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新生与暗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新生与暗礁

产房内,时间仿佛凝固。烛火摇曳,映照着林薇苍白如纸的脸颊和浸透汗水的发丝。剧烈的宫缩如同滔天巨浪,一次次将她推向意识模糊的边缘。太医和稳婆的声音时远时近,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她能感觉到生命的力量在体内疯狂冲撞,急于来到这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人世,也能感觉到体力正随着汗水一点点流逝。

“娘娘,用力!看到头了!”稳婆急促的呼喊将她从短暂的昏沉中拉回。

她咬紧牙关,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遵循着本能和指引。那一刻,所有的阴谋、算计、帝国的重担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最原始的生命呐喊。

终于,一声并不算嘹亮、甚至带着些许孱弱的婴儿啼哭声,划破了产房内凝滞的空气。

“生了!生了!是位皇子!”稳婆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门外,如同石雕般伫立的李瑾,在听到哭声的瞬间,身体猛地一颤,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已被指甲掐出深痕。他长长舒了一口气,那口憋了许久、带着血腥味的怒气,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太医匆匆而出,跪地禀报:“恭喜陛下!皇后殿下诞下皇子,母子平安!只是……皇子因不足月,体质稍弱,需精心将养。”

“好!好!平安就好!”李瑾连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他立刻下令重赏太医署及所有伺候宫人,随即不顾阻拦,大步走入产房。

产房内还弥漫着血腥气,林薇虚弱地躺在榻上,发丝凌乱,脸色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清亮,正一瞬不瞬地看着身旁襁褓中那个小小的、红皱的婴儿。

李瑾走过去,轻轻握住她的手,又俯身仔细端详着他们的孩子。那小生命闭着眼睛,呼吸细微,看起来如此脆弱,却又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我们的孩子……”林薇的声音很轻,带着初为人母的温柔与难以言喻的复杂,“他来得……太不容易了。”

李瑾眼中寒光一闪,轻轻抚过她的额头,低声道:“薇儿,你受苦了。放心,朕绝不会放过那些魑魅魍魉!”

**\\* \\* \\***

皇长子诞生的消息,迅速冲淡了之前“妖胎”谣言的阴影,官方邸报以“祥瑞应验,国本笃定”为题,昭告天下。长安城再次陷入欢庆,万民仿佛看到了帝国传承有序、盛世延续的光明未来。

然而,欢庆之下,暗流汹涌。李瑾雷厉风行,对宫廷进行了一次空前严厉的清洗。御花园油膏事件的调查取得了“突破”,一名负责打扫那片区域的内侍“不堪刑讯”,招认是受了一名早已失势、对帝后心怀怨恨的前朝太妃宫中旧人收买。那名旧人随后被抓获,并在狱中“畏罪自尽”。

线索似乎到此为止。但李瑾和林薇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推出来顶罪的替死鬼。真正的幕后黑手,隐藏得更深,且能量不小,能在森严宫禁中布下此局。李瑾借此机会,将宫中人员彻底梳理了一遍,撤换了大批可疑的内侍宫女,尤其是可能接触过御花园及皇后饮食起居的岗位,全部换上了由他亲自挑选、背景清白的可靠之人。一场风暴席卷宫廷,暂时肃清了内部的毒瘤,却也让人更加意识到暗处敌人的危险。

**\\* \\* \\***

林薇产后需要静养,但她的心思并未完全离开朝局。她靠在软枕上,一边看着身旁安睡的婴儿,一边听着心腹女官汇报外界消息。

“娘娘,洛阳标准推行已步入正轨,三家矿场整改后,产出效率提升三成,事故大减,矿工收入反而增加了。各地观望的工坊,见有利可图,纷纷主动请求认证,‘大唐标准’推行顺利。”

“高句丽方面,登州水师加强巡弋后,其探索船活动有所收敛,但据‘拂晓’密报,其造船并未停止,反而更加隐蔽。派往倭国的使团已出发,由前隋时曾到过倭国的鸿胪寺官员带队,携带有丝绸、瓷器、书籍及部分农书、医书。”

林薇微微颔首。内部整顿和外部布局都在按计划进行,这让她稍感安心。然而,女官接下来的话,让她眉头微蹙。

“还有一事……近日,朝中有几位御史,联名上奏,以‘皇长子体弱,需固本培元’为由,奏请陛下早定名分,册立太子,并……建议仿古制,为太子遴选‘天下醇儒’为师,习圣贤之道,以正心性。奏疏中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似有暗指‘格物’之学乃末技,恐移了皇子心性之意。”

果然来了。林薇心中冷笑。之前的谋害未能得逞,这些人便转换策略,试图从皇子的教育入手,争夺未来继承人的思想主导权,从而从根本上否定她和李瑾推动的技术革新路线。他们将“体弱”与“格物”隐隐挂钩,其心可诛。

“陛下如何批复?”林薇问道。

“陛下留中不发,未曾表态。”

林薇沉吟片刻。李瑾的沉默,既是保护她和孩子,避免在此时引发更大的朝争,也是一种权衡。她明白,皇子的教育问题,必将成为下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本宫知道了。”林薇淡淡道,“你去将匠作学堂最新编撰的《格物蒙学图说》取一册来。”那是她授意编撰,用图画和浅显故事向孩童介绍自然现象和简单机械原理的启蒙读物。

她看着熟睡的儿子,轻轻摸了摸他柔嫩的脸颊。这个孩子,从孕育到出生,便伴随着风浪。他的未来,注定无法置身事外。她绝不会让那些守旧之力,将他塑造成一个只知空谈仁义道德、却对世界运行规律一无所知的“醇儒”皇帝。

**\\* \\* \\***

就在林薇思虑皇子教育之争时,一封来自登州水师的加急军报,再次打破了暂时的平静。军报称,高句丽探索船队虽在近海收敛,但其一艘伪装成商船的快船,竟趁夜黑风高,突破了水师的巡逻间隙,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方向直指倭国!水师追击不及,已失去其踪迹。

高句丽,显然并未因大唐的威慑而放弃其海上战略,反而行动更加诡秘和大胆。他们似乎急于在大唐与倭国建立正式联系之前,抢先一步!

与此同时,太医署令在例行请脉后,私下向李瑾禀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发现:皇后娘娘此次早产,似乎对身体根基造成了一些影响,脉象显示气血两亏之症比预想更为顽固,需要极长期的精心调养,且……日后恐难再承受孕育之艰。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闷雷,在李瑾心头炸响。他看着襁褓中幼弱的儿子,又想到林薇可能受损的健康,一股深沉的危机感攫住了他。国本虽立,却如此单薄;爱妻身体受损,暗敌环伺,外患未平……

新生带来了希望,却也照见了潜藏在帝国盛世光辉下的,更多、更复杂的暗礁。未来的航路,似乎变得更加迷雾重重,波涛暗涌。

喜欢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请大家收藏:(m.8kxs.com)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