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孤叶浮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泥里生(忆昔年冬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六章第一节

《忆昔年冬事》

冬至寒丝杂雪飞,乌糕初啮味先违。

红绸裹礼糖香溢,素板分窗夜语微。

票失仓惶追驿骑,鱼鲜饕餮夺瓷卮。

米酒醺酣眠草垛,一村灯火为儿归。

冬至那天的冷,是钻骨头缝的。雨丝裹着碎雪,斜斜地打在窗棂上,溅出细碎的冰碴子。外婆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念叨:“冬至落雨,过年准是大晴天。”话音刚落,妈妈就掀了门帘进来,手里拎着两盒乌漆漆的东西,往桌上一搁,径直去灶间洗手。

那盒子红绸面,看着就金贵。我踮着脚掀开盒盖,里头是块块方方的黑糕,油亮油亮的,像浸过墨汁。馋虫一下子勾了上来,捏起一块就往嘴里塞——好家伙,硬得像块小砖头!我卯足了劲咬下一小角,一股冲鼻子的骚味直顶脑门,“呸”地一下全吐了,差点把早上喝的稀粥都带出来。

外婆笑得手里的针线都抖,“你这小馋猫,这是驴皮熬的乌糕,得泡了黄酒蒸软了才能吃。”我气鼓鼓地给她个白眼,“那你不早说!”

转眼就到了春节前,阿姨放了寒假回来,脸上红扑扑的,说要带老蒋来。“我们扯了证了。”她声音里带着甜,我才知道,原来扯了那张纸,就能算夫妻了。

老蒋叔叔来那天,肩上扛着大包,手里拎着小包,糖果装了满满一袋子,见着谁都往手里塞。晚上家里摆了桌像样的菜,算是他们的喜宴。酒过三巡,大人们都散了,阿姨和老蒋叔叔就进了北面那间房。

那间房跟我的房间就隔了一排玻璃长窗门板,风一吹都晃悠,更别提隔音了。头天夜里,先是听见他们小声拌嘴,停了没一会儿,又起了些奇奇怪怪的动静,“呼哧呼哧”的,夹杂着阿姨低低的笑,闹到后半夜都没歇。

第二天照旧。我顶着黑眼圈跟妈妈抱怨:“他们吵得我睡不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轻声说:“等吃了年夜饭,你跟姐姐去秀宝姨家玩几天吧。”秀宝姨是外婆的表妹,住在乡下。一听能去乡下,我立马忘了困,咧着嘴笑起来。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我和姐姐就背着包袱出发了。包袱里是妈妈和外婆准备的礼:两斤白糖,两斤红糖,一包亮晶晶的糖精,还有两包印着“状元及第”的糕点。

到了火车站,售票员问:“快车两毛一,慢车一毛八,要哪种?”姐姐想了想,“慢车吧,反正不远。”她还特意给我买了张小孩票。两张薄薄的纸片攥在手里,心里美滋滋的。

可检票员说,还得等两个钟头才检票。我们只好坐在硬邦邦的长椅上等,看着太阳一点点往天上爬。终于,人群像潮水似的涌起来,开始检票了!我和姐姐跟着人群往前挤,轮到我们时,我手忙脚乱地摸遍了所有口袋——票不见了!

“我真的买了票的!”我急得快哭了,姐姐也帮着跟检票员求情。可检票员摇着头,“不行啊,就算放你们进去,到站也出不了站。”哪有时间啰嗦?姐姐咬咬牙,转身就往售票口跑,飞快地补了张票。等她捏着票跑回来,我们俩拼命往火车门冲,刚踩着踏板上去,火车就“呜——”地一声长鸣,慢悠悠地动了起来。

到秀宝姨家时,天都快擦黑了。乡下的年味儿比城里还浓,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院子里飘着肉香。秀宝姨家的年夜饭摆了满满一桌:油光锃亮的鸡皮,炖得酥烂的猪蹄,还有一大碗清蒸咸猪肉,肥肉亮晶晶的,看着就馋人。

最稀罕的是雪菜烧鲈鱼,那鱼肚子鼓鼓的,身子小小的,鱼肉嫩得像豆腐。我一口下去,鲜得直咂嘴,不等别人动手,直接把整碗鱼拖到了自己面前。秀宝姨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别急,没人跟你抢,都给你留着。”旁边的姨夫瞪了我一眼,我才不管,有秀宝姨护着,我想咋吃就咋吃。

晚上跟秀宝姨睡。她帮我脱袜子时,“啪嗒”一声,一张硬纸片掉进了脚盆里。秀宝姨捡起来一看,乐了:“这不是你的火车票吗?”姐姐在旁边一拍大腿:“怪不得找不着,你竟塞袜子里了!”我挠挠头,自己都忘了啥时候塞的。

在乡下的日子过得飞快。秀宝姨家的米酒是乳白色的,甜丝丝的,我偷偷舀了半碗喝,没多久就晕乎乎的。后来在院子里的草堆上玩着玩着,眼皮越来越沉,就那么蜷在干草里睡着了,雷打都惊不醒。

等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见满院子都是人,手里还举着火把。秀宝姨红着眼睛扑过来抱住我:“你这小命!知不知道全村人找了你半夜?”我这才听说,前几天村里刚有个老婆婆被野猪撞进沟里,他们见我半天没回去,还以为我也遇上了野猪。

草堆里的干草沾了满身,嘴里还留着米酒的甜香。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乡下的年,原来这么热闹,连睡个觉都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喜欢孤叶浮萍请大家收藏:(m.8kxs.com)孤叶浮萍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