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又下了起来。
冰冷的雨滴敲打着窗户,发出单调而令人烦躁的声响,仿佛永无止境。屋内,林劫坐在工作台前,台面上散落着拆解到一半的车辆控制模块、裸露的电路板和各种精密的焊接工具。空气中弥漫着松香、金属和臭氧混合的独特气味。
但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些物理的零件上。
他的面前,悬浮着三个半透明的全息屏幕,幽幽的光芒映照着他毫无表情、却暗流汹涌的脸。屏幕上流淌着的,不是游戏或影剧,而是冰冷、枯燥、令人望而生畏的——瀛海市“龙吟”交通控制系统的架构图和实时数据流。
距离那顿令人窒息的“最后的晚餐”已经过去了一天。林雪已经出门上班,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以及那份沉重得几乎要压垮屋顶的寂静和恐惧。
他无法阻止她去公司,任何异常的阻拦行为本身就可能成为触发“清理”的警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开,仿佛看着一艘小船驶向布满暗礁和风暴的海域。那种无力感,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内脏。
他不能坐以待毙。
如果“系统”真的将林雪标记为潜在威胁,如果“宗师”的意志真的在幕后操控,那么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而在这座城市里,最频繁、最容易被伪装、也最致命的“意外”,往往发生在错综复杂的交通网络上。
林雪每天的通勤路线,就是她最脆弱的时刻。
林劫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跳动,敲击声密集而精准,像是在演奏一首充满杀伐之气的进行曲。他的瞳孔深处倒映着飞速滚动的代码和复杂的数据结构图。
他正在做一件极其危险,但也可能是唯一能保护妹妹的事情——深入“龙吟”交通系统的核心,去理解它、剖析它,甚至……找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对抗它的方法。
这无异于试图拆解一枚正在运行中的核弹。
“龙吟”的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精密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同时也是令人绝望的铜墙铁壁。
它通过遍布全城的传感器(摄像头、地磁线圈、激光雷达)、数百万辆联网车辆的实时数据、甚至行人的移动设备,收集着海量的信息。流量、速度、车道占用率、事故概率、甚至单个司机的心率变化(通过方向盘或座椅传感器间接获取)……所有这些数据被汇入云端,由强大的AI进行纳秒级的分析和预测。
然后,系统会做出决策。
它动态调整成千上万个路口的信号灯配时,生成最优的全局交通流模型,向自动驾驶车辆发送导航指令,甚至在检测到紧急情况时,自动清空特定路线、调度最近的应急车辆。
它高效、公平、冷漠。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林劫的目标,就是撕开这“公平”的表象,看看其下的真实运作逻辑,尤其是……那隐藏在标准操作程序(Sop)之下的、更高权限的、“非常规”的指令层。
他的黑客方式并非粗暴的强行入侵——那会立刻触发最高级别的警报,引来“网域巡捕”的雷霆打击。他采取的是更巧妙、更隐蔽的方式:权限提升、逻辑漏洞利用、以及对社会工程学原理的逆向应用。
他利用了自己早已废弃、但可能未被完全注销的旧员工权限(来自他在“龙穹科技”的短暂任职),结合一些已知的、未公开的系统后台接口,小心翼翼地构建着访问通道。
这就像是在用一根头发丝粗细的钥匙,尝试开启一扇银行金库的大门,并且还不能让门锁发出任何警报。
第一个全息屏幕显示着系统整体的网络拓扑图,光点代表服务器集群,线条代表数据流向,错综复杂如同一个巨大的人工神经网络。林劫的目光如同手术刀,一层层剥离着无关的节点,寻找着通往交通控制子系统的路径。
第二个屏幕则显示着实时解密的数据包。经过加密的指令和状态信息如同天书,但在林劫编写的特定解码器下,逐渐显露出部分真容。他看到一条条调度指令发出,看到一个个路口的信号灯状态改变,看到成千上万的车辆如同温顺的羊群,被无形的牧羊犬驱赶着,汇入系统规划好的“最优”路径。
高效,精准,令人不寒而栗。
第三个屏幕,是他自定义的监控界面。他输入了林雪日常通勤的路线坐标,以及她常用的那家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的车辆标识符范围。一条清晰的蓝色线条在地图上标示出她的惯常路径。数十个小红点则代表着系统内更高权限的监控任务和日志标记——他要监控这些监控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屋内只有机器低沉的嗡鸣和林劫偶尔调整参数时极轻微的点击声。
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疲劳,而是因为精神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巨大消耗,以及……恐惧。
他看到了。
在看似公平的算法之下,存在着清晰的优先级划分。
紧急车辆、政府公务车、以及拥有“高信用评分”或支付了“优先通行费”的私人车辆,在系统的调度逻辑中享有隐形的特权。它们的路径会更顺畅,红灯等待时间会更短,系统甚至会提前为它们清空前方路段。
而普通车辆,尤其是信用评分较低或处于系统“观察名单”中的车辆,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承受更多的延迟和更复杂的路线规划,如同溪流中的泥沙,缓缓沉淀。
这是一种无声的、系统性的歧视,被完美的效率外衣所包裹。
林劫的胃部一阵抽搐。他想到了妹妹,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信用评分中等,绝无可能享受任何特权。在系统的眼中,她和她乘坐的那辆廉价共享出租车,不过是亿万数据点中微不足道的一个,是可以为了“整体效率”而随时牺牲的代价。
突然,第二个屏幕上的数据流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波动。
一个原本应该发送给区域信号协调器的常规指令包,其目的地地址被一个更高优先级的指令覆盖重写了。覆盖指令的来源,是一个权限等级极高的内部模块,其代码签名模糊不清,带着一种非标准的、近乎于“野性”的特征。
这个指令没有遵循标准的流量优化算法,它的逻辑非常简单,甚至粗暴:在特定时间点,锁定特定路段上的所有交通信号,强制设置为一种违反常规的、极易引发冲突的灯色组合。
就像是在交响乐的乐谱中,突然插入了一段刺耳的、完全不和谐的音符。
而这个“特定时间点”,经过林劫快速反推算,恰好与一辆载有重要人物的VIp车队预计通过该区域的时间高度吻合。这个粗暴的指令,是为了确保VIp车队的绝对畅通无阻,而完全无视了可能对普通交通流造成的连锁反应和潜在风险。
“清场指令……”林劫低声自语,声音沙哑。
这并非他理论推测中的漏洞,而是活生生发生在他眼前的、系统内部的滥用!为了少数人的便利,可以轻易地将无数普通市民置于风险之中!
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了系统并非铁板一块,并非绝对客观!它存在后门,存在特权路径,存在可以被更高意志(无论是人还是AI)操纵的空间!
那么,“宗师”是否也能通过类似的、甚至更隐蔽的方式,操纵一场针对某个特定目标的“意外”?
这个念头让林劫如坠冰窟。
他猛地将监控焦点锁定在那条被强行清空的路段。几分钟后,VIp车队果然畅通无阻地飞速通过。而由于这粗暴的干预,该路段相邻区域的交通流发生了剧烈的连锁紊乱,一连串的急刹和喇叭声通过路侧麦克风隐约传来,一场多车追尾事故似乎险些发生。
林劫快速检索了事故报告系统——果然,一条低优先级的轻微事故报告在几分钟后生成,被系统自动处理归档。没有人会深究事故的根本原因,只会归咎于“天气恶劣”或“驾驶员操作失误”。
一次可能的惨剧被化解了,但操纵的痕迹却被完美抹除。
林劫靠在椅背上,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他感到一阵强烈的反胃和愤怒。
他看到了系统的“脉络”,但也看到了这脉络中流淌的,并非平等的血液,而是带着特权和压迫的毒液。
妹妹每天就穿行在这样一张随时可能因为某个幕后黑手的意志而变得致命的路网中。
他必须找到更多!找到那些更深、更隐蔽的漏洞,找到能够提前预警甚至反向干扰这种恶意操纵的方法。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手指再次舞动起来。他开始系统地扫描交通控制系统的历史日志,搜寻那些被标记为“例行维护”、“算法测试”或“硬件故障”的异常事件,试图从中找出隐藏的规律或人为操纵的指纹。
他像一个在黑暗海底摸索的潜水员,寻找着那根可能连接着炸弹的引线。窗外,雨下得更大了,整个瀛海市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无数车辆在无形的调度下奔流不息。
而其中一辆车里,坐着他的妹妹。
他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
喜欢代码:烬请大家收藏:(m.8kxs.com)代码:烬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