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雷霆与“稻草”
陈忠和带来的消息,像一道冰冷的霹雳,炸响在赵祯耳边。
慈元殿后小厨房的人员被清洗!原因看似是贪墨,但时机和牵连的人员,都指向了那个早已被调走的秋月,以及她那幅用炭笔画在粗布上的、关于“锅气”的稚嫩愿望。
这不是巧合。
这是太后无声却凌厉的警告。警告他,她不仅知道他做了什么,甚至连他身边人那些微不足道的、试图跨越界限的小动作,都一清二楚。那无形的网,比他想象的更密,更紧。他之前那些自以为隐秘的布局和试探,在太后眼中,或许如同掌上观纹。
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蔓延全身。赵祯感觉自己仿佛赤身裸体站在冰天雪地之中,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凝视。
福宁殿内寂静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陈忠和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连呼吸都屏住了,生怕一丝声响都会引来不可测的后果。
赵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有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动,虽然谨慎,但还是太过乐观,太小瞧了这位垂帘听政多年的太后的掌控力和警惕性。她就像一头假寐的猛虎,允许身边的幼兽偶尔嬉闹,但一旦幼兽的爪子试图伸向不该碰的地方,便会立刻迎来毫不留情的拍击。
沉默持续了许久。
赵祯缓缓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的惊惧已被一种极致的冷静所取代。恐惧无用,慌乱更是取死之道。太后既然没有直接对他发难,而是选择了敲打他身边最不起眼的环节,那就说明,目前她仍然倾向于“规训”而非“废立”。这既是危机,也是他最后的机会窗口。
他必须调整策略,立刻,马上!
之前的“星火计划”太散,太隐晦,缺乏一个能摆在明面上、符合皇帝身份、并且能让太后暂时放心的“主业”来作为掩护。他需要一个更大的,看起来完全无害,甚至有利于彰显“圣德”的目标,来吸引太后的注意力,让她觉得他的“格物”和“小动作”都只是这个宏大目标下的边角料。
这个目标,必须符合儒家的价值观,最好是能跟“仁政”、“民生”挂钩。
他的大脑疯狂运转,前世的知识、穿越后的见闻、以及目前所能调动的微薄资源在脑海中交织。肥皂?太小。绘画赏识?太虚。改善饮食?已经被警告过了。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能快速见效,又能惠及大众,还能把他那些“奇思妙想”装进去的?
忽然,他脑海中闪过之前朝会上那份关于淮南蚕丝减产的奏章,以及那份让他无力分析的模糊数据。信息!低效的信息传递和处理方式,不仅是他的困扰,也是这个庞大帝国运转的痼疾!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猛地站起身,吓了陈忠和一跳。
“陈大伴,研磨!”赵祯的声音带着一种异样的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陈忠和连忙爬起来,手脚麻利地铺纸研墨。
赵祯走到书案前,提起笔,略一沉吟,便开始落笔。他不是在写奏章,而是在起草一份……计划书。一份以“皇帝”身份,向太后和辅政大臣们提出的,关于“厘清政务、体察民情”的“项目建议书”。
他在建议书中提出,目前各地奏报文书,多有辞藻堆砌、数据模糊之弊,致使朝廷难以精准把握地方实情,影响决策效率,亦不利于体察民间疾苦。为改变此状,他恳请太后和政事堂允准,由他主导,在翰林院或馆阁中选择一僻静之处,设立一个临时性的“编修书局”。
这个书局的任务,并非着书立说,而是“梳理实务”。初步计划,选取几个典型州县,尝试将其上报的关于田亩、人口、赋税、物产等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去芜存菁,制作成更清晰明了的“图表册籍”,以便直观了解地方情况。同时,也可尝试搜集整理一些民间行之有效的“百工技艺”、“农桑良法”,编纂成简易图册,或可择其善者,推广民间,以显朝廷“重农恤工”之德。
他在文中极力淡化自己的主导角色,强调这只是他“学习理政”的一种实践方式,是“于格物中求治道”,所有成果都将呈送太后和政事堂审阅定夺。他将这个书局的定位,描述成一个“试点”、“研究性”的机构,完全不涉及任何实际权力。
这简直是一步险棋!主动将自己置于太后的眼皮底下,还要求“立项”?但赵祯权衡再三,这是目前唯一能破局的方法。他需要一个合法的平台,一个能公开接触信息、调动少量资源(比如文书、资料)的借口。他将自己所有的“私货”——数据思维、标准化理念、技术推广意识——都包装在了“学习”和“便民”的外衣下。
写完最后一笔,赵祯放下笔,看着墨迹未干的计划书,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他知道,这份东西递上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太后会怎么想?大臣们会如何议论?
但他别无选择。与其在黑暗中小心翼翼最终仍被揪出,不如主动站到灯光下,做一件看似“光明正大”甚至有些“幼稚”的事情。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反而最安全。
“陈大伴,”赵祯将计划书递给陈忠和,语气凝重,“将这份……朕的‘恳请’,明日一早,正式呈送慈元殿和政事堂。”
陈忠和双手接过,只觉得这薄薄的几页纸,重若千钧。他抬头看着皇帝年轻却异常坚定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恐惧,也有一丝莫名的期待。
“另外,”赵祯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却清晰,“传话给兰儿、小桂子、双喜他们,之前所有‘格物’之事,暂缓。一切,等太后和朝堂的回复。”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押上了全部筹码的赌徒,等待着庄家开出最终的牌局。而他抛出的这份看似谦卑、实则暗藏机锋的“计划书”,究竟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能为他赢得一丝喘息之机的救命稻草?
喜欢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请大家收藏:(m.8kxs.com)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