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帝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6章 大混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凤祥八年,冬。

漠北经过长达一年的鏖战以后,丁零、东胡等亲近田唐的部族,终于消灭了其余几个不愿臣服田唐的部落。

但战争结束以后,漠北并没有平静,其余几个部族又开始互相残杀。

消息很快被传到洛阳。

大殿上。

韩非将一份漠北地区传来的奏表承上,说:“陛下,丁零部上书陛下,说折兰部不服大唐,暗通月氏,图谋作乱,丁零部摩多单于请求大唐可以支持他们讨逆。”

田秀接过这份奏表看了一眼,说:“贼喊捉贼。”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丁零摆明了是要吞并折兰,所谓的替田唐讨逆,不过是一个借口。

田秀对韩非说:“谴使丁零,谴责摩多,让他老实点。”

韩非听后犹豫了一下,拱手说:“陛下,只怕我们就算派了使者也没用。”

田秀眉头一皱,问道:“为何?”

韩非道:“丁零部如今势力渐大,野心勃勃,他们一心想吞并折兰部扩充实力,怎会因陛下的谴责就罢手。且如今漠北各部纷争不断,若我们强硬干涉,恐会引起其他部族不满,反倒不利于我大唐在漠北的威望。”

田秀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韩非拱手道:“陛下,我们可先按兵不动,密切关注丁零与折兰两部动态。同时,暗中与折兰部取得联系,给予他们一定支持,但不可让丁零察觉。如此一来,既能制衡丁零,又不会过度刺激他们。待时机成熟,再出面调解,以彰显我大唐威严。”

皇帝听了以后,却并不答应。

“我天朝做事,难道还要偷偷摸摸?”

“偷偷摸摸那叫怂!”

“朕就是要支持折兰部抗击丁零。”

“传诏,加封折兰部首领为王,朕倒想看看,丁零人敢怎样!”

皇帝这一番霸气的宣言以后。

群臣的心都是跟着一紧。

丁零主动上书朝廷解释他们对折兰的战争,说明他们还不愿意和田唐撕破脸,结果朝廷现在就去加封折兰部,这是明摆着不支持丁零。

搞不好丁零会直接反了。

丁零要是扯出反旗,田唐怎么办?

管还是不管?

不管的话,以后田唐在漠北地区的危险荡然无存。

管的话就又要出兵。

但经历了李昭事件后,群臣从心里畏惧皇帝,一时之间居然没有人敢劝阻。

退朝了以后。

皇帝一个人坐在未央宫的龙椅上假寐。

许是年纪大了,皇帝很快就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终于醒来。

他身上还多了条毯子,田秀把毯子掀开,叫了声:“王奉!”

王奉小跑着进来以后。

田秀问他:“什么时辰了。”

王奉就说:“戌时了。”

田秀点点头,刚要离开,王奉忽然拦住皇帝,欲言又止。

“怎么了?”田秀问。

王奉犹豫了一下,说:“太子来过。”

田秀闻言,就说:“太子来做什么?”

王奉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表,说:“陛下请看。”

田秀看完了以后,一言不发。

他将奏表揣到袖中,起身离开。

王奉则是惴惴不安的在后面跟着。

转眼,皇帝到了郭瑗之的寝宫。

郭瑗之正小心的为皇帝揉肩。

田秀开口说:“太子是越发胆大了。”

郭瑗之小心翼翼的问:“太子爷又怎么了?”

田秀把那份奏表拿给郭瑗之。

就听田秀说:“朕在朝会上才刚刚说了要加封折兰部首领为王,结果太子就上书朕,说朕这样会激化矛盾,导致大唐和漠北再次开战。”

郭瑗之看完太子的奏表,也是在心中直呼胆大。

皇帝前脚说的事情,太子后脚就敢反对。

这可真是老寿星吃砒霜,嫌自己命长。

郭瑗之合上奏本,不动声色的替皇帝揉着肩膀。

“陛下,太子爷说的其实也没错。”

田秀诧异的看着后面郭瑗之。

郭瑗之停下手,说:“陛下,妾也觉得,我们公然加封折兰部,确实会激化矛盾……”

说到这里的时候,郭瑗之偷偷看了一眼皇帝,发现皇帝已经变了脸色。

郭瑗之不敢再说了,慌忙跪地请罪。

一直过了很久才听皇帝说:“罢了,起来吧!”

郭瑗之起来以后觉得心惊肉跳,但依旧若无其事地为皇帝揉肩。

田秀说道:“朕也知道这样做会激化和漠北之间的矛盾,但朕别无选择。”

“大唐如果在征漠北,太子恐怕不会同意,又要和朕争执,朝臣中也会有人反对。”

“可我大唐如果对丁零攻打折兰毫无反应,以后漠北就没人听从我大唐的号令了,朕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

另一边。

李斯正坐在油灯前,看着摇曳的烛火发呆。

儿子李由进来,轻声道:“父亲,夜深了,该睡了。”

李斯好像没听到。

李由刚准备再叫一声,就听李斯说:“陛下要加封折兰部的消息,你知道了吧?”

李由点头。

李斯说:“陛下此举只会激化矛盾,再次引爆战争,我看陛下真是……”

后面李斯讲述老糊涂三个字,但又觉得大不敬,到嘴说话硬是咽了回去。

李由听后说道:“那父亲怎么不制止陛下?”

李斯摇摇头:“皇帝已经不是以前的皇帝了,现在的皇帝刚愎自用,如果我在这个时候反对皇帝加封折兰,只能恶了皇帝。”

如今的李斯,越来越有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了。

这让他心里升起了一丝退隐之意。

当然也就一丝丝。

留侯府。

张良听说皇帝要加封折兰部的消息后,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荷华说道:“父亲真是糊涂了,他这么做不是挑衅?难道他又想打仗?”

张良听了公主的话,却摇头说:“你们都不懂皇帝呀!他这是被将了军了,逼不得已。”

田秀要知道,张良这番话高低得说一句:留侯懂我!

田唐加封折兰部后,丁零并没有停下战争的脚步,但他们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应。

这倒有点出乎群臣的意料。

摩多单于居然能忍住?

田秀心里却知道不好。

摩多主动把热脸贴给田唐,可田唐转头就加封了他的死对头,等于把他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结果摩多居然能忍住。

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田秀计划再征漠北。

皇帝才刚在朝会上透了个风。

太子就站出来反对:“陛下,朝廷绝对不能再对漠北用兵了,前年那一仗,朝廷折腾了一年,虽然打赢了月氏,但漠北依旧是一片混乱,我们就算再出兵也不过是继续劳民伤财,不会有任何结果。”

田秀听完这番话以后,对太子越发失望。

太子的目光实在太短浅了。

田唐击溃了月氏以后,漠北的确依旧不受控制。

但最近边境最起码是平稳了。

田唐出兵漠北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持边境的平稳,从这一点上来看田唐已经达成了战略目标。

可太子在心里居然认为他出兵漠北纯属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太子居然把他的这些苦心全盘否定。

田秀面色阴沉的开口:“那太子想让朕怎么做?”

太子就说:“儿臣以为父皇当采取仁政继续休养生息,圣人垂衣拱手而治天下,父皇一代圣君,当效仿圣人,以无为治国,不可再起兵戈。”

田秀闻言,只说了一句:“这些仁政,等朕死了,太子你慢慢实行。”

说罢,皇帝拂袖而去。

下了朝以后,太子还和他的老师抱怨:“老师,父皇可真是越来越刚愎自用了,我不过是在朝会上说了几句,他就发了那么大的火。”

叔孙通心说:我的活爹,你说这种话,皇帝都没骂你,你还搁这抱怨上了?

“太子!”叔孙通婉转的对太子劝诫道:“陛下不管再怎么说都是皇帝,他在朝会上做出的政令,您就算是打心里反对,也不能公开反驳。”

“您这样会让皇帝脸上无光,您是太子,应该知道,要维护皇帝的脸面。”

太子却说:“逢君之恶,孤可做不出来。”

叔孙通:……

田秀想出兵漠北的想法就这么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不过田唐依旧是给折兰送去了一批援助。

但折兰也只是勉强支持,根本抵挡不住强大的丁零。

丁零经过了上次的战争后,部众已经扩张到了近百万,折兰的部族不过二十万,巨大的悬殊下,再多援助也显得杯水车薪。

折兰数次请求唐朝发兵援助,都被婉言推辞。

凤祥九年夏。

折兰和丁零的战争如火如荼之时,屯头部加入了战争,屯头部和折兰交好,当初两个部族都曾经率先投效唐朝。

屯头部主动加入战争帮助折兰。

丁零一对二也不落下风。

摩多单于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即便是没落下风,摩多也在为自己争取盟友。

他用重金贿赂了卢侯部。

卢侯部很快就加入了战争支持丁零。

折兰和屯头有些扛不住了,再次向田唐求援。

田唐收到消息以后。

再次问是否要援助折兰展开争议。

太子依旧反对。

韩非也不支持出兵。

田秀却知道,折兰、屯头二部一旦被歼灭,丁零就会坐大。

而且田唐要是是一直当鸵鸟,丁零在战后的野心也会急速膨胀,那个时候田唐边境又会变得不安稳。

可太子丞相都反对出兵。

如果他强行出兵的话,恐怕就会像嬴政那样,群臣在嘴上不说,心里面也会对他产生畏惧,认为他刚愎自用,今后就不会再有人敢说实话了。

田秀只好下令:“让蒙恬率军再次去漠北,但这次我们的目标不是消灭丁零,让他们把折兰和屯头两部接应回来就好。”

群臣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朝廷即保全了面子又能保住忠于朝廷的折兰和屯头。

姚贾就问:“陛下,这两部也有几十万,到时候要把他们安置在何处?”

田秀想了想就说:“把这两个部落迁到内地打散之后安置起来。”

韩非眉头一皱。

这两个部落又不傻,朝廷把他们打散了安置他们不愿意反了怎么办?

姚贾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陛下高明。”

群臣见此,心里都很懵。

皇帝偏偏不同他们解释。

下了朝以后,韩非就问姚贾:“皇帝就不担心把这些蛮夷分散安置,会激起叛乱?”

姚贾说道:“折兰和屯头如果是在漠北,朝廷给他们下这道政令,他们确实会反,但只要他们进入内地,朝廷想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

“为什么?”韩非问。

姚贾就说:“他们进入内地以后,连小命都捏在朝廷手里,他们要是想反,朝廷只要不给他们提供粮食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韩非恍然。

他还以为陛下都老糊涂了,没想到皇帝的头脑依旧如此清澈睿智。

朝会散了以后。

田秀一个人坐在未央宫批奏书。

突然,他心里有个问题。

漠北地区的五个部落有四个都加入了战争。

剩下的东胡部在干什么?

东胡的实力和丁零不相上下,丁零在草原上打的这么热闹,怎么东胡会一点反应也没有?

田秀叫来陆贾陈平。

询问他们二人东胡这阵子在做什么?

陈平就说:“东胡内部似乎并不安稳,东胡王前两个月刚死了,新王继位,东胡各部,多有不服。”

看皇帝好像有疑惑。

陆贾又帮皇帝解释了一下,东胡那边的情况。

东胡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东胡就跟当初的匈奴一样,内部也是几十个部落。

就比如说玉漱公主的老家图安,也属于是东胡的一个小部落。

这东胡就有点像楚国,内部封君林立,这些人表面上忠于东胡王,实际上都是各成诸侯。

东胡的老王死去,新王年幼,其他的各部落都露出了獠牙。

田秀就问:“那东胡内部现在是什么情况?”

陆贾、陈平二人相视一眼,都说不知道。

田秀也觉得确实为难他们俩了。

他俩又不是上帝,不可能把东胡的所有事情都掌握。

田秀就让这二人去打探一下东胡内部的消息。

折兰屯头二部内迁后。

漠北就只剩下丁零和东胡。

这东胡是制衡丁零的关键,绝对不能再有差池。

否则,这漠北是真的要失衡了。

《战国帝业》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战国帝业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战国帝业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