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南京皇宫之内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驱散了连日来的战火阴霾。今夜,这里正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庆贺吴军攻克金陵、平定江南半壁的赫赫战功。皇宫大殿之内,宴席排开,酒香四溢,吴军将领与红颜团队成员齐聚一堂,个个面带喜色,意气风发。
吴三桂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大殿主位,神色威严而从容。历经数月苦战,南京城终于落入囊中,江南这块富庶之地成为复汉大业的坚实根基,他心中的巨石总算落地。殿内觥筹交错,将士们高声谈笑,诉说着攻城略地的豪情,气氛热烈而高涨。
叶轻眉一身淡紫色宫装,手持一本账册,缓步走到殿中,对着吴三桂微微躬身:“陛下,臣已清点江南府库及士族捐献的物资,现将明细奏报。”她声音清脆,条理清晰,“粮草方面,共收缴稻谷三百万石、小麦一百五十万石,足够大军三年之用;军械方面,火炮八十门、弓弩三千副、刀剑甲胄五万余套,另有火药、箭矢等军需物资不计其数;钱财方面,金银共计千万两,丝绸、茶叶等特产价值数百万两,足以支撑后续北伐所需。”
话音落下,殿内将士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充足的物资储备,意味着他们无需再为粮草军械发愁,北伐复汉的底气更足了。吴三桂龙颜大悦,抬手示意叶轻眉落座:“轻眉辛苦,此番清点账目,条理分明,功不可没。江南果然富庶,有此根基,何愁大业不成!”
叶轻眉浅浅一笑,回到座位上,继续说道:“陛下,江南盐商、丝绸商皆是富甲一方,臣已拟定经济整合计划,打算联合士族商户,扩大盐铁、丝绸贸易,同时疏浚河道,恢复漕运,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能充盈军需,为北伐做好万全准备。”
“此计甚妙。”吴三桂颔首赞许,“就按你所言,全力推进,务必让江南的财富成为复汉大业的助力。”
就在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沈落雁却起身离席,走到吴三桂面前,神色凝重:“陛下,恭喜大军攻克金陵,江南平定。但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三桂见她神色严肃,收敛了笑容:“落雁但说无妨。”
“陛下,江南虽定,但根基未稳,士族之心虽归,却仍需时间巩固;百姓虽安,却尚未完全信服。”沈落雁语气沉稳,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更重要的是,北方清军多尔衮绝不会坐视我军壮大,南京失守的消息想必已传到北方,清军极有可能趁我江南未定、军心稍懈之际,南下反扑。我等切不可因一时胜利而放松警惕。”
她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殿内几分喧嚣。将士们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开始沉思起来。吴三桂心中一凛,他知道沈落雁所言极是,多尔衮雄才大略,又岂会眼睁睁看着吴军占据江南这块宝地?“落雁所言甚是,是朕险些得意忘形了。”他站起身,语气凝重,“那依你之见,我等当如何应对?”
“臣建议,即刻加快水师建设,凌霜统领水师经验丰富,可令其扩充舰队,巩固长江防线,防止清军从水路南下;同时,增派兵力驻守江北重镇,加固北方防线,修筑堡垒,囤积粮草,做好迎击清军的准备。”沈落雁条理清晰地说道,“另外,需加强情报搜集,密切关注北方清军动向,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好!就按你说的办!”吴三桂当即拍板,“凌霜!”
“臣在!”凌霜应声起身,一身水师制服,英姿飒爽,眼中满是坚定。
“朕命你全权负责水师建设,扩充舰队,沿江巡查,巩固长江防线,绝不能让清军水师越雷池一步!”吴三桂下令道。
凌霜单膝跪地,高声领命:“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死守长江防线,不让清军一船一卒过江!”
看着凌霜坚定的身影,吴三桂心中颇为欣慰。自凌霜率水师来归,屡立战功,如今已成为吴军水师的中流砥柱,红颜团队又添一员猛将。他抬手示意凌霜起身:“起来吧,你刚归队不久,便立下赫赫战功,朕心甚慰。从今往后,你便是红颜团队核心成员,与落雁、凝香她们一同辅佐朕,共复汉家河山。”
凌霜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归属感,再次躬身行礼:“谢陛下信任,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庆功宴的气氛因沈落雁的提醒而变得严肃起来,但将士们的斗志却更加高昂。他们深知,攻克南京只是复汉大业的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唯有枕戈待旦,才能迎接最终的胜利。
随后,吴三桂开始论功行赏。穆青岚作战勇猛,攻克皇宫大门,封为镇国将军;柳如眉生擒阮大铖,解救宗室亲王,封为翊国将军;苏凝香潜入城中,策反守军,搜集情报,封为情报统领;苏婉清联络士族,安抚民心,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楚嫣然治理南京,稳定秩序,封为南京知府,加衔一品;白芷薇救治伤员,防范疫病,封为护国医令;慕容雪牵制敌军,战功卓着,封为骠骑将军;叶轻眉打理后勤,保障军需,封为财政大臣。
红颜团队的女子们个个受封,脸上洋溢着荣耀与坚定。她们以女子之身,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凭借各自的才智与勇气,成为吴军不可或缺的力量,赢得了全军将士的敬佩。将士们纷纷举杯,向她们庆贺,大殿内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只是这份热烈中,多了几分凝重与坚定。
宴席过半,吴三桂端起酒杯,走到殿中,高声道:“将士们,红颜团队的各位功臣们!今日攻克金陵,平定江南,是我等复汉大业的重要一步!这杯酒,敬战死的英灵,敬坚守的百姓,更敬在场的每一位英雄!”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举杯痛饮,眼中满是豪情与憧憬。
然而,就在南京皇宫内庆功宴如火如荼之时,千里之外的北京紫禁城,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之中。多尔衮身着亲王蟒袍,端坐于摄政王府的议事堂内,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堂下,济尔哈朗、多铎等清军将领垂首站立,大气不敢喘一口。
“啪!”一份急报被多尔衮狠狠拍在案几上,纸张散落一地。“废物!都是废物!”多尔衮怒不可遏,声音嘶哑,“南明无能,连一座南京城都守不住!吴三桂小儿,不过是一介降将,如今却占据江南,气焰嚣张!你们说,朕养着你们,有何用!”
济尔哈朗上前一步,躬身道:“王爷息怒,南京失守,非将士不力,实乃吴三桂兵力强盛,又有江南水师相助,南明守将阮大铖昏庸无能,才导致城破。”
“昏庸无能?”多尔衮冷笑一声,“那你们呢?眼睁睁看着吴三桂一步步壮大,占据中原,攻克江南,却束手无策!如今江南落入吴三桂手中,他有了粮草钱财,下一步便是北伐,到时我大清江山,危在旦夕!”
多铎脾气火爆,忍不住开口:“王爷,不如即刻调集大军,南下征讨吴三桂!末将愿为先锋,踏平南京,生擒吴三桂,以泄王爷心头之恨!”
“南下征讨?谈何容易!”多尔衮平复了几分怒气,沉声道,“吴三桂如今占据江南,根基已固,且兵力强盛,水师更是掌控了长江防线。我军若贸然南下,长途奔袭,粮草供应困难,又不熟悉江南水域,胜算不大。”
济尔哈朗点头附和:“王爷所言极是。吴三桂刚攻克南京,士气正盛,此时不宜硬碰硬。不如先派人搜集吴军情报,了解其兵力部署与粮草储备,同时整顿军备,等待时机。”
多尔衮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时机?如今就是最好的时机!吴三桂虽攻克南京,但江南未定,士族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吴军将士历经苦战,疲惫不堪,正是我军反扑的绝佳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指向江北地区:“传我将令,命阿济格率五万骑兵,驻守徐州、淮安一带,牵制吴军江北兵力;命尚可喜、耿精忠率十万步兵,从河南南下,进攻安庆、九江,切断吴军南北联系;命孔有德率水师从渤海出发,沿海路南下,进攻长江口,配合陆军行动。”
“王爷,我军水师实力不如吴军,进攻长江口,恐怕难以取胜。”济尔哈朗担忧道。
“无妨。”多尔衮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孔有德水师的任务不是击败吴军水师,而是牵制他们,让凌霜首尾不能相顾。只要陆军能突破吴军江北防线,攻占安庆、九江,吴三桂便会陷入两面夹击之中,到那时,南京城指日可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派人联络江南残余的南明势力及不满吴三桂的的士族,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在内部制造混乱,扰乱吴军军心民心。内外夹击,吴三桂必败无疑!”
众将领闻言,纷纷躬身领命:“遵王爷令!”
多尔衮看着地图上江南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狠厉。江南是富庶之地,是大清一统天下的必经之路,他绝不能让吴三桂占据这块宝地。“吴三桂,你以为占据江南便可高枕无忧?等着吧,用不了多久,朕便会率军南下,将你碎尸万段,夺回江南,一统天下!”
夜色渐深,北京摄政王府的灯火依旧通明,一道道军令从这里发出,汇聚成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向着江南方向悄然集结。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
南京皇宫的庆功宴已近尾声,将士们陆续散去,吴三桂独自站在大殿之外的露台之上,望着夜空下的南京城。灯火璀璨,安宁祥和,这是他浴血奋战换来的成果,也是他复汉大业的根基。沈落雁悄然走到他身后,轻声道:“陛下还在忧心北方清军?”
吴三桂点点头,语气沉重:“多尔衮雄才大略,绝不会善罢甘休。江南的安宁,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
“陛下不必过于担忧。”沈落雁语气坚定,“我等已做好防备,水师固守长江,江北加固防线,情报网络也已铺开。只要我军上下一心,做好准备,即便清军南下,我们也有信心将其击退。”
吴三桂转过身,看着沈落雁坚定的眼神,又想起红颜团队的各位女子,以及麾下勇猛的将士们,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你说得对,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便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复汉大业,虽任重道远,但朕坚信,终有一日,我们会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河山,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他们挺拔的身影。南京城的灯火依旧璀璨,只是在这份安宁之下,暗流涌动,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已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他们。红颜团队与吴军将士们,将再次披甲上阵,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脚下的土地,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8kxs.com)吴三桂称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