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小禄子就轻轻推开寝殿的门。他端着一盆热水走进来,萧景渊还躺在被子里,只露出半边脸。
“殿下,该起床了。”小禄子小声说,“城南的棚子已经搭好了,沈小姐和秦侧妃半个时辰前就过去了。”
萧景渊没动,嘴里哼了一声。
小禄子又说:“今天风大,粥要现熬,外面已经开始排队了。”
被子动了一下,萧景渊翻了个身,睁开一条眼缝:“这么早,比上朝还早,图什么?”
“您答应过的事。”小禄子把衣服放在床边,“沈小姐说了,您露个面就行,不用亲自舀粥。”
萧景渊坐起来,揉了揉脸。窗外天还是灰的,风吹着树枝晃,冷气从窗户缝里钻进来。
他穿上太子常服,外面披上深青色斗篷,戴上暖帽。出门时脚步慢,像不想走。
马车停在宫门口。沈知意和秦凤瑶已经在等了。沈知意穿着素色披风,手里捧着暖炉;秦凤瑶站在她旁边,腰上挂着剑,眼睛看着街口。
萧景渊下了车,抬头看。城南街口有个大木棚,下面排着长队,都是穿得单薄的百姓。几个东宫的厨子在灶台前忙,锅里冒出热气。
“位置安排好了。”沈知意走过来,“您坐在高台右边,有帘子挡风。等粥发得差不多了,您站起来说句话就行。”
萧景渊点头,跟着她走上台阶。椅子放在帘子后面,能看见下面的人,也不会被风吹到。
他坐下后,秦凤瑶走到台下,悄悄对几个侍卫使了个眼色。那些人马上分散进人群。
锅盖打开,米粥的香味飘出来。百姓往前挤了挤,有人踮脚张望。
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慢慢走到队伍最后。她穿得很旧,手冻得通红。身边的小孙子拉着她的袖子,嘴唇发紫。
施粥开始了。一勺一勺的热粥倒进碗里,递到人手上。有人蹲在地上喝,有人站着吹气,脸上全是热气。
萧景渊看着,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沈知意靠近他说:“那位阿婆走了十里路,从北巷来的。她说只要一碗米汤,够孩子喝就行。”
萧景渊看着那祖孙俩,忽然说:“厨房加点糖吧,别太淡。”
沈知意立刻让人传话。过了一会儿,新出锅的粥甜了些,有人尝了说好吃。
秦凤瑶这时走上台,在他耳边说:“辣酱带了,要发吗?”
萧景渊点头:“发。”
宫人开始分发小瓶装的辣酱,每人一瓶。百姓没想到还有这个,都很惊喜,互相传看。
“这是东宫特制的!”有人认出来了,“上次发食盒就有这味儿!”
“太子爷记得咱们爱吃这个!”
大家议论纷纷。几个孩子跑上来道谢,声音清脆。
台下有个汉子突然跪下:“谢太子恩典!”
旁边的人也跟着跪了一片。
萧景渊猛地站起来,想走下去,却被沈知意轻轻按住肩膀。
“别下去。”她低声说,“让他们记住的是太子,不是来施恩的公子。”
他停下,抬手说:“都起来吧。天冷路滑,大家慢点走,别饿着。”
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到了。百姓应声起身,有人擦了擦眼角。
秦凤瑶嘴角微微扬起,转身对侍卫说:“记下今天领粥的人数,回头报给户部,就说东宫查账用。”
太阳升高了,施粥快结束了。最后一锅粥发完,棚子前的人慢慢散去。
萧景渊站起身离开座位。快下台阶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地上还有几滴洒落的粥,冒着一点热气。
回程路上,车厢很安静。萧景渊靠在角落,闭着眼,像睡着了。
沈知意坐在对面,轻声问:“累了吗?”
他没睁眼:“不累。”
秦凤瑶掀开车帘一角,看了看外面:“刚才有人在路边喊‘太子仁厚’,不止一个人。”
萧景渊手指动了动。
沈知意说:“百姓记不住政令,但记得谁给他们一口热饭。”
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远处有叫卖声,街上和平时一样。
快到东宫时,萧景渊忽然伸手,撩起另一边的帘子。
他望着城南方向。那边的棚子已经拆了,只剩几块木板堆在墙角。街上有人提着空碗回家,有人把辣酱瓶子小心收进怀里。
风吹在脸上,有点冷。
他低声说:“原来……被人真心喊一声‘好人’,比吃三块桂花糕还舒服。”
沈知意看着他,眼里闪了一下光。
秦凤瑶放下帘子,转头对她笑了笑:“第一步,走稳了。”
马车驶入东宫大门。守门侍卫行礼,车轮声渐渐远去。
校场那边,晨雾刚散。一根木桩立在空地中央,旁边放着一把未出鞘的剑。
风吹动旗子,啪的一声打在杆上。
喜欢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请大家收藏:(m.8kxs.com)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