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29章 牢骚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李靖的书房不小,这年头的规矩,府宅中的书房都是男人们的私密空间,除了专门管着书房的下仆,其他人都很少能进出这里。

那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桥段,大多发生在浪荡子的身上,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

李靖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几十年勤读不缀,自己也写有不少着述,若非半辈子官场失意,几乎没在京师停留过,关西文坛应该是有他一席之地的。

可惜的是,自他发迹以来,走的是领兵的路子,功高之处世人皆知,顺便也掩盖了他在文事上的造诣。

不过到了他现在的地位,倒也不用在乎这些了,是文名还是武名,并无多少区别,如今朝中的达官显贵们谁见了他,不得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李仆射?

自他统兵灭掉高句丽之后,功绩直追古之名将,在民间的声望也是一时无两,实际上古之名将们又有几个既能在开国之际帮助君王平定天下,然后再接再厉灭敌国祚的?

…………

翁婿两人进了书房,李靖挥退下仆,陈氏也没跟进来,只吩咐下人在书房外守候,李破的护卫们则分散开来,守卫在书房周围。

李破一瞧李靖这架势,就明白老丈人要跟自己谈事。

他心里一笑,老丈人是在外面跑野了的人,在京师待了两年看来是有些待不住了。

不怪李碧说阿爷六十的人了还如此的不安于位,实在是不像话。

李破当时笑而不语,在妻子面前说老丈人的长短,他又不傻。

他记得李靖长寿的很,七十多岁了还能领兵去西北,赶的吐谷浑人狼奔豕突,李靖更是率军锲而不舍的追逐千里,直到把吐谷浑的首领一家子一网成擒才班师回朝。

而且统领过大兵的人,能像李靖这么“平淡”的交出兵权,也并无多少留恋的,能有几个?

就算是他李破,当了皇帝之后还要做出许多心理建设,才能忍住御驾亲征的诱惑呢。

说起来,李二郎那人其实为人真的不错,李靖,徐世绩等人皆能得善终,试问历朝历代的君王能有几个人做到这一点?

…………

李破没急着入席,背着手装模作样的在书房中转悠了一圈,时不时的在书房的书架上拿出本翻翻。

李靖陪在他身边,也没多话,皇帝来过他书房一次,那次皇帝光顾着吃鸡了……

李靖的藏书大部分都是兵书,他的偏好显而易见,据说是受到了娘舅韩擒虎的影响,也不知真假。

让李破很惊讶的是,随手翻看的书本上面都有李靖的批注,显然李靖都仔细阅读过,并有自己的见解。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人,李破自愧不如,唯一能显摆的可能就是他那观文殿,弘文殿藏书巨富,老丈人这点藏书不顶一个零头。

最后他只能舔着脸道了一句,“老师这书读的算是入味了,那些所谓博览群书的大家怕是没几个能比得上老师的。”

李靖心下稍微得意了一下,嘴上谦虚道:“少年时养就的习惯,改不了了,闲暇之时若不读书,就总觉着缺点什么。

可惜年轻的时候东奔西走,蹉跎了不少时光,不然……”

说到这里僵住,他这张老脸可金贵,心中志向高峻,却作不出自吹自擂的事情。

比如当年落魄之时,也没求过谁,隋末乱世渐显端倪,他被逼的狠了,才趁着去晋阳请功的时候登了王氏的门。

不想王氏门槛那么高,根本没瞧得上他一个马邑郡丞,三言两语就把他给打发了,为此还把李渊给得罪了,碰了一鼻子的灰。

当时李靖的沮丧可想而知,过后干脆挂印辞官而去,把女儿女婿都扔在了马邑,你说这事办的。

也就是那会李破官小,不然非揪着李靖的胡子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乱世将临,正是英雄用命之时,你可好,跑回长安当了缩头乌龟,真有你的。

…………

当然了,李破自是不会故意去揭老丈人的疮疤,见老丈人又犯了脸嫩的毛病,顿时一笑接话道:“不然这大唐文坛之上,岂能没有老师大名?”

李靖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觉着皇帝女婿句句挠在他的痒处,话说的顺耳至极,却还强忍着得意,捋着胡子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陛下谬赞了。”

李破嘴角微不可见的抽动了两下,老丈人暴漏出来的缺点是如此的明显,就是少年时意气风发,却骤遭挫折,一下沉寂了几十年,留下了不少遗憾。

只要抓住这一点,老丈人的喜怒哀乐怕就都制于人手了。

…………

两人终于入座,李破为老丈人把盏,先饮了两杯,这才挑了块鸡肉塞进嘴里,鸡肉软烂,入口即化,味道浓郁,经久不散。

李破舒服的叹了口气,丈母娘的手艺一如既往,从不让他失望,又紧着吃了几口,有点停不下来。

李靖看着皇帝忙活的样子,心里暗笑,咱李靖养的鸡,香吧?

推杯换盏间,也没说什么正事。

李靖在尚书左仆射的位子上,政事上有太多可以聊的,可不单单是军事,但李靖最为熟悉的还就是军事。

李靖酒量不高,和李破饮了一些,李破也才吃了个半饱,李靖已是酒至半酣的状态,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兵部。

“兵部有些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总来省中走动,乱糟糟的没个规矩,臣跟尉迟尚书说了两次,好像都当做了耳旁风。

一说就是辽东战事未歇,忙的昏天暗地,顾不上其他,等战事完了就好,可如今辽东已定,赏功的事情是应该是吏部和兵部商量着来。

不过臣瞅着兵部好像要独断的样子,王尚书来省中说话时也颇有微词……”

李破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老丈人的实在劲这是又上来了,温彦博就没这么直接。

其实想想就能明白,温彦博作为尚书令,是绝对不会这么说话的,那多少都会表明他对六部失去了控制。

不过之前他们谈论赏功之事的时候,却也已经委婉的表达出了些这种意思,兵部一些人跳的好像有点欢。

李靖这里则没什么顾忌,和皇帝女婿单独说话,少了许多政治上的考量,发发牢骚再正常不过。

李破夹了一块鸡肉进嘴,好似漫不经意的道:“辽东战事打了两年,算上准备的时日,差不多三年的光景,忙乱一些也是常理。”

李靖摇了摇头,“陛下,不是这么说的,大唐一直在打仗,各部早就习惯了,哪能到了打辽东的时候就这么乱法?

年初的时候,兵部有人送来调拨粮草的文书,上面户部签押一个不少,到了兵部这边,却独独少了尉迟尚书的字迹。

虽说也不是不行……

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军国重事,尉迟信竟然看也没看?臣当时就问了问,来人只说事出紧急,尉迟尚书不在兵部,唐侍郎便让人直接送来了省中。

这还算是小事,无伤大雅……

去年辽东捷报到了京师,给苏烈议功的时候,兵部那边竟然有人说苏烈是臣的学生,又是河北降将出身,应该压一压,去其燥气,方可重用云云。

若非臣不欲多事,真想去兵部问一问,这是议功呢还是议罪呢?”

这下李破也有点不淡定了,尉迟信才能不太够看他是知道的,可这种事竟然没来他面前说一说?

他眼前又浮现起去年赏菊的时候,尉迟信怒斥苏亶的情景,这些都是苏定方抢了尉迟偕风头的缘故?

随即他就压下了心中的猜疑,尉迟信兄弟在恒安镇就跟在了他的身边,他们和苏亶可以说是第一批投奔他的名门子弟,也一直都忠心耿耿。

一路走来,立下的功劳不比别人少,要是因为这点小事就生出猜忌之心,那就是他李破的不对了。

而且老丈人这话说的味道不对,怎么听怎么像私怨……

不过李靖还在那给尉迟信上眼药,可能他自己没意识到这一点。

“兵部侍郎好几位,张德正改任军情寺监之后,窦士则,裴行俨两人常年在外奔波,如今一个在洛阳,一个在河北军中,兵部只剩下唐俭一个侍郎,我看他都能当尉迟尚书半个家了。”

得,李破直想捂脸,这是尚书左仆射该说的话吗?一句话把兵部两个主官都给装进去了。

李破勉强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的赞同,其实兵部这局面有他纵容的关系,所以一直没调裴行俨,窦轨两人回京。

当初科举舞弊案发,长孙顺德,杜淹等人纷纷落网,李破也是下了狠心,要一查到底,因为卖官鬻爵是大忌。

长孙顺德等洛阳逃到关西的狗崽子,把隋末洛阳城中的那种腐风浊气带到了唐初,实在罪该万死。

若不严惩,定然流毒无穷。

但查来查去,当年那句让他记忆深刻的兵部五品以下官职任选的话犹在耳边,却怎么也没查到兵部身上,让李破分外奇怪。

所以兵部的主官一直没换,看上去这些年六部之中最稳定的就是兵部,实则不然,这只是故意为之罢了。

《北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8kxs.com)北雄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