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秦淮夜色之中,杨再兴、张飞随李彦往红袖坊而去,孙绍与太史亨随后赶到。坊内雅间,姑娘们各展风姿,杨再兴拘谨避嫌,孙绍青涩脸红,张飞粗豪自饮,唯李彦被月娘伺候时面露羞赧。亥时将过,众人欲归,杨再兴见李彦不舍,便提议让其留坊歇息。离坊后,满身酒气与脂粉香让众人忧心露迹,遂至老桂酒肆续饮桂花米酒,直至深夜方散。一场关乎众人隐秘行迹的后续,正待展开。
杨府门前的灯笼还剩最后两盏亮着,映得青石板上的露水泛着微光。
孙绍理了理被夜风吹乱的衣襟,对杨再兴拱手道:“义父,三叔祖,今夜多谢相陪,我与元复先行回宫了。”
太史亨亦跟着作揖,两人转身往宫城方向走去,月白色的长衫在夜色中渐渐成了两个模糊的影子。
杨再兴望着他们走远,才与张飞推门入府。门房见是二人,忙要点灯引路,被杨再兴摆手制止:“不必了,借着月光能看见。”
穿过游廊时,张飞打了个响亮的哈欠,脚步踉跄着往自己住处去,嘴里嘟囔着:“这老桂米酒看着绵软,后劲倒比烧刀子还烈……”
话音未落,西跨院已传来他砸上门板的闷响,紧接着便听见他那沉重的鼾声响起,就连廊下栖息的麻雀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起。
杨再兴站在正院门口,见卧房窗纸漆黑,料想甄宓等人定已睡熟。于是,他轻手轻脚绕到西侧书房,推开门借着月光摸到榻上。
和衣躺下时,鼻尖似乎还萦绕着红袖坊的脂粉香,翻了半天才沉沉睡去。
次日日上三竿,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书案上,杨再兴被一阵轻唤声惊醒。“老爷,夫人让奴婢来请您去前厅用膳。”
片刻之后,侍女见他睁眼,忙递过拧好的布巾:“三位夫人与关将军、诸葛司徒都已在等着了。”
杨再兴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起身,刚走到回廊,便见张飞趿着鞋迎面走来,嘴里抱怨着:“这觉睡得真沉……若不是宓儿差人来叫,俺还醒不来呢。”
说罢,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前厅,厅中果然已满座,关羽正与诸葛亮说着什么,甄宓、剑影、吕雯、黄月英等人围坐一旁,桌上的菜肴冒着热气。
“夫君可算来了。”甄宓笑着起身,“我还以为你与三叔要睡到明日去呢。”
吕雯抚着小腹打趣:“莫不是昨夜喝多了酒,这会儿还没醒透?”
杨再兴正想找话搪塞,厅外忽然传来轻快的小曲声,李彦背着手走进来,鬓角的白发梳得整整齐齐,眼角带着几分少见的笑意。
张飞刚要开口,便被杨再兴递去的眼色止住,忙改口嚷道:“老李来得正好!快坐快坐!”
说着,他朝侍女招手:“去,将俺昨夜带回的米酒拿来,让二哥与军师尝尝鲜!”
侍女应声而去,他又拿起筷子夹了块酱肉:“这肉炖得烂乎,二哥你也尝尝……”
李彦见众人神色有些古怪,却也没敢多问,只在空位上坐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不多时侍女捧来酒壶,张飞给关羽和诸葛亮各倒了一碗,两人浅啜一口,关羽点头道:“这酒倒也清甜,带着些桂花香。”
诸葛亮亦笑道:“翼德何时变得这般雅兴,竟寻来这等佳酿?”
“昨夜偶然得见,想着二哥与军师定会喜欢,便带了两壶回来。”张飞嘿嘿笑着,又给两人添了些,“临淄前线苦闷,怕是喝不上这等好酒,今日便多尝几口。”
众人皆知明日便要启程,席间话语虽轻快,却也掺着几分离别的郑重,不多时便各自放下碗筷。
甄宓见吕雯望着窗外出神,忙拉过她的手轻声道:“妹妹莫要担心,振武此去不过是料理军务,至多半年便能回来。我已备了些常用药材,让他带在身边。”
吕雯眼圈微红,点了点头:“我倒不是担心别的,只是……想着路途遥远,他性子急,怕是又要策马狂奔……”
杨再兴走过来,轻抚她的后背:“放心,我会当心的。待我到了临淄,便差人来报平安。”
吕雯抬头望着他,欲言又止,终究只是道:“你……你多保重。”
是夜,杨再兴回到卧房时,甄宓已与剑影洗漱完毕。梳妆台上的菱花镜映着两盏烛火,光晕里浮着细小的尘埃。
甄宓正坐在镜前卸钗环,见他进来,伸手解开他腰间的玉带,玉带上还沾着些白日里的尘土。
“白天你身上的味道,可不是寻常酒楼该有的……”她语气平淡,指尖却在他衣襟上轻轻拂过,那里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脂粉香。
杨再兴心头一跳,正想解释,却听她继续道:“罢了罢了,如今分别在即,我便不问这些了。只是到了前线,万事小心,莫要像年轻时那般逞能,如今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一旁剑影递过叠好的衣衫:“我备了些伤药,比军中的金疮药更管用,记得带在身上。”
他望着两人眼中的关切,心中一暖,伸手将她们揽入怀中。夜色渐深,帐内烛火摇曳,暂将离别的愁绪掩入温柔乡。
次日巳时刚过,府外传来一阵马车轱辘声,孙绍派来的内侍匆匆走进正院,腰间的牌牌随着跑动叮当作响:“杨将军,大王差小人前来请诸位入宫,太后与王太后皆在赤乌殿内等着呢。”
众人闻言,忙整理行装出门。甄宓与剑影、吕雯将众人送至府门,闻讯赶来的杨继祖则与诸葛瞻在一旁依依作别。
宫中赤乌殿内,孙绍、大乔与孙尚香早已等候多时。众人刚踏入殿中,孙绍便起身拉着张飞的胳膊:“绍儿恨不能与诸位同往,只是……唉~三叔祖此去,定要替我多杀几个魏兵!”
张飞拍着胸脯保证:“放心!俺的丈八蛇矛早已饥渴难耐!”
一旁穿了身湖蓝色宫装的孙尚香,少了些往日的英气,多了几分柔和,快步走到杨再兴身侧:“这里面皆是些平安符,待会儿记着与二位叔叔分一分,路上带着,求个心安。”
大乔也缓步上前,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扫过众人,温声道:“前线战事凶险,还望诸位务必保重自身,平安为要。”
“绍儿年纪尚轻,日后江东诸事,少不得要倚仗诸位费心照拂。待大军得胜归来,我定备下薄酒,为诸位洗尘接风。”
众人寒暄片刻,便辞了宫中众人,往城外渡口而去。
午时的日头正烈,渡口边停着十余条大船,太史亨站在最前的楼船旁,见他们到来,忙拱手道:“诸位大人,粮草辎重皆已备妥,战马也已装上船,随时可以出发。”
杨再兴点头道谢,与关羽、张飞登上楼船,诸葛亮携黄月英、诸葛瞻随后跟上。船夫解开缆绳,十几条大船缓缓驶离渡口,岸上送别的人影渐渐缩小。
就在船行至江心时,忽闻岸边马蹄声骤起,嘚嘚踏碎水面倒影。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剑影乘一匹红鬃烈马,正沿着江岸疾驰,衣袂翻飞。
“她怎么来了?”杨再兴正自诧异,她已利落翻身下马,向岸边船家略一交代,便雇了条小渔船,抄起桨来朝着江心船队奋力划来。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小船已近,剑影足尖在船板一点,身形如燕般纵跃上船,动作干净利落。
杨再兴忙迎了上去,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影儿,你不在府中安分待着,跑来此处做甚?”
“我来陪你啊!”剑影扬手打断他,手中提着的包袱在臂弯里轻轻晃了晃,“宓儿姐姐脱不开身,雯儿妹妹又身子重,我替她们来护着你。”她抬眼望住杨再兴,眸中带着不容分说的坚定,“你若不允,我便自己驾船一路跟着。”
“可你若来了,芙儿谁来照看?”
“放心,”剑影答得脆快,“芙儿有宓儿姐姐与乳娘照拂,妥当得很!”
杨再兴看着她被风吹乱的发丝,又望了望远处渐渐模糊的建业城,终究叹了口气:“罢了,你便跟着吧。”
江风渐起,吹得船帆鼓鼓作响,楼船劈开江水,朝着临淄方向驶去。两岸的芦苇在风中摇曳,似在送别,又似在迎接前路的风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建业辞行牵别绪,江舟渐远影模糊。剑影策马追行船,风雨同舟赴征途。
喜欢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请大家收藏:(m.8kxs.com)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