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外,吴军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蔽日,鼓声震地。五万大军沿秦淮河两岸扎营,战船泊于江面,与城内的南明守军隔河对峙,肃杀之气直冲云霄。这座历经六朝兴衰的古都,此刻正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成为江南战局的最终焦点。
黎明时分,李明远下令在营前筑造高坛。坛高三丈,上铺红毯,四周插满“吴”字大旗,迎风猎猎作响。三军将士阵列整齐,玄色战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目光灼灼地望向高坛。李明远一身银甲,腰悬宝剑,在沈落雁、穆青岚等将领的簇拥下,缓步登上高坛。
“将士们!”李明远的声音洪亮如雷,穿透阵列,传遍四方,“南明腐朽,皇室奢靡,马士英专权误国,苛捐杂税逼得百姓家破人亡!汉家天下,岂能容此蛀虫肆虐?我等挥师江南,不为争权夺利,只为吊民伐罪,恢复汉家衣冠,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抬手直指金陵城,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今日,我在此立誓,三日之内,必攻克金陵,生擒南明伪帝,清算奸佞,还江南一片朗朗乾坤!凡此战立功者,封侯拜将,共享太平;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攻克金陵!还我太平!”三军将士齐声呐喊,声震寰宇,士气如虹。穆青岚立于坛下,虽肩膀伤势未愈,却依旧挺直脊背,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慕容雪率领的蒙古骑兵更是高举弯刀,发出阵阵呼啸,尽显剽悍之气。
誓师完毕,李明远与沈落雁登上了望台,勘察金陵城防。金陵城周长数十里,城高丈余,护城河宽达三丈,共有聚宝、通济、正阳等八门,每门都配备了数门火炮,守军在城墙上密布弓弩,防守极为严密。
“金陵城防坚固,硬攻损失太大。”沈落雁指着舆图,分析道,“南明守军虽有五万余人,但士气低落,且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官员早已暗中联络我军。我们可采取‘围而不攻、断其外援、策反内应’之策,待城内自乱,再一举破城。”
李明远颔首赞同:“军师所言极是。传令慕容雪,率骑兵封锁金陵城外所有官道,严禁任何物资与人员进出,断其外援;柳如眉率山地部队,控制城外制高点,监视城内动向;苏凝香与苏慕烟在城内加速策反,约定三日后深夜,里应外合,打开西门城门。”
“末将领命!”诸将齐声应诺,各自领命而去。
金陵城内,南明皇宫一片死寂。弘光帝瘫坐在龙椅上,面色惨白,往日的骄奢淫逸早已被恐惧取代。马士英被活捉的消息传来后,城内守军更是人心惶惶,不少士兵偷偷弃城而逃,官员们也纷纷暗中盘算退路。
“陛下,吴军已将城池团团围住,断了外援,这可如何是好?”一名大臣哭丧着脸说道,声音颤抖。
弘光帝无助地看向身旁的奸臣们,却见他们个个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声。此前叫嚣着“坚守待援”的奸臣,此刻早已没了往日的气焰,心中只想着如何保命。
“陛下,不如……不如投降吧?”有人小声提议。
“不可!”立刻有大臣反驳,“吴军乃反贼,投降必无好下场!我们应坚守城池,等待北方清军援军到来。”
弘光帝犹豫不决,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怕吴军破城后性命不保,又对清军抱有一丝幻想,希望能借助清军之力击退吴军。然而,他并不知道,清军早已觊觎江南,此次吴军渡江,多尔衮正率主力南下,企图坐收渔翁之利。
城内的百姓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商铺紧闭,街道空无一人,唯有巡逻的南明士兵来回走动,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但也有不少百姓暗中期盼吴军入城,他们早已听闻吴军的仁政,渴望能早日摆脱南明的压迫。
苏凝香与苏慕烟潜伏在城内,正紧锣密鼓地联络内应。兵部侍郎张大人的府邸内,三人秘密会面。
“张大人,三日后深夜,我军将发起总攻,还请大人打开西门城门,里应外合。”苏凝香沉声道。
张大人点点头,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苏主事放心,我已联络了西门守将,他愿随我一同归降。三日后深夜,我会以巡查为名,打开城门,迎接吴军入城。”
“好!”苏慕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届时,我会率烟雨楼弟子与城内江湖势力,在城内制造混乱,牵制守军,为吴军攻城创造条件。”
三人商议完毕,张大人立刻着手准备,联络西门守将,调配人手;苏凝香则通过红袖阁的情报网络,将城内的防务部署、守军换班时间等情报传递给城外的吴军;苏慕烟则召集江湖势力,制定突袭计划。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南明官员暗中联络吴军,表达归降之意。他们有的提供城内情报,有的劝说身边的同僚归降,金陵城内的抵抗意志渐渐瓦解。
城外,吴军的封锁日益严密。慕容雪率领的骑兵日夜巡逻,截获了多批试图出城求援或运送物资的南明士兵;柳如眉的山地部队占据了城外的紫金山、牛首山等制高点,架设火炮,随时可以轰击城内;叶轻眉与秦弄玉从采石矶运来的粮草、兵器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为攻城做好了充足准备。
穆青岚的伤势逐渐好转,她主动请缨,率领一万精锐步兵,驻守在西门外,等待攻城的命令。李明远看着她坚定的眼神,不再劝阻,只是叮嘱道:“攻城时务必小心,不可轻敌。”
穆青岚抱拳躬身:“主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率先攻入金陵城!”
三日后深夜,月黑风高,金陵城内一片寂静。张大人按照约定,率领亲信来到西门,以巡查防务为名,骗过守门士兵,打开了城门。
“吴军入城!”张大人高声呼喊,城外的穆青岚见状,立刻下令:“攻城!”
一万精锐步兵如潮水般涌入城门,与城内的守军展开激战。苏慕烟率烟雨楼弟子与江湖势力,在城内四处纵火,制造混乱,喊杀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不好!西门失守!”南明守军得知消息,顿时大乱。弘光帝在皇宫内听闻吴军入城,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在宫中的红袖阁弟子活捉。
城内的南明士兵失去了指挥,又遭遇吴军与江湖势力的夹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唯有少数马士英的亲信负隅顽抗,被吴军一一斩杀。
激战至黎明,金陵城的战斗基本结束。吴军顺利占领金陵城,南明政权宣告覆灭。李明远率领大军入城,街道上挤满了迎接吴军的百姓,他们手持鲜花,高声欢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明远骑着战马,缓缓穿过街道,看着百姓们欢庆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从拒和破局到挥师渡江,从安庆大捷到金陵攻克,历经数月苦战,终于平定江南,恢复了汉家天下在江南的统治。
沈落雁走到李明远身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主帅,金陵已破,南明覆灭,江南定矣!”
李明远点头道:“这都是诸位将士与百姓支持的结果。传令下去,安抚百姓,整顿军纪,清查南明奸佞,推行轻徭薄赋政策,让江南尽快恢复生机。”
“末将领命!”
然而,就在吴军欢庆胜利之际,一封紧急密报从北方传来。沈落雁看完密报,脸色骤变,连忙递给李明远:“主帅,大事不好!多尔衮得知我军攻克金陵,主力尽在江南,已率十万清军南下,偷袭中原根据地!”
李明远接过密报,脸色瞬间凝重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清军会在此时南下,中原根据地是吴军的后方,若被清军攻占,吴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看来,我们的战斗还未结束。”李明远眼神深邃,望向北方,“江南虽定,但北方的清军仍是心腹大患。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三日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留守江南,稳固后方;一路随我北上,抵御清军,收复中原!”
“末将领命!”诸将齐声应诺,眼中再次燃起战意。
金陵城的晨光中,吴军将士们的身影依旧挺拔。江南的平定,只是这场乱世的一个节点,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清军的南下,让吴军面临两线作战的危机,但李明远与他的将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将继续挥师北上,为恢复汉家天下,为让百姓安居乐业,展开新的战斗。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8kxs.com)吴三桂称帝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