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锋岛之王:从香港赌神到大国后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前海筑梦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一九九四年夏,深圳前海的风带着灼人的热,卷着海风特有的咸腥,掠过一片刚被推土机平整过的黄土地。泥土还是新翻的,潮润的气息混着咸风漫在空气里,脚下的地面踩上去还微微发沉,偶尔能踢到没清理干净的碎石——这里没有香港中环的摩天大楼,没有浅水湾的精致庭院,只有一望无际的蛮荒,却藏着蓬勃到几乎要溢出来的原始生命力。

远处,几台巨大的塔吊立在天与海的交界线,钢铁臂架伸向湛蓝的天空,像沉默的巨人,安静地守着这片待兴的土地。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就落在黄土地边缘,蓝色的铁皮顶被太阳晒得发烫,门帘半掀着,透出里面简单的桌椅和墙上那张巨大的规划图。

张敏站在板房门口,身上没穿平日那套剪裁利落、象征着权力的tomFord套装,只穿了件最普通的纯棉白衬衫,领口解开两颗扣子,露出纤细的锁骨;下半身是条熨烫得笔直的卡其色长裤,裤脚随意地卷到脚踝;脚下那双意大利手工定制的牛皮短靴,此刻沾了一层薄薄的黄土,连鞋尖都蹭得发灰——这是她来前海的第三十天,每天泡在工地上,早已没了往日金融圈女强人的精致。

她手里攥着一部黑色的摩托罗拉卫星电话,机身厚重,按键边缘磨得发亮。电话那头没有声音,只有电流穿过数万公里海底光缆后,传来的细微“嘶嘶”声,像春蚕啃食桑叶,轻得几乎要被海风盖过。

张敏抬眼望向眼前的黄土地,目光平静得像在看一份再普通不过的财务报表,没有激动,没有感慨,只有极致的专注。可那双永远冷静得像淬了冰的眼睛里,却清晰地倒映着景象——不是眼前的蛮荒,而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实验室、办公楼、学校、医院,是一整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科学城邦,正从这片土地上慢慢生长出来。

她对着话筒缓缓开口,声音被海风吹得有些飘散,却依旧字字清晰,冷静得不带一丝情绪波澜:“陈生,首批从全球招募的五百名顶尖科学家,连同他们的家属,一共一千七百二十六人,已经全部安置妥当——香港那边的公寓、深圳的临时宿舍都安排好了,子女入学的手续也办得差不多了,没人有异议。”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板房墙上那张几乎占据整面墙壁的规划图——图纸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区域,红色是核心实验室,蓝色是配套生活区,黑色是交通线路,每一条线条、每一个标注都精准无比。

“还有,从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美国通用订购的第一批科研设备,昨天已经到了蛇口港,现在正在清关。”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像在汇报一项再常规不过的工作,“海关那边打过招呼了,优先核验,三天后会陆续运抵园区,安装团队已经在待命。”

电话那头依旧是沉默。没有催促,没有追问,只有一种带着巨大重量的沉默——张敏知道,这是陈峰的习惯,他从不会在她汇报工作时打断,只会安静听完,而这种沉默,往往意味着他的满意。

她的目光在规划图上缓缓移动,从“院士工作站群”的标注,移到“超净实验室(百级)”的参数,再到“附属双语学校(K-12)”的选址、“三甲标准生物医疗中心”的布局……每一个用最简洁宋体字标注的名词背后,都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望而却步的天文数字,是她跑遍十几个国家、谈了上百次合作才敲定的结果。

而现在,这些曾经只存在于图纸上的冰冷线条与文字,正在她脚下这片滚烫的土地上,一点点变成真实——推土机在平整场地,工人在搭建临时设施,运输车队正源源不断地送来建材,一切都在按计划推进。

终于,陈峰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很轻,带着一丝被海风过滤后的沙哑,还有一丝只有张敏能听懂的、淡淡的笑意:“知道了,辛苦你了。”

他此刻正坐在香港办公室的落地窗前,面前也摊着一张一模一样的规划图,指尖落在图纸最中央那个用红色加粗字体标注的名字上——峰锐科学院。那四个字,是他和张敏共同的目标,是他们想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底气。

“敏。”陈峰的声音忽然变得很低,没有了之前的平淡,反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郑重,像一颗烧得滚烫的子弹,瞬间击穿了时空,狠狠射进张敏的心脏,“以后,我们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再花高价买他们的专利,不用再因为技术封锁而束手束脚——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做。”

喜欢锋岛之王:从香港赌神到大国后盾请大家收藏:(m.8kxs.com)锋岛之王:从香港赌神到大国后盾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