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外的校场,旌旗猎猎,鼓声震天。深秋的风卷着尘土,掠过密密麻麻的军阵,吹动将士们铠甲上的铜铃,发出清脆而整齐的声响。穆青岚一身玄色劲装,肩甲上的伤口虽已愈合,却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此刻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她手持长鞭,立于校场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数万将士,周身散发着凛冽的气场。
自兖州大捷后,江南战事暂歇,吴三桂便下旨全力整训军队。此前收编的数万南明降军与各地义军,虽补充了兵力,却也带来了诸多隐患:编制混乱、军纪松弛、战法各异,甚至有部分将士沾染了劫掠百姓、酗酒赌博的恶习。若不加以整顿,日后北伐途中,必成心腹之患。穆青岚伤愈归队后,便主动请缨担任总教官,誓要将这支混杂的军队,打造成一支军纪严明、战力强悍的精锐之师。
“都给我听好了!”穆青岚的声音透过扩音铜钟,传遍整个校场,锐利如刀,“从今日起,无论你们从前是南明旧部,还是义军勇士,入了这吴军大营,便只有一个身份——大吴的将士!既往不咎,但往后若敢触犯军纪,休怪我穆青岚的鞭子不认人!”
台下的将士们鸦雀无声,不少降军低着头,神色复杂。他们中有些人早已习惯了松散的军纪,对穆青岚的严厉言辞颇不以为然。人群中,几名原南明军官交头接耳,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与不服。
穆青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手中长鞭“啪”地一声抽在身前的石板上,火星四溅:“现在,全体将士,按新编制列队!步兵归左营,骑兵归右营,弓弩手居中,一刻钟内完成集结!迟到者,军棍二十!”
军令如山,将士们不敢怠慢,纷纷按照新的编制快速移动。然而,由于此前编制混乱,不少人一时找不到自己的队伍,校场内顿时出现短暂的混乱。有人慌不择路,有人互相推搡,还有些人故意拖延,磨磨蹭蹭。
一刻钟后,校场上的队列依旧参差不齐,不少位置空缺,显然有将士未能按时集结。穆青岚面色一沉,厉声喝道:“未按时归队者,全部出列!”
片刻后,几十名将士低着头,不情不愿地从队列中走出,站到了校场中央。其中,一名身材高大的汉子尤为显眼,他是原南明的一名参将,名叫赵虎,此次被收编后仍带着几分旧部的傲气。
“为何迟到?”穆青岚缓步走到赵虎面前,目光冰冷。
赵虎梗着脖子,不服气道:“将军,新编制刚定,弟兄们一时不熟,迟到也是难免。再说,以前在南明军营,也没这么多规矩,何必如此小题大做?”
他的话引发了不少迟到将士的共鸣,纷纷低声附和:“是啊,没必要这么严格……”“不过是晚了一会儿,至于吗?”
穆青岚冷笑一声,突然扬起长鞭,狠狠抽在赵虎身上。“啪”的一声脆响,赵虎的铠甲被抽裂,身上立刻浮现出一道血红的鞭痕。
“放肆!”穆青岚怒喝,“如今已是大吴天下,军营之中,军令就是天!别说迟到一刻钟,便是迟到一炷香,也当军法处置!你敢藐视军纪,便是藐视陛下,藐视全军将士!”
赵虎疼得龇牙咧嘴,心中更是怒火中烧。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指着穆青岚吼道:“你一个女流之辈,也敢在我面前耀武扬威?老子当年在战场上杀敌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里!今日我便反了,看你能奈我何!”
随着他一声呼喊,身后几名原南明旧部也纷纷拔出刀,面露凶光,显然是早有预谋。校场上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其他将士纷纷握紧了武器,目光紧紧盯着校场中央。
“来得好!”穆青岚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退反进,手中长鞭如灵蛇般甩出,瞬间缠住了赵虎的佩刀。她手腕用力一拧,赵虎只觉得一股巨力传来,佩刀“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不等赵虎反应过来,穆青岚已欺身而上,手肘狠狠撞在他的胸口。赵虎闷哼一声,口吐鲜血,倒在地上。其他几名闹事的将士见状,立刻挥刀扑了上来。穆青岚毫不畏惧,长鞭飞舞,左挡右闪,身法灵动如燕。只见她鞭影翻飞,惨叫声接连响起,不过片刻功夫,几名闹事的将士便全部被打倒在地,非死即伤。
校场上一片死寂,所有将士都被穆青岚的铁血手段震慑住了。没人再敢轻视这位女将军,也没人再敢质疑军纪的威严。
穆青岚走到赵虎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冷声道:“藐视军纪,聚众闹事,按军法当斩!来人,将他拖下去,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两名亲兵立刻上前,拖起奄奄一息的赵虎,向校场边缘走去。很快,一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悬挂在校场的旗杆上,狰狞的面容让所有将士都不寒而栗。
“还有谁不服?”穆青岚环视全场,声音冰冷。
将士们纷纷低下头,无人敢应声。
穆青岚见状,语气稍缓:“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习惯了旧营的规矩,但如今,我们要面对的是凶残的清军,是一统天下的大业。没有严明的军纪,没有强悍的战力,我们只会成为清军刀下的亡魂,只会让江南的百姓再次陷入战乱!”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军纪是军队的根基,更是你们的护身符。只有严格遵守军纪,上下一心,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才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就在这时,楚嫣然带着几名文官,捧着一叠文书走进了校场。她走到穆青岚身边,轻声道:“穆将军,陛下有旨,推行军功晋升制。凡在训练中表现优异者,可直接晋升军衔;在日后战场上立下战功者,不仅有丰厚赏赐,还可荫及家人。这是具体的条例,你可向将士们宣读。”
穆青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接过文书,高声宣读起来。军功晋升制的内容详细而优厚,从普通士兵到军官,每一级的晋升标准和赏赐都清晰明确,尤其是对于表现突出的降军将士,更是给予了平等的晋升机会。
将士们听着穆青岚的宣读,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光芒。赵虎的死让他们明白了军纪的威严,而军功晋升制则让他们看到了建功立业的希望。不少人挺直了腰杆,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
“都听明白了吗?”穆青岚问道。
“明白了!”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洪亮,震彻云霄。
穆青岚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令道:“现在,开始训练!步兵营操练阵型,骑兵营练习奔袭,弓弩手练习射击,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休息!”
校场上立刻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和训练声。步兵们手持长枪,练习着攻防阵型,动作整齐划一;骑兵们骑着战马,在跑道上疾驰,尘土飞扬;弓弩手们搭弓射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靶心,命中率越来越高。穆青岚骑着战马,在校场内巡视,时不时扬起长鞭,纠正将士们的动作,语气严厉却不失耐心。
与此同时,校场另一侧的骑兵训练场上,慕容雪正带领着柳如眉的旧部进行训练。这支义军队伍战斗力不弱,但缺乏系统的战术训练,战法较为单一。慕容雪将蒙古骑兵的战术融入其中,教授他们奔袭、包抄、迂回等战术技巧。
“记住,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和冲击力,要学会利用战马的机动性,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慕容雪手持弯刀,亲自示范着战术动作,“不要一味地猛冲猛打,要学会配合,形成合围之势,将敌人一网打尽!”
柳如眉的旧部对慕容雪十分敬重,他们知道慕容雪是吴三桂麾下的猛将,战术高超。将士们认真学习,反复操练,进步神速。一名年轻的义军士兵,在慕容雪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一次迂回包抄的战术演练,兴奋地喊道:“将军,我学会了!”
慕容雪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不错,继续努力。如眉将军若是看到你们如今的进步,定会感到欣慰。”
提及柳如眉,将士们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缅怀与坚定。他们更加刻苦地训练,决心要继承柳如眉的遗志,在北伐战场上奋勇杀敌。
而在军营的另一侧,白芷薇正带着几名医官,向将士们推广卫生条例。她穿着一身素色医袍,手中拿着一卷文书,耐心地讲解着:“将士们,战场上的伤病,很多都是由于卫生条件差引起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军营内的垃圾要及时清理,饮用水要烧开才能饮用。”
她一边讲解,一边让医官们示范如何搭建临时战地医院,如何处理伤口,如何预防瘟疫。将士们认真倾听,不少人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记录下白芷薇所说的要点。
“将军,我们以前打仗,受伤了都是随便包扎一下,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一名老兵说道。
白芷薇笑了笑:“这些卫生条例,能让你们在战场上减少非战斗减员,更好地保存战力。只有身体康健,才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国家。”
她还在军营中设立了专门的医疗点,配备了充足的药材和医官,随时为受伤或生病的将士提供救治。将士们看到军营中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心中都感到十分温暖。
整训进行了一个月,军队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士们军纪严明,战术娴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曾经松散的队伍,如今变得整齐划一;曾经不服管教的降军,如今对军令俯首帖耳;曾经缺乏战术的义军,如今也掌握了多种作战技巧。
这一日,吴三桂亲自来到校场视察整训成果。他看着校场上奋勇训练的将士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穆青岚、慕容雪、白芷薇等人上前禀报整训情况,将军功晋升制的实施效果、战术训练的进展以及卫生条例的推广情况一一说明。
“很好!”吴三桂点了点头,高声道,“将士们,你们的进步,朕都看在眼里。有你们这样一支精锐之师,何愁清军不灭,天下不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北伐之战即将打响,你们都是大吴的栋梁,是天下百姓的希望。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定会跟着朕,挥师北上,扫清清军,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天地,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校场上,将士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穆青岚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支军队经过整训,已经具备了北伐的实力。而她,也早已做好了准备,随时跟随吴三桂,奔赴北伐战场,为一统天下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场上的鼓声再次响起,激昂而坚定,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北伐之战,奏响前奏。江南的根基已然稳固,一支精锐之师已然成型,北伐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8kxs.com)吴三桂称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