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轰鸣声充斥着整个机舱。
许都的城门,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彻底敞开。
夕阳的余晖,如同融化的金水,从敞开的城门倾泻而入。
光芒为这条通往新世界的道路,铺上了一层近乎神圣的金色。
道路两旁,站满了人。
他们是许都的百姓,是刚刚从兵灾与饥饿中挣扎出来的幸存者。
他们的脸上,还带着泪痕与惊恐,但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死灰复燃的、滚烫的期盼。
在万众瞩目之中。
一骑白马,缓缓驶入。
马上的人,一身朴素的灰色军服,没有任何华丽的甲胄与佩饰。
他的面容很年轻,但那双深邃的眸子,却平静得仿佛能倒映出整个天地的变迁。
李峥。
在他的身后,赵云、张辽、高顺等一众赤曦军高级将领,如众星捧月般,策马相随。
他们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骄狂。
每一个人的神情,都带着一种近乎肃穆的庄严。
他们进入这座城,不是为了征服。
而是为了接收。
接收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与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委员长万胜!”
“共和万胜!”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下一刻,欢呼声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瞬间汇成山呼海啸,席卷了整条长街!
然而,就在这片狂热的声浪中,李峥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动作。
他翻身下马。
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沓。
他没有将缰绳交给任何人,只是自己牵着那匹神骏的白马,一步一步,走进了这座刚刚易主的汉朝都城。
欢呼声,出现了片刻的停滞。
百姓们愣住了。
他们想象过无数种胜利者入城的姿态。
或高踞马上,睥睨众生。
或甲胄鲜明,杀气腾腾。
但他们从未想过,会是这样。
就像一个远行的游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李峥的目光,扫过周围那些激动、好奇、又带着一丝畏惧的脸庞。
他对着人群,轻轻点了点头。
没有言语。
却胜过千言万语。
人群,再次沸腾!
这一次的欢呼,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亲近与激动!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挤出。
他看着李峥,浑浊的老泪,纵横而下。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呐!”
他哭喊着,丢掉拐杖,便要对着李峥,跪倒在地。
这一跪,是百姓对王师最朴素的感激。
这一跪,也是千百年来,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对权力的顺从。
但,他没能跪下去。
一只强壮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托住了他的胳膊。
是李峥身边的一名警卫员。
那名警卫员快步上前,扶住老者,声音洪亮而清晰,足以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老人家,使不得!”
“委员长有令,共和之世,人人平等,不兴跪礼!”
老者愣住了。
周围的百姓,也全都愣住了。
不兴跪礼?
这四个字,像一道惊雷,在他们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们面面相觑,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与茫然。
李峥没有停下脚步。
他牵着马,继续向前走。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欢呼的人群,看向了这座城市的深处。
欢呼,只是表象。
在这座刚刚经历了兵变与权力更迭的都城之下,涌动着的是饥饿、恐慌与不安。
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街道上,随处可见被遗弃的杂物与垃圾。
远处的坊市内,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仿佛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来灭顶之灾。
这座城市,病了。
病得很重。
当务之急,不是享受胜利的欢呼,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让这座城市,重新恢复秩序与生机。
“传我命令。”
李峥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身后每一名将领的耳中。
陈宫策马上前,拿出纸笔,准备记录。
“张辽。”
“末将在!”
“你部即刻接管四方城门及城防,清剿城内残余抵抗,一刻钟内,我要看到赤曦军的旗帜,插遍许都每一段城墙。”
“是!”
张辽没有丝毫犹豫,拨转马头,带着本部兵马,如同一道钢铁洪流,迅速分流而去。
“赵云。”
“末将在!”
“你部卫戍皇宫,封锁所有宫门,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同时,清点宫内人口、府库,等候后续人员接收。”
“是!”
赵云一勒缰绳,白马长嘶,带着一队最精锐的骑兵,直奔那座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的巨大宫城。
“高顺。”
“末将在!”
“陷阵营立刻接管城内武库、粮仓、官署府衙。凡有敢于反抗或私藏者,格杀勿论!”
“是!”
高顺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块脸上,闪过一丝厉色,带着他那支沉默如山的陷阵营,消失在街角。
一道道命令,从李峥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
每一道命令,都精准地指向这座城市的要害。
城防、皇宫、武库、粮仓……
这些权力与秩序的节点,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一只只看不见的大手,迅速而有力地掌控。
最后,李峥的目光,落在了陈默身上。
陈默是后勤部的负责人,一个看起来有些文弱的中年男人。
“陈默。”
“属下在。”
“我要你在半个时辰之内,在城内东、西、南、北四处人口最密集之地,设立粥棚。”
李峥的声音,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我要让全城所有饥饿的百姓,都能喝上一碗热粥。同时,宣传队跟上,将我们的政策,尤其是均田的政策,给我传遍许都的每一个角落!”
“属下明白!”
陈默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知道,这才是委员长真正的杀手锏。
刀枪,只能征服一座城。
而热粥与土地,却能,赢得一座城!
……
赤曦军的行动效率,高得可怕。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许都的城墙上,那些代表着曹氏的旗帜,便被一面面崭新的赤曦旗所取代。
一队队身穿灰色军服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开赴城市的每一个街口。
他们没有像以往的军队那样,冲进百姓家中烧杀抢掠。
甚至,他们看到街边有翻倒的货车,都会主动上前,帮着惊魂未定的百姓,将货物重新扶起。
这种纪律性,让那些原本躲在门后,瑟瑟发抖的百姓,慢慢地,壮着胆子,推开了门缝。
然后,他们便闻到了一股久违的,诱人的香气。
米粥的香气!
城东的十字街口,十几口巨大的行军锅,一字排开。
锅里,是雪白粘稠的米粥,正冒着滚滚的热气。
“开饭了!委员长有令,凡我许都百姓,皆可在此免费领取热粥一份!”
负责施粥的士兵,用一个铁皮喇叭,高声喊着。
起初,没人敢上前。
他们被饥饿折磨了太久,也被谎言欺骗了太久。
直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实在抵不住那香气的诱惑,第一个冲了上去。
他从士兵手中,接过一个粗瓷大碗。
碗里,是满满的,滚烫的,散发着浓郁米香的热粥。
不是那种清得能照见人影的稀汤。
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填饱肚子的,稠粥!
小男孩愣住了。
他不敢相信地看着碗里的粥,又抬头看了看那名对他微笑的士兵。
然后,他低下头,不顾滚烫,狼吞虎咽地扒拉起来。
“是真的!”
“真的是白米粥!”
人群,轰动了。
无数饥肠辘辘的百姓,如同潮水般,涌向了粥棚。
哭声,笑声,感激声,混成一片。
这样的场景,在许都的四面八方,同时上演。
李峥亲自来到了城西的粥棚。
他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正蹲在墙角,抱着一个空碗,无声地流泪。
他的父母,都在前几日的兵乱中,死去了。
李峥走到他面前,蹲下身。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
只是从旁边的士兵手中,接过一个盛满了粥的碗,亲自递到了那个孩子的面前。
“吃吧。”
他的声音,很温和。
“吃饱了,才有力气活下去。”
孩子抬起头,那双因为悲伤而空洞的眼睛,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又看了看那碗热气腾腾的粥。
他犹豫了片刻,终于接了过来。
当第一口温热的米粥滑入喉咙,那温暖的感觉,瞬间驱散了所有的寒冷与恐惧。
孩子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滴进了碗里。
他一边哭,一边大口地吃着。
这一幕,被周围无数的百姓,看在眼里。
他们看着那个亲自为孤儿盛粥的年轻领袖,看着那些纪律严明、爱民如子的军队,看着这座正在迅速恢复秩序的城市……
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希望”的情绪,在他们心中,疯狂滋生。
他们发自内心地,拥护这位新的统治者。
民心,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李峥,向着他所代表的“共和”,汇聚而来。
* * *
夜色,渐渐降临。
李峥来到了皇宫门前。
这里已经被赵云的部队彻底接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白日里那震天的喊杀声,已经彻底平息。
他抬头,望着眼前这座沐浴在月光下的,宏伟而又森然的权力中枢。
朱红的宫墙,金色的琉璃瓦,无一不在彰显着它至高无上的地位。
千百年来,这里就是天下的心脏。
无数的阴谋、杀戮、荣耀与欲望,都在这里上演。
李峥能感觉到,这座宫殿里,某种无形的东西,正在飞速消散。
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气息。
是无数代人敬畏与信仰的凝聚。
有人称之为,龙气。
他转过头,看向身旁的陈宫。
陈宫也正一脸复杂地,凝望着这座宫殿。
“陈宫。”
李峥平静地开口。
“你感觉到了吗?”
陈宫的身体,微微一震,他明白委员长在问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感觉到了。”
“此地的龙气……正在消散。”
李峥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
“旧的龙,已经死了。”
“但愿,不会再有新的龙,从这里,重新生出来。”
喜欢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