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说:“朕这些天状态还稍微好一点了,前段时间经常失眠,做噩梦,吃饭也吃得少了,心里一直烦闷。”
高力士说:“陛下您为何不多想一些开心的事呢?您看天下现在繁荣昌盛,大唐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您为何不与民同乐,心情舒畅起来呢?”
“高力士,你作为朕家里的一位老奴仆,应该清楚朕为何事闷闷不乐吧?”
“陛下,老奴愚钝,不能明悉圣意,望您海涵。老奴希望您不要再沉浸在过去的事情中不能自拔。过去的有些事已然定型了,珍视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李隆基听出了高力士的意思,他没问“三庶人事件”中有没有冤情,因为发生三庶人事件的当天和前两天,高力士正好不在宫中。
李隆基问:“珍视当下,你说得好啊,只是你能感知到朕为当下的什么事劳心费神吗?”
高力士谨慎地轻声说:“陛下,您莫非是正在为立太子的事劳心费神啊?”
“嗯,高力士果然还是懂朕的。你说朕立哪一位皇子为太子好呢?朕在立寿王和立忠王间犹豫不决,想听一下你的意见。”
“陛下,您不必为这件事太劳心费神啊。您只要是按照推年长者而立的原则,来确立太子,有哪位皇子敢有异议呢?”
“嗯,朕认为您说得对啊。大皇子郯王李琮,小时候在西北内苑狩猎时,面部被一只大猴子挠伤,因此与太子之位无缘了,当年立太子时立了二皇子李瑛,如今立太子,若是立三皇子李亨,包括李琮在内的所有皇子,也都是容易接受的。”
“陛下所言极是。”
这天傍晚,临近吃晚饭的时间时,李隆基和高力士在花萼相辉楼三楼北大厅聊天,在这很自然的交谈中,李隆基就确定了太子的人选。
又过了几天,到了六月初三的凌晨,天刚大亮,李隆基就从花萼相辉楼三楼北大厅北部的寝室起床,亲自起草了立李亨为太子的诏书。
李隆基亲自起草完了这道诏书,直接在诏书底部盖了玉玺印章。李隆基在这天的早朝上,亲自宣读了这道诏书的内容。朝堂上的三排官员中,站在中间一排官员首位的中书令李林甫,听到此诏书内容后,感到非常突然。李林甫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居然没有事先告诉他这一重要决策。
李隆基宣读完立李亨为太子的诏书后,将诏书卷起来,递给了站在他龙椅东侧两米以外的高力士。
李隆基说:“朕今天确立忠王为太子了,以后众爱卿,若是谁有机会与太子共事时,要多讲一些忠孝仁义的话题。”
李林甫握着笏板说:“微臣遵旨。”
站在东面的一排官员首位的牛仙客,随即也握着笏板说:“微臣遵旨。”
牛仙客说完后,站在西一排官员首位的禁军将军陈玄礼,握着笏板说:“微臣遵旨。”
其他文武官员,也纷纷说:“微臣遵旨,陛下英明……”
六月初四的早晨,大明宫宣政殿的朝堂上,确立了大唐新太子的人选,在这同一时刻,大明宫东面方向的十六王宅里,大部分人对这件事还一无所知。
此时,知道这件事的人首先有我,再就是在朝堂上,站在牛仙客后面第八位的吕仁德,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再就是这件事的主角李亨,也已知道了这件事。他在昨天下午,被李隆基召到花萼相辉楼,与李隆基谈话一个时辰。李隆基在昨天下午,就已经告知了李亨,在次日的早朝上将会立他为太子。
李亨昨天下午,在六护卫陪同下,从花萼相辉楼西面的南北路往北走时,正好与我在兴庆门西面的路段相遇。我那时候正下班回住处。我向李亨行拱手礼,并告知他我下班了,往住处赶。李亨当时满面荣光,微笑着向我嘘寒问暖,问我在群贤坊住得如何。我说我住得挺好,靠着西市近,买吃的用的,都方便。
我当时想,李亨对天降的喜事,还是很能隐瞒的,他知道第二天将会被立为太子,却没有向我透露半句话。我当时也没有问他皇上找他谈了什么话题,就与他分开了,我回了住处,他回了十六王宅里的忠王府。
《盛唐风云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m.8kxs.com)盛唐风云记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