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灯烬落,残夜话平生。
鸡鸣欲曙,荼蘼跟着梅医学徒弟过来探视,张昊见老师精神头不减,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陪聊。
老唐拿鸡鸭同笼、韩信点兵之类的题目考校弟子深浅,见难不住他,又出一题。
张昊上辈子是做题家,靠山屯第一个大学生,答案脱口而出,随即便意识到坏了。
老唐眼冒精光,坐直身子追问:
“你研究过测圆海镜上的天元术?”
张昊暗骂自己糊涂,方程题在他是小儿科,放在时下,列方程叫天元术,解法叫四元术,需要复杂的推导,以及大量的文字说明。
可他根本不会这种古早算法,卖弄后世知识,伤了老师尊严不好,这个逼绝对不能装。
“当日恩荣宴上,学生听邻桌同年谈论此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没读过测圆海镜。”
老唐有些失望,因为测圆海镜、四元玉鉴上的一些问题他也糊涂,这个弟子能把算经中的物不知数说得头头是道,已经很可贵了。
师徒俩谈天说地,不觉已是天光大亮,唐牛过来换班,张昊这才得以脱身。
午饭时候,宝琴把他叫醒,洗漱毕,堂屋八仙桌上,酒菜已布置整齐,却不见幺娘。
宝琴飞了他一眼,入座斟酒,举箸夹菜送他嘴边,娇嗔道:
“一会儿不见就牵肠挂肚,她一早出去,问她去哪儿也不搭理人家,要不、我去把她给你请回来?”
“又斗气,咱们是一家人好不好。”
张昊噙住送来的菜肴,夸道:
“羊肉切的比昨天细致,味道也更美,手艺当真进步神速,从今而后,为夫有口福了。”
“我是鸡蛋,你和她是石头,鸡蛋怎与石头斗。”
宝琴抿口酒,怏怏不乐说:
“菜是池琼花炒的,我怎么吃不出味道不同?”
张昊忘了池大姐的事,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了,忙道:
“别人做的再好我也不稀罕。”
“算你识相,啊——,张嘴。”
宝琴一腔闷气,却也不会胡乱发泄,故意耍性子,让他心有愧疚罢了。
这是妈妈教的动人心、锁人意之法,青楼女不比寻常良家,没点手段,谁还去逛楼子?
打小妈妈就教她才艺、枕上和日用工夫,娼家关键手段并非枕上,而是日常行为规则。
日常接客铁律有七,哭剪刺烧嫁走死,能让客人心甘情愿出银子,通斯旨,方可为妓。
她看得出来,那个粗手大脚的乡下贼婆娘,在他心中分量极重,真格惹他生气就不好了。
见他卖乖,当即秋波送情,嫣然说笑侍奉,把他搁在心坎里温存,捧在手心里供养。
张昊干掉两碗米饭,沏壶茶,寻思昨晚师生问对,可有甚么纰漏处。
他来大明这么久,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好在时下言辞大胆、标新立异之辈不要太多。
名曰服妖的伪娘文人就不说了,有个泰州学派的何心隐大侠,公然提出无父无君观点。
此即所谓锅之将亡,必有妖孽,其实无论古今中外,思想大变的时代,无不伴随社会危机,种种异端在他眼里不算个啥,神京报在手,相关现象和思潮无非是利用或扼杀的问题。
宝琴把碗里最后一粒米夹进嘴里,看着空荡荡的盘碗,成就感满满。
“吃撑了,肿么办?”
“多锻炼呗。”
张昊扯回神思,给她倒杯茶说:
“刘骁勇昨晚不是来了么,我得去一趟,唐老师那边就交给贤妻了。”
他出城一趟,掌灯时分才和幺娘一起回衙。
老刘昨晚过来,是佛山炒铸七行行首陈宁派人来签约,承接了铁件锻铸生意。
这是大喜事,他就怕佛山铁冶家族铁桶一般,抱团联手搞他。
香山诸港大兴土木,开建工厂作坊,需要打造大批铁制工具和器皿,自家铁坊匠师、原料等样样欠缺,他只能派人去佛山联系商家。
大明结社成风,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会社,易师爷告诉他,佛山炉户,霍、李、陈三姓占60%,佛山陈家炒铸七行的名号,仅次于嘉会堂。
陈家有独门生铁淋口技术,霍、李两家供应军队的佛朗机炮核心配件——子铳,乃陈家打造,换言之,陈家也是军器铸造官商。
老刘与陈氏炒铸行签下的生意,价值五万余两银子,而且还有相关条款,比如一些大件器皿,陈家必须派遣匠师,来香山安炉打造。
陈家最终没能挡住银弹攻势,佛山的铁冶家族联盟,看来并非铁板一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过距离他鲸吞虎噬的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
南方春早,诗曰:晴云当午争挥扇,晓雾生寒又着棉,此是岭南春气候,一日能有四时天。
橘红的朝阳打在墙头,又是个风和日暖的好天气。
幺娘高挽衫袖,坐在当院搓洗衣服,宝珠去厨院打水过来,放下半桶水,呆愣愣站在一边,她不明白这个大奶奶为啥不让她们洗。
张昊坐廊下犯困,他昨晚睡眠不足,左手食指乌紫肿胀,兀自一阵阵的掣疼。
一年之计在于春,最近事务繁忙,把他折腾惨了,昨日上午去郊外迎春牛,下午又去作坊改造制糖工具,一个不小心,把手指砸伤了。
前衙报时梆点传来,后宅值房回应,张昊扶膝盖起身,上房卧室里,正在当窗理云鬓,簪花顾影的宝琴见他出院,趴窗边大叫:
“喂!今日鞭春,换衣服啊!有你这样的大老爷吗?”
张昊摆摆手,径直去跨院,素服是古礼,唐老师说的。
老唐在院里打拳,出手拳掌打,回手鹰爪抓,双拳密如雨,出腿一挂鞭,身法变化多端,闪展俯仰,拧转挫翻,敏捷得像个猴子。
他和老师试过手,一个病秧子,三两下就能制住他,让他很伤自尊,你恁牛逼,干嘛卧床等死,吐槽归吐槽,他对这老头算是服了。
原以为老头除了儒学,其余学问也就是个小学生,结果人家天算舆地无一不精。
细想也是必然,天罡淳风、诸葛伯温,百姓无知,以为人家通阴阳、驭鬼神,其实是精通数学天文的科学家。
唐牛见老爷收了拳势,递上棉巾,张昊跟着进屋,帮老师换上冠带袍服。
老唐抖抖袍袖,迈步出院,张昊落后半步跟上,依旧能听到老头的气喘。
之前师徒二人已说好,老头陪他鞭春后就启程,劝阻无效,他拿这个倔老头毫无办法。
亲兵们候在仪门外,老唐接过缰绳,扳鞍上马,张昊带上一众衙门僚属随后。
今日立春,要举行鞭春正典。
这一天上至皇帝,下至全国各地官员,都要迎接春神,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香山县正堂的仪仗全部出动,锣鼓开道,两个礼房文书身着神仙古装,手执春字牌扮春官,祝火木扮春童,高举一面喜报阳春的彩幛。
民间艺人则装扮星君、海神等各种故事,随着锣鼓吹打欢笑摇摆。
队伍最后是老唐的亲兵队伍,高举官伞和一面巨大的春字牌。
这天的肃静、回避等执事牌子纯属排面,城中万人空巷,十里八乡的百姓也来了,汇成一股汹涌的人潮,摩肩接踵,比过年还要热闹。
大伙议论最多的还是昨日知县迎春牛的事,小老爷下田督耕,犁地根本不用旁人帮扶,动作娴熟,驾驭自然,围观的百姓都惊得呆了。
正街两边店铺鞭炮声盈耳,小娃娃们捂着耳朵躲避炮仗,追着仪仗队伍欢叫。
队伍在鼓乐声中出了南城,又绕到东郊港口,春场本来在南郊,张昊图方便,让人挪到东城外,方位规制神马的,他才不在乎。
“不得了,怕是府城也没这么大的声势。”
老唐乐呵呵骑马左右观望,山岭上、阡陌里,遍地光脊梁的男子、光腚的屁娃子、光脚丫的老娘们,都是赶来打春的百姓。
张昊搀扶老唐下马,这会儿日头已经爬上来,身上粘腻,闷热难捱,南方四季有绿色,只要太阳爬到头顶,冬天秒变夏天。
春场由掌管祭祀的礼房经承老秦、训术房的刘阴阳安排,春牛、芒神塑像置于春座上,供案上三牲、水果早已设好。
老秦引导众官吏士绅入拜位,老唐在前,其余人等分列左右。
祭祀开始,锣鼓唢呐稍歇,一个肩插彩旗,神仙打扮的书吏跪在供案前,展开喜报阳春的红帖,朗朗报春。
老唐面北而跪,众官吏、百姓等纷纷随之跪下,三献酒完毕,张昊怕老师累着,亲自诵读老秦呈上的祝文。
词曰:维神职司春令,德应苍龙,某等忝守是土,具礼迎新,戴仰神功,佑我黎庶,尚飨!
祝毕上香,官民叩拜,衙役手执彩杖,立于春牛两旁,老秦赞礼喊唱:
“长官击鼓!”
张昊敲了三通鼓,老秦又唱:
“鞭春!”
重头戏来了,唢呐锣鼓再次齐鸣,特制玄鞭放在托盘里被捧上来。
所谓春牛是泥巴捏的,空心肚里装着谷米杂粮,今年捏的是个大黑牛。
泥牛用料、样式、各部位的长短高低都有讲究,刘阴阳正事不干,忙乎的就是这种扯淡事。
打春即鞭春牛,把泥牛肚皮打破,谷米流出,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张昊不在乎这一套,百姓却万分狂热,望天收的时代,不迷信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好女不观灯,因为元宵节浮浪子弟多,好男不鞭春,是因为官员打破春牛,百姓都想争抢流出的粮食和泥土,拿回去撒到自家田里,因此每年为此斗得头破血流。
“打碎后给我全部扔海里,就说祭妈祖,有种去挑海水浇田。”
张昊交代身边的护卫浪里飘一句,捧着鞭子请老师动手。
老唐笑盈盈过去抽了一鞭,张昊叫一声风调雨顺,抽第二鞭叫四海升平。
三鞭过后,牛肚子屁事没有,张昊明白老师心意,只好过去加鞭,牛肚泥壳一下子就破了,粮食、水果哗啦一下子流出。
“六谷丰登!”
随着老秦扯喉咙高叫,顿时鼓乐喧天,欢呼四起,然后远近准备抢春的百姓就傻眼了。
只见衙役们彩杖齐上,把春牛打得稀巴烂,然后大挑小挑,担去海边倒球了。
那边老秦让手下文书给百姓宣讲:
“香山滨海,全赖妈祖保佑,中丞和知县老爷这是祈求天妃娘娘,护佑我香山六谷丰登、六畜兴旺,吉年有兆,出入平安啊。”
欢呼声瞬间再起,气氛达到高潮,随后是喜闻乐见的游春,处处披红挂绿,十番鼓乐飘扬。
民间的艺人、乐班子,沿着道路巡游,今天县城和赤礁港口还搭有戏台子,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迎春的热烈气氛。
老唐抬手,示意上前跪拜的衙门胥吏们起来,嘉勉劝善一番,众人激动得纷纷称是。
人情俗礼过场走完,老唐不再耽搁,张昊随同登船,时下重别离,他作为学生,必须要送。
再者,老唐要去背风港,他顺路去看一下也好,飞鸽传书毕竟没有实地考察来的真切。
衙门开印那天,背风港送来一批鲸肉,把老唐带的将士吓得不轻,以为这些鲜红鲸肉是杀的耕牛,急急上报老唐。
老头听说捕捞四头鲸鱼,足有万斤肉食,惊得无语,因此要去背风港渔产作坊看看。
征帆带风疾如箭,后半夜便到达背风港,下船安置妥当,已是黎明。
背风港主事费青过来巡检司客院,进屋把食盒放桌上,抽出竹编屉盒里的饭菜摆上。
“少爷,中丞老爷要待多久?”
“不会久留,可有家信送回去?”
“早就交给施开秀了,少爷,省城方家你去了没?”
张昊把擦脸的棉巾搭盆架上,入座夹块肉丁送嘴里,鲸肉很有嚼头,若是没有调料,其实并不好吃,听到费青提起方家,越发食不下咽。
刘骁勇说方家春节就找上门,口气大得没边,要一口吃下香山作坊的全部货物,前两天又来衙门递拜帖,请他去省城做客呢。
他原想趁着老唐在香山,利用相关罪证,一举除掉方家,思前想后,最终没这样做。
这天底下无非三件事,自己的、别人的、老天的,自己招惹的祸事,必须自己解决!
“方家想做生意,随便他们,盯紧了就好,要把背风港的人口理顺理清,挑选可靠的疍家小伙子培养,将来作坊、公所,都要交给本地人,不要舍不得放权,小家子气太没出息。”
费青称是,见少爷喝粥不语,告退出屋。
他当初去东乡是为了混口饭,来到这边开始管事,小富即安,着实庆幸不已。
现今则不同,少爷开年捕鲸回来,轰动省城,几乎每天都有商民来港入籍,赶都赶不走。
背风港渔产作坊一直在扩建,大几千人口归他管,站得高便看得远,野心自然更大。
少爷前途不可限量,眼下的基业算个屁!
张昊饭后听说老师在鲸皮加工作坊,过去陪着到处参观,鲸鱼浑身是宝,相关作坊转过来,已是晌午,老头又上来捕鲸船看弩炮。
“老师,床弩是专为捕鲸改造,速度准头太糟糕,也就图个制作方便,无法和火炮相比。”
张昊从挎包里拿出单筒望远镜递上。
“这是夷丑的军国利器,咱大明差得太远。”
老唐摆弄一下,执筒张望,瞬间石化,试着伸缩望筒,四处了望一圈,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倭寇火器精良,技术就是来自夷丑,若是再有这种千里镜,处处料敌先机,仗还怎么打?
张昊心中暗喜,他就怕老师不把夷丑当回事,重视起来就对了,赶忙解释道:
“学生在海上救下一船落难的荷国夷丑,听说了此物大概,侥幸试做成功。
随后学生去濠镜问过葡夷,他们对此物闻所未闻,想必荷国极为珍视此物。
学生思之再三,不敢把它献上朝廷,主要是担心军国重器被视为玩物传开。”
老唐二话没说,换乘自己座船,细问千里镜原理,果然如弟子所说,完全可以大批仿制。
可以想见,此物献上去,被权贵视作玩物是必然,倘若流传到番邦敌国,何遽不能为祸!
“你救的夷人何在?”
“额、这个,学生发觉他们其实是海盗,废物利用,用它们祭祀妈祖了。”
老唐似笑非笑,起身道:
“礼物为师收下,回去吧,你我用不着迎来送往那一套。”
师徒二人出舱,张昊深深一揖。
“老师保重。”
跟着上船的梅医学凑过来,作揖道:
“县尊,卑职家里还望照拂一二。”
张昊点点头,爬下战船,坐快蟹靠上码头,目送大小五艘战船远去,渐渐消失在天际,和风扑面,唯见碧空鸥鸟翩跹,春日岸花绚烂。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8kxs.com)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