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统五年的九月,伊犁河谷的草原被染上了一片金黄。
楚国的朱色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这片丰饶土地的新主。
经过大半年的征战,出动兵力达二十万之众,楚国终于彻底击败了曾经的西域霸主月氏国,将大半个伊犁河谷纳入版图。
从天山脚下到伊犁河东岸,广袤的土地上,楚军的营寨星罗棋布,降服的月氏部落陆续迁往指定牧场,战争的硝烟正在散去。
在刚刚攻克的月氏故都,如今已经被更名为“伊犁州”的原月氏王宫内,楚国的将领们齐聚一堂,气氛热烈。
左将军荆云率先出列,声音洪亮的说道:“陛下,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大宛、疏勒、于阗等邦国兵力薄弱,不如乘胜出击,一举统一西域!”
这番话引起了众多将领的共鸣。
芈复将军紧接着附和道:“荆将军所言极是,西域诸国如今闻风丧胆,正是天赐良机啊!”
然而,端坐在王座上的熊章却面色平静。
他缓缓起身,走到悬挂着西域地图的屏风前,目光深邃:“诸位将军的斗志,朕心甚慰。然而…”
皇帝熊章的话锋一转,手指划过地图上标注的片片沙漠,说道:“西域浩瀚,国与国之间相隔千里荒漠,我军若继续西进,后勤如何保障?”
大殿内一时寂静。
西域很大,但也很干旱,大小邦国只能依托绿洲生存,所以根本不能用统一诸夏的思维对待偌大的西域。
熊章的目光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道:“大宛等国虽弱,但远离中原,强行吞并,不仅要驻守重兵,粮草转运更是难以为继。届时,这些新得之地非但不是财富,反成负担。”
理政大臣端木赐这时候也说道:“陛下圣明,我们此番出兵西域是因为月氏国挑衅楚国在先,所以我们楚国击败月氏国之后占领其土地是应该的。
之前月氏国强行吞并西域诸国,引得西域诸国同仇敌忾,若是我们楚国也要如此,恐怕也会成为西域诸国的众矢之的。
最重要的是,波斯、身毒这些地方的商贾也会视我楚国如猛虎,想要吸引他们到楚国经商,怕是很难了。
西域商道不复,我们拿下西域将会半点好处都拿不到,这不是一个智者会做的事。
陛下,大宛等国在月氏败亡后,已纷纷遣使表示愿意臣服朝贡,既如此,何不暂且保留其国,通过贸易与文化逐步渗透,徐徐图之”
熊章听到端木赐的话,赞许地点头:“西域之利,在于商路,朕意已决,以伊犁为基地,重建西域商路,恢复与波斯、身毒等国的贸易,待商路畅通,财富流通,再图后续不迟。”
熊章深知,武力征服只是手段,真正的统治需要建立在可持续的经济与文化基础之上。
“陛下英明”,殿内的诸卿都是点头称是。
在确立西域战略后,熊章立即着手布局。
安西总督府在伊犁州正式设立,首任总督由熟悉西域情况的端木蓉担任。
与此同时,皇帝熊章又给芈复将军下令,让其率领五万精骑,深入漠北,追击月氏残部,并清剿可能盘踞在那里的秦国残余势力。
临行前,熊章特意召见芈复,意味深长地说:“漠北广袤,部族众多,你此去不仅要追击残敌,更要勘察地理,了解各部族情况。
将来,朕要在漠北设立安北总督府,这将是第一步。”
芈复闻言肃然领命:“臣必不辱使命!”
在熊章的宏伟蓝图中,除了即将建立的安北总督府,还有规划中的安南总督府,负责未来对青海和西藏区域的经营。
不过,他深知饭要一口口吃的道理,对高原地区的经略还需从长计议。
安排好西域事宜后,熊章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实际上,早在武威城时,他就已经接到北方旱灾的急报。
灾情覆盖雍州、三晋、兖州、青州、幽州等广大地区,数百万百姓受灾。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密报显示,一些前秦、晋贵族残余势力正在利用灾情散布“楚国获罪于天”的谣言,煽动百姓暴动。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熊章却表现出惊人的镇定。
他没有下达任何具体指令,只是简单批复:“一切政务,由太子决断。”
这既是对太子熊恒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信任。
…
襄郢,楚国都城。
监国理政的太子熊恒在接到北方灾情的报告后,立即展现出了经过数年历练后的成熟与果决。
在灾情初显端倪时,熊恒就已经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命令户部立即从荆州、扬州、徐州、益州等丰收地区调拨粮草,通过漕运和陆路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平抑粮价;
另一方面,他密令京营三万精锐化整为零,秘密进驻洛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暴乱。
“殿下,是否要先行抓捕那些散布谣言的贵族?”有大臣建议。
熊恒摇头,目光冷静的说道:“让他们跳出来,正好一网打尽。”
他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
当北方旱情彻底爆发,田地龟裂,庄稼枯死之际,潜伏的前秦贵族嬴桀、前晋贵族姬延等人果然按捺不住,在雍州、三晋等地煽动百姓,打出“楚人无道,天降灾祸”的旗号,发动暴乱。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楚国的反应如此迅速果断。
暴乱刚刚发生,早已部署在洛邑的京营立即出动,分路开进暴乱地区。
与此同时,各地官府开仓放粮,严格执行太子制定的“以工代赈”政策,对参与暴乱者严惩不贷,安心接受救济并参与水利工程者则能获得额外口粮,甚至是金钱。
在雍州泾水畔,一场血腥的镇压正在进行。
带头造反的嬴桀被当场斩杀,其首级悬挂在城头示众。
参与暴动的数千乱民,顽抗者被就地处决,投降者则被押往正在规划中的“雍州渠”扩建工地。
负责此役的将领宣布:“太子有令,参与水利工程者,不仅免罪,还可按工获粮,养活家小!”
在屠刀与粮食的双重作用下,暴乱迅速平息。
更妙的是,熊恒借此机会获得了大量免费劳动力,开始实施他筹划已久的北方水利工程计划。
工部早已完成勘察的关中水渠、三晋水库、幽州堤坝等工程相继开工,数十万灾民在军队监管下投入到建设中,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为楚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
熊章的车驾在秋高气爽的十月从武威出发,经陇右进入雍州,他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只带着端木赐等少数近臣,五千禁卫军的保护下,开始考察北地灾后情况。
在泾水河畔,熊章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水利工地。
曾经参与暴乱的民众如今在军队监管下奋力劳作,开挖土石,修筑堤坝,工地旁,官府的粥棚冒着热气,劳作者凭工分领取食物,秩序井然。
“这些暴民本该处死,太子殿下却给他们一条生路,实在是仁德啊。”当地一名官员感叹。
熊章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工程质量如何监管?”
“回陛下,工部派有专人监督,每完成一段都要验收,做得好的,还能额外得赏。”
离开雍州,熊章进入三晋之地。
这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三晋新附不久,遗民杂处,治理难度极大。
不过在三皇子熊封、四皇子熊礼、六皇子熊瑞三人作为三晋总督,展现出了出色的治理才能。
他们不仅有效组织了灾民救济,还巧妙利用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确保了地区的稳定。
在晋阳总督府,熊章见到了风尘仆仆的熊封。
这个曾经略显浮躁的三皇子,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父皇,三晋水利工程已全面开工,预计明年春耕前,可完成主要渠道的建设。”熊封汇报时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熊章满意地点头,忽然问道:“朕听说,你的封地斯州至今还未曾亲自打理?”
熊封恭敬回答:“儿臣既受命治理三晋,自当以国事为重,斯州之事,已派门客先行经营。待三晋局势彻底稳定,再行就封不迟。”
这番回答让熊章深感欣慰。
他拍拍熊封的肩膀:“你有此心,朕心甚慰,他日经略身毒,朕会给你更多支持。”
“多谢父皇”,熊封闻言立刻高兴的感谢道。
回程的路上,熊章对端木赐感叹:“太子施政,果决而不失仁德,刚柔并济,已具明君之象,几位皇子也能以国事为重,朕心无忧矣。”
端木赐微笑附和:“此皆陛下教导有方,大楚之福也。”
喜欢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请大家收藏:(m.8kxs.com)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