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章 他是史诗《秦妇吟》的作者,一生执拗于“匡扶天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直到三年后,他才像亡命徒一样翻越茫茫钟南山,经云阳逃到亳州。

逃亡路上,他见山河破碎、众生如蝼蚁,这些记忆后来熔铸成史诗《秦妇吟》———

现存唐诗里最长的一首,1600多字,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韦庄也因此得了秦妇吟秀才的名号。

(。??︿??。)

诗里写:

七十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七玥:“啊,原来这首诗是他写的呀,这两句我倒是知道,但是我不知道作者是他。”(? ? ?? )

“曾经繁华的长安,皇宫绸缎烧成黑灰,达官显贵成了任人踩踏的枯骨。

这般血淋淋的写实,让后人得以窥见“黄巢起义”的真实景象,也成了韦庄心中永远的痛。

五、江南漂泊:春水碧于天的温柔与乱世的铁~

逃出长安后,韦庄在江南依附镇海军节度使周宝,谋了个差事。

几年江南生活,为他的词积累了灵气,那首《菩萨蛮》成了千古绝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江南的春水比天空还蓝,在画船里听着雨声入眠,乱世里的温柔乡,被他写得让人心驰神往。

可安宁总是短暂。

浙江西部到淮南战火再起,周宝被手下赶下台逃往杭州,韦庄没了容身之地,晚年漂泊正式开始。

在江南辗转数年后,听说北方稍安,58岁的他又掉头北上———

这个小老头,心里的火苗还没灭。

●)o(●

此时,登基三年的唐昭宗李晔正努力收拾乱局:

抑制宫廷奢侈,提高儒学地位,打击宦官,平衡军阀,竟让大唐显出几分虚假的欣欣向荣。

不知是被假象迷惑,还是公民念头作祟,韦庄又看到了“光”,他心想:

我还要去长安,还要去科考。

七玥:“韦老心态真好,可真执着呀!”???

“六、花甲登科:五十九岁的与大唐最后的余晖~?(???)?

公元894年,奇迹发生了。

在科考路上奔跑了三十多年的韦庄,快60岁时终于考上进士!

这在科举史上都算罕见,或许是唐昭宗想借老秀才登科彰显文治,或许是韦庄的才名终究没被埋没。

总之,他总算能为大唐效力,尽管已是暮年。

(*′I`*)

三年后,一个烫手山芋砸到他头上:

唐昭宗派他去西川,调解西川节度使王建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晖的矛盾。

王建原是黄巢部下,救驾有功后成了神策军高层,后来在四川东征西讨~

地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想在西南建国中之国。

韦庄带着诏书入川,史书没写他如何劝解,但明确记载王建对这个能写出《秦妇吟》的大才子欣赏得不得了,真诚想把他留下来,却被韦庄拒绝。

那时他心里,还装着摇摇欲坠的朝廷和给过他希望的昭宗皇帝。

? (??3(???c)

七、梦碎长安:从潜心文学应邀入蜀~

回到长安的韦庄官位升了,心境却变了。

朱温拿下洛阳,李茂贞、韩建把昭宗接回大明宫,可皇帝已成军阀博弈的棋子。

这期间,他潜心文学,整理四十余年诗稿,取名《浣花集》;

又编纂《又玄集》,精选三百多首佳作,首次收录高僧、道士及女子作品,薛涛的诗就收在其中———

这份包容,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难能可贵。”

七玥:“这点必须点赞,否则我们都不知道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优秀女子。”

“公元900年,太监刘季述囚禁昭宗,想拥立太子,还勾结朱温。

朱温正好打着清君侧旗号攻入长安,斩杀刘季述,昭宗重新成了傀儡。

这场闹剧成了压垮韦庄的最后一根稻草:

满世界都是想挟天子令诸侯的野心家,这官还有什么意思呢?

他就此辞官归隐。”

七玥:”不愧是理想的文人啊~”?(???)?

“公元901年,66岁的韦庄本想归隐田园,却被王建盛情邀请,几乎是力邀到了西川,任其掌书记。

或许是看透了长安的腐朽,或许是王建的诚意打动了他,这个一生念着大唐的文人,终于转身走向了另一条路。

八、开国宰辅:古稀之年的典章制度与最后的绝唱~

公元907年,朱温撕下最后一层遮羞布,篡唐建后梁,唐帝被秘密杀害。

历经近三百年的唐王朝终结,西蜀趁机建国,王建成了前蜀开国君主,韦庄也一跃成为前蜀开国丞相。”

七玥吐槽:“什么“前蜀”什么“王建”,听都没听过呀,好大众的名字。

只能说,王建真的太不出名了,作为君主还比不上韦庄,所以说文人想要青史留名,留下些作品是最好的。”

“前蜀初期的典章制度、国家礼法,几乎都由他一手制定———

这个考了三十年科举的老秀才,终于在古稀之年实现了匡扶天下的抱负,只是换了一个王朝。

公元910年,韦庄在成都花林坊病逝,享年约75岁,在蜀任相不足三年,被王建追赠文靖公。

他一生留下的,不仅有春水碧于天的温柔,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沉痛,更有在乱世中有心重铸太平基的执拗。

(*′I`*)

有人说他是史上最抠门的诗人,因《秦妇吟》成名后,竟因诗中得罪权贵而讳言其诗,连自编诗集都不收录;

可也正是这份,藏着乱世文人的生存智慧。

他是晚唐的最后一声绝唱,唱尽了王朝的兴衰,也唱出了一个文人在乱世中最坚韧的生命力———

从“长安少年”到“西蜀宰辅”,从“屡试不第”到“开国元勋”,韦庄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首写在历史夹缝里的长诗,苍凉而滚烫。”

视频结束~

七玥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缺点,不够坚持和长期主义,做事情就是三分钟热度,故而,诚恳认识到:

“那种百折不挠的心态很值得我学习呀~生活里不要因为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举步不前,多试几次,说不准哪一次就成功了呢。”

(っ?3??????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直播之历史名人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