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谋杀三国精编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双雄投效惊弘农 两敌环伺困白波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且说徐晃之言,众首领皆纷纷点头。若来者为寻常之辈,曹操今日或会顾及杨奉颜面,维系内部和睦。然此二人乃罕见猛将,令曹操忆起如梦魇般的管亥。在其看来,得此二将,或可斩杀管亥,泄青州惨败之愤,报昔日之辱。

曹操乃言:“杨将军,公明所言甚是。观二人行径,当是草莽英雄,绝非董卓奸细。我军得之,如虎添翼;若为董卓所用,我军危矣!今一小小屯长因私怨搬弄是非、嫁祸于人,险些令我军错失大将,此等小人断不可轻饶。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曹操将问题抛与诸将。以其在白波军之地位,多数人皆附和其意,杨奉自不便再为屯长强辩。果不其然,诸人纷纷赞同严惩屯长,于夫罗更直言当斩,气得杨奉面色铁青。加之徐晃力证张、吴二人清白,杨奉对徐晃愈发厌恶。

曹操尽显奸雄本色,欲打太极:“诸位虽赞严惩,然亦需顾及杨将军颜面。可将此人逐出军中,任其自生自灭,如何?” 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颔首,唯于夫罗、徐晃坚持严惩,却终因少数服从多数,只得怒目而视。而张德、吴恒二人却冷眼旁观,仿佛事不关己。

此戏剧性场景之下,屯长被逐,孤身南行。插曲既了,曹操至张、吴马前:“二位壮士,在下萧雄,乃白波军首领。二位前来投奔,萧某不胜欣喜。得二位相助,诛灭国贼、重振汉室,指日可待!”

正当众人静待二人下马见礼,吴恒忽转头,未及众人看清动作,弓弦已响。百余步外南行之屯长惨叫一声,中箭倒地。众人回过神来,见吴恒左手持弓、右手捋须,已然回头:“诸位将军,失礼了。此人已被逐出,其生死与白波军无干,杀之何妨?”

曹操正欲答话,未料吴恒闪电般射杀屯长,虽觉意外,却不愿为一小小屯长错失猛将,遂未深究。然此举激怒杨奉:“大胆!汝竟敢在我等面前杀人,视白波军为何物?” 张德应道:“我等若投效白波军,上阵杀敌,岂非亦在诸位面前杀人?今此小人已被放逐,与军无涉,杀之何碍?”

杨奉怒不可遏,此屯长乃其旧部,逐出已属屈辱,未行半里竟遭射杀,实乃当众打脸。“尔等欺人太甚!” 言罢,杨奉抽剑出鞘。曹操叱道:“杨将军,不可!” 话音未落,“当啷” 一声,宝剑落地。原来杨奉刚抽剑,便被张德一刀拍中剑身,手腕酸麻、虎口刺痛,宝剑脱手。

众将再为张德武艺震惊,竟无几人看清其动作,包括杨奉自身。诸人虽不满二人行事乖张,却不得不承认其勇武,乃白波军一大助力。杨奉又羞又恼,见众人冷漠,不顾体面,弃剑拨马入城。

曹操见杨奉负气而去,虽觉张、吴二人恃勇妄为,然白波军此刻两面受敌、背水一战,虽断郭汜、樊稠与长安联络,然军中大将匮乏。董卓帐下吕布虎牢关成名,张绣亦非等闲,白波军急需猛将解困。

曹操遂搁置杨奉之事,对张、吴二人道:“二位壮士,搅事小人已为吴壮士所杀,此事便了结了。可随我入城,为二位接风洗尘。” 于是,一行人在尴尬气氛中入弘农南门,至县衙大堂。曹操居主位,张、吴坐左手上席,诸将分坐两侧,独缺杨奉,众人皆知其因吴恒射杀屯长失面,故未赴宴。

酒宴之上,张、吴二人为众星捧月,曹操率诸将轮番敬酒,二人来者不拒,狂饮大食,甚是畅快。在座诸人见其肆意妄为,暗自为二人捏汗,皆知杨奉心胸狭隘,必不相容。

宴罢,张、吴二人酩酊大醉,被安置于东门附近得意坊一院落中,随行四十余兵卒亦同住于此。暮色如墨,笼罩弘农城,夜空无一丝星光。坊间街道,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隐于阴影,悄然行进,沙沙作响。

队伍转瞬至得意坊,数名黑影翻墙开门,二百余人迅速入城,悄然逼近张、吴所居院落。

至院落外,二百余人卸下背负干草,点燃后掷入院中。转瞬之间,烈焰熊熊,浓烟蔽空,笼罩得意坊。火势燎原之际,坊门处一骑缓缓而来,马上端坐者,正是杨奉。

杨奉城门受辱,怀恨在心,归府后即刻召集二百亲兵,欲趁张、吴二人醉后不备,纵火焚杀。其自知正面不敌,故出此毒计。杨奉立马观火,嘴角浮起诡笑。

未料,邻街院落大门洞开,数十黑影疾驰而出。杨奉亲兵误认是救火之人,上前拦阻,却遭长枪利刃迎击。猝不及防之下,二三十人当场殒命。

杨奉大惊,定睛细看,为首者竟是张德、吴恒,如遇鬼魅。原来二人归院后,褪去醉态,一跃而起。随行兵卒牛刚上前禀报:“将军,酒宴之时,已探得杨奉今晚欲纵火焚院,尽诛我等。我等已在东西厢房挖通地道,直通邻街院落。”

颜良笑道:“牛刚,干得好!主公派你随行,果然有用。你这掘土之技,用于暗度陈仓,远胜挖坟掘墓。若你不在近卫营,某便将你调入三五九旅旅部矣。” 言未毕,被文丑捂嘴制止:“大哥,噤声!” 颜良知己失言,捂嘴窃笑:“不知杨奉见烧的是空宅,会是何表情?”

原来张德、吴恒正是颜良、文丑,化名投军,欲以武力震慑白波诸将,尤以引起曹操重视。二人早于陉山伏击战见过曹操,文丑更曾射其一箭,记忆犹新。只因李虺叮嘱,此行旨在消耗白波军与董卓实力,收拢兵马增强己势,不可贸然杀曹操,否则白波军必为董卓所吞,于诸侯平衡不利,唯有令两方相耗、从中渔利,方为上策。

颜良、文丑不容杨奉,挺兵当先杀来。杨奉虽有战马,却远非二人敌手。加之牛刚率军堵住坊门,杨奉亲兵散于院落四周,无法形成合力,反成添油之局,被颜良、文丑三十余人的小队在局部形成武力碾压。

杨奉欲逃无门,欲战不敌,陷入绝境。收拾大半亲兵后,颜良、文丑直逼杨奉。杨奉拨马奔逃,然坊内道路狭窄,得意坊又甚狭小,数转之后,被二人堵于拐角。

杨奉见无路可走,坊墙不高,遂狗急跳墙,立于马背纵身扒住墙头。正欲翻越,脚踝忽遭剧痛,气力尽失,被人拽落于地。定睛一看,文丑长枪已刺穿其脚踝,鲜血淋漓。

杨奉知逃生无望,跪地哀求:“二位壮士饶命!某有眼不识泰山,日后愿效犬马之劳!” 颜良听之生厌,未等其言毕,一刀将其劈为两段:“此等无耻败类,留之何用,不如早入轮回!”

文丑担忧:“杀了杨奉,白波诸将恐记恨我兄弟?” 颜良冷笑:“若敢再对我兄弟不利,杨奉便是前车之鉴!” 话音未落,牛刚带二兵卒赶来:“将军,曹操率白波诸将至矣!” 颜良嘲讽:“来得甚晚,早来片刻,杨奉倒难下手了。” 言罢,众人转向烧尽的院落。

曹操早料杨奉今晚必生事端,然恐偏袒颜良、文丑遭人非议,正犹豫间,曹洪来报:“主公,得意坊起火,恐是张德、吴恒之院!” 曹操神色平静,整装策马前往,途中巧遇于夫罗、郭太、李乐等人,众人心照不宣,同赴得意坊。

至坊中,景象出人意料:杨奉及其大部亲兵被杀,仅二十余人被俘;颜良、文丑一方仅十余人轻伤,战马亦于入夜后牵至西北角专人照看。曹操震惊不已,暗忖二人不仅武艺高强,手下亲兵亦个个精锐,对其身份渐生疑窦。

望着化为焦土的院落、堆积的尸骸,以及杨奉身首异处、内脏外露的惨状,曹操五味杂陈。他已然明了,颜良、文丑酒宴佯醉,实为诱杨奉入套,其智计远胜匹夫。以四五十人几乎全歼二百余亲兵,仅折损十余人,战力之强,超乎想象。

杨奉之死,曹操实则乐见其成。杨奉既亡,徐晃便成无主之人,欲收其入麾下更易矣。

曹操目光扫过白波诸将,见多数人对杨奉之死无甚波澜。盖因杨奉与郭太、李乐、韩暹、胡才早年各自为战,虽合为白波军,实则各怀异心,皆欲吞并彼此、独掌大权。于夫罗身为客军,无意卷入白波内乱,秉持事不关己之态。

既郭太、李乐、韩暹、胡才、于夫罗皆未发声要求严惩颜良、文丑,曹操亦欲留二人为将,以备战事,遂言:“杨奉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暗害张德、吴恒二位壮士不成,反遭斩杀,实乃咎由自取。二位壮士为自保而杀之,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不知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郭太等人闻言,相互对视,皆欲他人先表态。于夫罗无所顾忌,直言:“杨奉实属小人,技不如人而亡,乃自取其祸。彼以众欺寡、行奸计反遭反杀,怨不得他人。杨奉既死,其部众可分与诸位将军,我等仍可继续讨董诛贼。”

此言正中郭太等人下怀,瓜分杨奉兵马乃众人所愿,皆纷纷附和:“单于所言极是!”“杨奉行径卑劣,我等不耻与之为伍!”“少杨奉一人,分其兵马,仍可讨伐董卓!”

曹操对此早有预料,颜良、文丑却颇感意外。二人本已备好再诛一二白波将领,以武力震慑诸人,须知次日董卓大军便将逼近弘农,曹操等人仍需仰仗其勇力守城。二人入城后已探得消息,董卓将遣牛辅、李傕率军讨弘农,欲打通与渑池、函谷关之联系,稳固弘农这一战略缓冲地带。故二人算准时日,于牛辅、李傕大军抵弘农前一日入城,欲于次日大战中确立地位,杨奉之事纯属意外插曲。

曹操见众人皆热衷瓜分兵马,对讨董前途不免生忧,然眼前能达成共识,亦是最佳结果。又恐郭太四人实力膨胀、尾大不掉,遂道:“诸位既无异议,曹某亦以为妥当。杨奉部众分作六部。徐晃将军乃杨奉旧部,今为奋武校尉,自当独领一军。”

郭太等人闻言,皆点头称是,徐晃武艺出众,且念及同属白波军之情谊,分其一部合情合理。

曹操续道:“张德、吴恒二位壮士武艺高强,手下精兵战力非凡,可见治军有术。如今大战在即,可分一部与二人,以增我军战力。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郭太、李乐、韩暹、胡才皆愣。四人本以为曹操将兵马一分为六,己四人各得其一,徐晃与曹操各得一部,未料曹操竟分一部与颜良、文丑,一时犹豫未决。二人虽本领超群,行事却过于嚣张、目中无人,然无人敢出面反对,恐重蹈杨奉覆辙。

折腾一夜,天色已明。曹操见四人迟疑,知其心思,便道:“杨奉兵马,曹某不取。其余四部,便归四位将军。不知诸位尚有何疑虑?”

郭太闻言,面露赧色,连忙道:“将军大义,我等无异议,皆听将军安排!” 李乐、韩暹、胡才亦相视点头应允。

“既如此……” 曹操正欲宣读分配之策,忽有斥候来报:“报诸位将军!李傕、牛辅率大军已至城西三十里安营,兵马不下十万之众!”

曹操大惊,急问:“渑池郭汜有何举动?” 斥候答:“郭汜大军尚未出兵,然据报其部在函谷关外寻得一豪族藏粮山洞,得粮草数万石,真伪未辨。”

曹操心头一沉,怒斥:“真伪未辨?要尔等何用!速去查明,若误军机,立斩不赦!” 斥候吓得磕头不止,起身狂奔而去。

李傕、郭汜之讯,令曹操如坠冰窟。若郭汜得粮草,必与李傕两面夹击弘农。届时白波军东西受敌,北临黄河,南接伏牛山,无援军、无退路。陕县、弘农二地百姓,绝难供给十万大军,除非尽刮士家豪强,否则粮草难继。

此刻,曹操唯一之望便是击破李傕、郭汜之夹击,方有一线生机。若退过黄河,此前一切努力皆付诸东流,白波诸将亦不会再对自己俯首帖耳。曹操遂视颜良、文丑,心念一动:今欲力挽狂澜,非此二猛将不可。唯有遣二人领兵出征,阵前斩将夺旗,方能鼓舞全军士气,或可击破李傕、牛辅之众,再回师对付粮道断绝之郭汜。如此,方可收编董卓败兵、劫掠粮草,动摇其军心,壮大自身实力。

正是:

枪破宵焚奸计败,刀横城畔猛将归。

瓜分部曲军心散,夹击兵锋国运微。

唯有骁雄能破局,敢凭勇力解重围。

中原逐鹿风云起,胜负还看一战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8kxs.com)谋杀三国精编版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