉!狼鼻子比狗还灵!宁可信其险,不可心存侥幸!这大风嘴,必须抢在我手!一刻耽误不得!”

他声音带着森然杀意,“否则,若吐蕃先占高地俯冲,我五千之众连同辎重,挤在山道里,便是全军覆没之危!还谈何穿插敌后?葬身于此,便是唯一结局!”

“传令!”封常清霍然起身,山文甲叶铿锵轰鸣,“所有步兵!丢弃不必要辎重!只携兵甲、三日口粮!衔枚疾走!目标大风嘴山脊制高点!半个时辰内赶到抢占!违令者,斩!”

命令如冰冷寒流迅速传递。步兵们丢弃辎重,用牙齿死死咬住木枚(“衔枚”),再次如沉默的钢铁洪流,压抑着喘息与甲胄碰撞声,扑向黑暗中的山脊。

在这股洪流的尾端,是来自长安的工兵营和抛石机操作手队伍。

他们技艺精湛,却非战兵。当加速令传来,工兵营都尉章拓瑞正蹲在一辆缴获的吐蕃马车旁,用卡尺测量记录。“都尉!将军有令!命我工兵营全力跟进,不得延误!”传令兵气喘吁吁。

章拓瑞僵住,看向前方迅速消失的步兵背影,再看看自己疲惫不堪的手下和沉重的抛石机部件——巨大的扭力梁柱、配重箱、备用弩弦、拆卸状态的核心机括。

他焦虑地朝负责抛石机的大匠都尉赵爱军喊道:“赵都尉!等等!这…这叫我们如何跟得上?你看看这些大家伙!强行快跑,非散了架不可!”

赵爱军闻声,像座铁墩子般转身。与章拓瑞的担忧不同,他眼中是恪守军规的火焰。“条例!章都尉!牢记条例!”

他声如洪钟,引用兵部条令,“‘凡遇地形枢纽之要冲,敌我必争之隘口…配属之工兵、炮兵部队,更当紧随其后,克服万难…不得贻误战机!此乃铁律!’”

他一边吼着,一边用虬结的臂膀猛力顶撞陷入泥坑的重载马车,“这大风嘴!山脊为凭,居高临下!两溪为障!就是那《要隘攻守图例》上的‘甲字第一类’扼守地形!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是打仗!不是摆弄机巧玩具!‘地利’就是用命抢出来的!工兵营!全体听令!所有人!给我推!用肩膀顶!用脊梁扛!跟不上步军,贻误战机,我等便是千古罪人!”

赵爱军掷地有声的怒吼和“千古罪人”的警醒,配合临行前长安上官“条例即为铁律”的叮嘱,尤其是新皇裴徽御笔“工兵之专业…源于对战地条令之熟稔与坚守!”的箴言,劈散了章拓瑞的犹豫。

他眼神变了。“工兵营!动起来!能拆的精密零件,拆下人背肩扛!车轴断了用肩膀顶!车散架分片抬!走!跟上赵都尉!目标——大风嘴!快!”

工兵们发出破釜沉舟的低吼,悲壮地开始艰难转运那些决定战局的“死神之握”

轻装步兵在封常清亲自压阵下爆发出惊人速度,向山脊猛冲。距离山顶不足一里,胜利在望!突然,“嗡——!”“嗖!嗖!嗖!”弓弦微颤声后是凄厉破空声!数十支吐蕃狼牙箭从右前方高地灌木丛攒射而下!

“敌袭!右前方高地!散开!举盾!”亲兵队长雷虎惊雷般怒吼,巨大旁牌瞬间护住封常清。七八名唐军斥候、刀盾手应声倒毙或重伤。

同时,数十黑影如鬼魅跃出,挥舞弯刀,发出兽吼般的战嚎:“呜噜噜——哈!”借助下坡猛扑下来!约百人的吐蕃精锐山地斥候分队!

“吐蕃狼崽子!”封常清声音冰寒刺骨,懊恼与杀意喷薄。“弓箭手第一队!右前散开!标高处敌影!三箭速射,射!”侧翼弓箭手疾速扇形散开,箭如雨下,冲在最前的吐蕃兵惨嚎滚落。

但残余者凶性大发,利用地形猛冲,双方距离急剧缩短!

“刀盾手前顶!长枪队!三角突刺阵!扎住阵脚!死战不退!”封常清军令清晰如钢针。前排盾牌迎上劈砍的弯刀,“梆!梆!梆!”火花四溅!唐兵格挡同时,横刀毒蛇般从盾下斜劈而出!“嗤啦!”“啊!”吐蕃兵大腿被斩开或手腕被削断。

长枪队三人一组,精铁步槊如闪电刺出!“刺!”“噗嗤!噗嗤!”利刃贯入血肉的密集闷响!数名吐蕃兵被数杆长槊同时洞穿,顶飞倒地,鲜血狂喷!山坡化作惨烈修罗场。

封常清目光如鹰,扫视战场。左翼一吐蕃百夫长魁梧凶悍,连劈带盾劈退唐兵,阵线将破!“王五!李魁!”封常清冰冷点名。“在!”两声闷雷应和。

身披重甲的两尊亲卫猛士如发狂巨兽扑出!王五巨斧横扫,吐蕃百夫长弯刀格挡,“铛——!”恐怖巨响!百夫长虎口崩裂,弯刀脱手,踉跄后退空门大开!李魁厚背砍刀鬼魅般贴地掠过其小腿后腱!

“呃啊——!”撕心裂肺惨嚎!小腿应声而断!百夫长栽倒!王五巨斧变向,“咔嚓!”骨裂声中,一颗不甘头颅冲天而起!无头尸身轰然倒地。主将枭首,吐蕃残兵士气崩溃,被唐军无情绞杀。

“清点伤亡!快!”封常清命令打破死寂。雷虎踏着血泊回报:“敌百人队,无漏网!我军亡十二人,重伤五人,轻伤二十余!”

“此地搏杀动静不小,更证此地关键!敌军主力必已惊动!”封常清眼神沉重,“必须快!再快!目标大风嘴制高点!全军!全速!冲上去!抢占!设防!迟了一步,就轮到我们被人赶下山喂秃鹫了!”浴血的铁流榨干最后力气,亡命扑向近在咫尺的山脊!

拂晓前,五千唐军终于登上大风嘴山脊。封常清端坐白马,目光如炬。

斥候连滚带爬急报:“将军!吐蕃就在山背后集结!东北方向另一支打着黄底黑豹旗的吐蕃军也向大风嘴疾驰!距离山脚各约两里!”封常清勒马,决断已下。

“全军听令!卸所有非战斗负重!只留武器、甲胄、弩箭、三日口粮!目标大风嘴山脊!抢占高地!死战不退!第一个登上山脊者,赏百金,官升三级!最后一个,军法从事!冲啊——!”

他拔出墨玉横刀,寒芒破晓,率先策马狂冲!“冲啊!”“为了大唐!”命令如山崩!士兵丢弃行囊,铁甲轰鸣汇成风暴,亡命攀向生死之巅!

工兵营筋疲力竭抵达山脊下时,眼前豁然开朗:两千步兵已构筑钢铁“一字长蛇阵”横据棱线!赤红战旗猎猎!侧后东坡,休整的三千士兵检查快弩、饮水恢复。

最震撼的是步兵横队后方那二十架“惊蛰”巨型弩枪!冰冷钢弩臂粗过腰,筋绳绞至极限,炮身稳扎基座。

亲兵飞驰传令:“赵都尉!章都尉!速于两侧坡顶构筑抛石机阵地!封将军严令:要快!吐蕃就在对面山头!”

“遵命!”章拓瑞嘶声应道,组织工兵。赵爱军跳下马,冲到陡峭坡前指着巨大梁柱和石臼大骂:“章老哥!你看这鬼地方!这大家伙运不上去顶个球用?!吐蕃崽子可不等!”工兵号子震天却寸步难行。

突然,“横队!听令!后撤三步——退!”山脊号令响起,钢铁横队整齐后撤,为工兵让出运输通道!“休整部队!长枪营!起立——!”

东坡休整的长枪营轰然起立,沿着坡面向山脊锋线推进!“咚!咚!咚!”钢铁堡垒般的整齐步伐压过工兵嘈杂。

当他们跨过山脊线那一刻,章拓瑞仰望:无数冰冷枪尖齐刷刷刺破金色地平线!一片璀璨致命的钢铁森林!但这壮丽稍纵即逝。

“放平——!”号令下,枪尖整齐下沉三下,最终消失于棱线之后。山风猎旗,对面吐蕃嘈杂逼近。章拓瑞握紧刀柄低语:“开始了……”

山棱指挥处,封常清举青铜望远镜冷静观察峡谷对面。吐蕃士兵混乱集结,黄底黑豹旗醒目。“哼,被哥舒大帅料中。

黄石部成了诱饵。”他冷嘲,“白天先锋未归,这是接应人马。”骁骑校尉丁杰放下望远镜轻松笑言:“大人明鉴。其行军拖拉混乱,毫无防备。人数不少于两千步骑。不过……我们不必硬碰其藏身之林!钉死山脊,依托工事神兵,立于不败!若其人数就这些,可稍退示弱,引‘大鱼’出林到预设屠宰场!过早暴露实力恐吓跑肥肉!”

“好!正合我意!”封常清眼中闪烁猎人精光,抚摸墨玉刀柄。他扫过森严阵列、蛰伏的“惊蛰”、正被艰难拖上坡顶的抛石机部件,胸中豪情激荡,对新皇“天工之城”力量深怀敬畏。

他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如金石交鸣:“此一战!天时!地利!人和!军械!士气!尽在我手!依托山脊与陛下神兵,任吐蕃铁骑来多少,本将就让他在这大风嘴下,留下多少具枯骨!让这‘大风嘴’,变成吐蕃人的‘断魂口’!”铁血誓言点燃将士烈焰。

对面山坡,吐蕃号角急促狂野。步兵举木盾集结,骑兵游弋。一身披华裘、头戴翎毛铁盔的吐蕃将领策马阵前,向唐军山脊挥舞弯刀挑衅怒吼。

大风嘴战场,第一缕阳光下,杀气凝固如铁,只待血落引爆!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