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2章 苏联专家要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啥玩意儿?”

李云龙第一个叫了起来,嗓门大得把屋顶的灰都震下来几粒。

“苏联专家?还是水利专家?”

他一脸的不可思议,扭头看向林川。

“旅长,您没搞错吧?咱们有林老弟在,还要那帮子老毛子干啥?”

在李云龙朴素的观念里,林川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能造枪,能造炮,还能设计水电站。

这世界上,还有比林老弟更厉害的专家?

他不信。

陈更瞪了他一眼:“你个李云龙,瞎嚷嚷什么!这是总部首长的决定,是共产国际对我们的支持!这是好事!”

话是这么说,但陈更的眼神里,也藏着一丝和李云龙相似的担忧。

他当然知道林川的本事。

可问题是,外人不知道啊。

在总部首长和莫斯科看来,在太行山里凭空建起一座大型水电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们八路军,缺技术,缺设备,缺人才。

派一支援助的专家团过来,是合情合理的,也是一份好意。

可这份好意,会不会打乱林川的计划?

会不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陈更的心里,也没底。

“林川,你怎么看?”陈更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林川身上。

这个计划,毕竟是林川一手制定的,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林川的反应,比他们俩都平静。

他从陈更手里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

电报上说,这次来的专家团,由苏联水电工程部的副总工程师,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罗夫同志带队。

同行的,还有五名在水坝设计、地质勘探、涡轮机制造等领域的资深工程师。

规格相当高。

“苏联专家……”林川放下电报,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

他的心里,瞬间闪过了无数个念头。

是福是祸?

从好的方面想,这批专家的到来,至少能带来一些这个时代标准的工程设备和测量仪器。

比如经纬仪、水准仪,甚至可能有一些地质勘探的设备。

这些东西,正是他们目前所稀缺的。

而且,这些专家的经验,尤其是在大型土石方工程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对李云龙来说,也是宝贵的补充。

但坏的方面,也很明显。

那就是技术路线的冲突。

林川很清楚,自己拿出的那些图纸,无论是混流式水轮机,还是新奥法隧道掘进技术,都远远超出这个时代苏联的技术水平。

他可以跟周平这样的本土专家,用“土法上马”、“化整为零”的思路去解释。

因为周平他们底子薄,更容易接受这种不拘一格的创新。

可苏联专家不一样。

他们来自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有着自己一整套成熟、严谨,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的工程理论和技术规范。

他们会怎么看待自己拿出的那些“黑科技”?

会不会把它们当成是无知者无畏的胡闹?

会不会要求推翻自己所有的设计,按照他们那套虽然成熟,但已经落后几十年的方案来?

到时候,听谁的?

如果自己坚持,会不会被扣上一个“不尊重国际友人”、“破坏团结”的帽子?

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旅长,我觉得,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林川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

“机遇是,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苏联老大哥在大型工程建设方面的组织经验,甚至可能获得一些我们急需的精密仪器。”

“挑战是,我们的技术理念,可能会和他们产生冲突。”

林川说得很委婉,但陈更和李云龙都听懂了。

“他娘的!”李云龙一拍桌子,“要是那帮老毛子敢对林老弟的图纸指手画脚,看老子不把他们从山里扔出去!”

“胡闹!”陈更喝止了他,“这是政治任务!必须以最高的规格接待好!不能出任何岔子!”

他看着林川,郑重地说道:“林川,你是我们研究所的所长,是整个计划的总工程师。在技术问题上,我给你最大的自主权。”

“但是,方式方法上,一定要注意。要尊重专家,要讲究策略,不能搞得太僵。”

陈更这是在给林川交底。

意思就是,技术上你说了算,但面子上,得过得去。

“我明白,旅长。”林川点了点头。

看来,自己得提前做些准备了。

不能等他们来了,直接把最核心的图纸甩出去,那非得把人家吓着不可。

得一步一步来,先拿出点他们能看懂,但又比他们先进的东西,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和威信。

“老李,”林川转向李云龙,“接待工作,你可得上点心。别整天在工地上灰头土脸的,把你的团长派头拿出来。”

“另外,把咱们兵工厂,还有各个工地,都好好拾掇拾掇。尤其是安全条例,给我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不能让苏联同志觉得我们是没规矩的土包子。”

“嘿,这个你放心。”李云龙咧嘴一笑,“别的咱不行,这搞排场,咱是专业的。保证让他们一来,就感觉咱们是正规军,是大场面!”

“那就好。”

林川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三天后。

一支由十几辆卡车和几辆吉普车组成的车队,在八路军一个团的兵力护送下,浩浩荡荡地驶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车队停在了研究所门前新修的广场上。

车门打开,几个穿着厚呢大衣,身材高大,鼻梁高挺的苏联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头发微秃,眼神锐利如鹰的男人。

他就是苏联水电工程部的副总工程师,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罗夫。

他一下车,目光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吸引。

远处,是人山人海的工地,号子声震天。

近处,是一排排整齐的厂房,虽然简陋,但规划得井井有条。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汗水和钢铁混合在一起的独特味道。

这和他想象中那个贫穷、落后、混乱的敌后根据地,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陈更和李云龙已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军装,带着翻译,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欢迎你,彼得罗夫同志!欢迎苏联同志们的到来!”陈更热情地伸出了手。

简单的寒暄过后,彼得罗夫的目光,开始在人群中寻找。

“陈将军,感谢你们热情的欢迎。请问,哪一位是负责这个水电站项目的总工程师,林川同志?”

他的中文翻译,将这句话清晰地传达了过来。

陈更笑了笑,侧过身,露出了他身后那个年轻人。

“彼得罗夫同志,我来为你介绍。”

“这位,就是我们三八六旅独立技术装备研究所的所长,也是我们整个水电站计划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林川同志。”

彼得罗夫的目光,落在了林川身上。

当他看到林川那张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脸时,那双锐利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他脸上的的职业性笑容,也瞬间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审视和困惑。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喜欢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请大家收藏:(m.8kxs.com)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