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离石游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1章 打造盟友圈!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对于大秦将吐蕃语拉进盟友圈这一举动,阿拉伯帝国虽然心中略有不满,但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

毕竟,大秦刚刚在西境战胜了阿拉伯帝国的重装骆驼骑兵,其军事实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阿拉伯帝国在国内面临着诸多反对势力的挑战,需要先解决内部问题,稳定国内局势,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向东扩张,他们也不认为大秦比他们强多少,心理上还有优势。

然而,东罗马帝国将濒临灭国的波斯语也纳入通用语的做法,却让阿拉伯帝国感到十分恼火。这一举动显然有挑拨离间的意图,阿拉伯人从西突厥人那里得知,突然崛起的匈牙利帝国实际上是由匈奴人建立的,而匈奴人早已经与秦人结成了盟友。这种复杂的关系网让阿拉伯人意识到其中的弯弯绕绕太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可能背后有阴谋。

尽管伊斯兰教内部存在着众多派系,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争斗,但他们对于这种平衡和妥协的技巧却非常熟悉,东罗马人最擅长这手。因此,阿拉伯人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暂时没有对大秦和东罗马帝国采取过激的行动。

然而,对于东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却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作为战胜者,对于东罗马帝国的这种做法感到非常反感。东罗马帝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挑战阿拉伯帝国的权威和利益,这让阿拉伯人无法容忍。

然而,大秦提出的一项建议却让阿拉伯帝国使臣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大秦表示愿意在盟友圈中推广大秦最新的有线电报技术。这意味着,如果某个国家不在盟友圈内,大秦自然不会将这项技术传播给它。

有线电报技术作为一种长距离传递信息的先进手段,其高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阿拉伯帝国使臣的亲眼见证。阿拉伯帝国本身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其在黑大陆拥有更为广袤的领土。近年来,伊斯兰教内部的绿教自治运动日益兴起,给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带来了诸多困扰。由于情报传递的滞后,当地的总督常常反叛阿拉伯帝国,等大马士革得到消息,小叛乱已经演变成大叛乱,这使得帝国的统治变得异常艰难。

当小规模叛乱的消息最终传递到大马士革时,往往已经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消息传递滞后造成的。阿拉伯帝国渴望能够像大秦帝国那样,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大帝国。然而,对他们来说,信息传递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尽管他们拥有驯养猎鹰传递信息的传统,并且将猎鹰传递信息视为其掌握的最核心技术,但这种方式在面对广袤的领土和复杂的局势时,显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猎鹰可不会说话。

然而,目前猎鹰和大秦所拥有的有线电报技术相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如此,阿拉伯人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适应性。他们能够从沙漠中的贝因都人逐渐崛起,最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无疑证明了他们中间不乏聪明才智之士。

这些阿拉伯人深知,为了生存和发展,向其他种族学习并不可耻。尤其是在面对盟反圈这样的重要机遇时,他们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顺应时势。出于对盟友圈的热切渴望,他们同意将波斯语纳入盟友圈成为相互交流的通用语言之一。

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阿拉伯人的灵活性,也为盟反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建立盟友圈内的第一条标准,则是从明码电报开始。尽管有一些聪明人可能明白明码电报实际上是由汉学内容衍化而来,但他们并不畏惧。

相反,他们勇敢地迎接挑战,决心学习明码电报的原理。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他们便可以在回国后将明码电报演变成适合自己民族的文字形式。就这样,通过各方的努力和妥协下,第一条共识终于达成。

第二条共识,双方将在帝都建设使馆区,其规模为一千亩大小。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所在国的皇帝,皇帝需确保使馆区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使臣在所在国享有特殊待遇,只有皇帝有权决定是否将其驱逐出境。

这一条款显然是针对大秦而设立的,因为大秦人对此并没有太多感触。然而,对于极西之地的诸国来说,情况却大不相同。无论是阿拉伯帝国还是东罗马帝国,他们都曾从流亡的西突厥人口中得知,大汉的使者常常出使西域诸国,并对这些国家的皇帝进行训斥。最终,这些使者往往死在这些小国之中,而大汉则以此为借口,对这些国家发动战争,摧毁其城市,消灭其宗庙。

即使是大秦的铁杆盟友,也对大秦可能会效仿大汉的行为感到担忧。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大秦比使臣想象中更为讲道理。大秦的首要原则便是对等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使得西方诸国能够全心全意地支持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共识。

因为他们知道,今天所确立的一切,明日西方诸国也同样能够享有。所以,使馆区的建立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建筑施工,更成为了盟友圈的共识,体现了各方之间平等、互利的关系。

使馆由派遣国自行建造,其所有权归属于派出国,这意味着使馆是派出国的一项重要资产。更重要的是,使馆的拥有权可以由派出国的皇帝继承,这简直是合法的国中之国。这一规定实际上为使馆拥有国的皇帝提供了一条退路。如果皇帝在国内遭遇政治迫害或者是叛乱,无法继续执政,他可以逃往大秦的使馆区内寻求庇护。只要逃亡皇帝有足够的资金,他就能够一直居住在使馆区内的使馆里,从而避免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清算。

对于西方诸国的皇帝来说,他们的统治并不稳定,经常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死亡事件。而大秦与西方各国的使臣在交流中得知,西方皇帝的传统是使用第一任皇帝的名字,并以一世、二世等方式来代替皇帝年号。这种命名方式让鸿胪寺的官员们产生了西方帝国统治时间较长的错觉。

最后,这些使臣们将使馆区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其视为移动国土。他们把在大秦帝都拥有一块国土视为一种开疆拓土的功绩,这让西方各国的使臣们异常兴奋。而对于鸿胪寺的官员们来说,他们也对这一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大秦帝国终于可以将触角合法的伸入西方各国国内,还能得到所在国官方的保护,双方都非常满意,

大秦帝国的执行和动员能力简直超乎想象,非常的恐怖!就在使臣联会正在紧张进行磋商的时候,大秦民政部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在朝歌城的第三圈划分出一片广阔的土地,用于修建各国使馆区。这片原本荒芜的土地,转眼间就被纳入了使馆区的范围。

如果不是在开会期间,有使臣得到消息并及时阻止,恐怕民政部会毫不犹豫地将使馆区进一步扩大,甚至有可能将其打造成一座没有城墙的小型城市。然而,即便如此,这个划分出来的使馆区在外国使臣们眼中依然显得异常庞大,其规模几乎快要达到他们本国王城的标准了,这要是按照对等原则处理,池们皇帝岂会愿意?

当这些外国使臣们看到那片寸草不生的荒地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被欺骗的感觉。他们开始怀疑大秦帝国是否真的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使馆区。幸运的是,大秦设计院的工匠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木工技艺,他们立即制作出了一个精致的使馆区建筑模型,让这些外国使臣们对未来的使馆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心中的疑虑也随之减少了许多。

不过,这些外国使臣们对于使馆区内全部采用汉式建筑风格仍然表示出了不满。毕竟,这是他们在大秦的代表处,他们希望能够展示自己国家的特色和文化。而且,由于这是第一次由大秦承建使馆区,这些使臣们自然也动起了一些小心思,想要给一向喜欢装逼的大秦帝国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

于是,他们纷纷提出要求,使馆区的主建筑必须由他们国家自行设计。这样一来,既能体现他们国家的独特风格,又能给大秦帝国带来一些额外的工作量和挑战。大秦工部对自己建造能力非常自信,正好借鉴一下西方的建造艺术,这才让使馆区的建筑没有停下来。

喜欢离石游记请大家收藏:(m.8kxs.com)离石游记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