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司马光入彀与宫中魅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十二章 司马光入彀与宫中魅影

(起)

回到“发改委”衙署,范仲淹的心绪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波澜难平。“金龙社”社首竟是宫中旧人,这一信息彻底改变了此案的性质。它不再仅仅是漕运系统内部的贪腐,更可能牵扯到宫闱深处,牵扯到那些侍奉在皇帝身边的阉人!

他坐在书案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方绣着“范”字的手帕遗失,虽是无心之失,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数。那名仗义执言的年轻士子,若心思缜密,不难猜出他的身份。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正当他思忖如何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时,门吏来报:“范相,衙外有一年轻士子求见,自称复姓司马,名光,字君实,言及拾获相公之物,特来奉还。”

司马光?范仲淹微微一怔。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是近年来京中颇有才名的年轻学子,文章道德,皆有称道。竟然是他?

范仲淹略一沉吟,道:“请他进来。”

(承)

片刻,司马光手持那方素色手帕,步履沉稳地走入书房。他虽年轻,但举止从容,眉宇间自有一股端严之气。见到范仲淹,他并未显得惊慌或谄媚,只是依礼参拜,然后将手帕奉上:“晚生司马光,冒昧打扰范相。此物想是范相不慎遗失,晚生特来归还。”

范仲淹接过手帕,目光锐利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君实不必多礼。今日汴河岸边,多谢你仗义执言。”

司马光神色不变,坦然道:“路见不平,份所当为。只是晚生惭愧,若非范相麾下义士出手,晚生恐已受辱。”他顿了顿,抬头看向范仲淹,眼神清澈而坚定,“范相微服探查那‘金龙社’,可是与此前漕运之事有关?”

范仲淹心中一动,这司马光果然敏锐。他既不点破自己身份,也不追问细节,却直接切中要害。此子不仅正直,更有胆识与智慧。

“哦?君实何以见得?”范仲淹不置可否,反问道。

司马光道:“晚生抵京虽不久,亦闻范相主持‘发改委’,锐意革新。而漕运乃国之命脉,积弊已久。今日见那‘金龙社’气焰嚣张,盘剥力夫,强夺民财,且与漕运力夫、仓场杂役关联甚深。范相既关注于此,其意自明。”

范仲淹看着他不闪不避的目光,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他如今明处推行《考成法》,暗处调查漕运案,人手捉襟见肘,尤其是缺乏这种既有学识、又有胆魄、且背景相对简单的年轻干才。这司马光,或可一用?

(转)

“君实果然明察秋毫。”范仲淹微微颔首,语气缓和了些,“既如此,老夫也不瞒你。漕运之弊,关乎国本,陛下与本相,皆欲根除。然其中盘根错节,阻力重重,非仅有明刀明枪,更有暗箭难防。”他指了指司马光,“譬如今日,你一番义举,只怕已入了某些人的眼,日后在京中,需得多加小心。”

司马光神色一凛,显然明白了范仲淹的言外之意。他沉默片刻,忽然撩起衣袍下摆,躬身一礼:“范相为国为民,不避艰险,晚生敬佩!若范相不弃,光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以供驱策!纵有险阻,亦无所惧!”

他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范仲淹看着他年轻而充满热忱的脸庞,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担忧。此路艰险,将这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拖进来,是对是错?

但眼下,他确实需要这样的人。

“好!”范仲淹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君实有此志气,老夫便给你一个机会。你且先在我这‘发改委’挂一闲职,名义上协助整理文书档案。暗中,替老夫留意京中学子、士林清议对《考成法》及新政的看法,尤其是……有哪些人,与漕运相关衙门的官员过往甚密。”

他将一个相对安全,又能接触到核心信息的位置交给了司马光。这既是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保护。

司马光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再次深深一揖:“光,定不负范相所托!”

(合)

送走司马光后,范仲淹立刻召来了皇城司的联络人,将司马光之事简要告知,并嘱其暗中留意保护,同时加快对“金龙社”社首及其宫中背景的调查。

皇城司的效率极高,次日黄昏,一份更为详细的密报便摆在了范仲淹的案头。

密报证实,“金龙社”社首名为郭福,确系宫中出身,原在内侍省负责部分物料采买,约在十年前因“手脚不干净”被逐出宫廷。然而,离宫之后,他非但没有落魄,反而迅速拉起“金龙社”,在汴河码头站稳脚跟,势力日渐膨胀。

更重要的是,皇城司查到,郭福离宫后,与内侍省一位颇有实权的都都知——雷允恭,一直保持着隐秘的联系。而这位雷允恭,不仅是宫中老人,更深得当今刘太后的信任!此外,密报还提及,发运使刘承轨的妻弟,与郭福有过数次“商业往来”,涉及几家汴京城的酒楼和车马行。

范仲淹看着密报上的名字——雷允恭,刘太后……他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事情果然牵扯到了宫里,而且牵扯到了地位尊崇的太后!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太后本人知晓或参与此事,但雷允恭作为她的亲信,其行为本身就足以让人产生无数联想。

这已不仅仅是漕运贪腐,更是一场牵动朝堂与宫闱的惊天大案!

(悬念)

范仲淹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手的庞大与隐秘,远超他的想象。他拿着密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乱如麻。

是立刻禀报官家?但官家与太后并非亲生母子,关系微妙,贸然奏报,是否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是继续暗中调查,收集更多铁证?但对方似乎已经警觉,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就在他权衡利弊,难以决断之际,书房门被轻轻叩响,之前派往颍州方向、寻找周奎下落的另一路人员回来了。他们并未找到周奎本人,却带回来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

领队之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压低声音禀道:“范相,我们按照线索追到颍州附近,虽未找到周奎,却意外查知,约在半年前,曾有一名自称来自汴京、腰系红布带的男子,在颍州当地寻访过一位精通修复古籍、尤其擅长做旧账册的老匠人!而那老匠人,在与此人见面后不久,便举家搬迁,不知所踪!”

范仲淹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

修复古籍?做旧账册?红布带?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脑海中形成:难道对方不仅杀人灭口,甚至还在暗中伪造或篡改关键的账目证据?那个失踪的周奎,他手中是否掌握着能揭开这一切的、真正的原始账册?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8k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