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未来的展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麒麟”平台的横空出世与719厂的华丽蜕变,如同在共和国陆军装备发展的长河中投下了一颗定海神针,激起的涟漪正持续扩散,深刻影响着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装备建设蓝图。在总装部组织的一次关于陆军装备体系长远发展的战略研讨会上,陈北玄作为特邀专家,站在国家层面,勾勒出了一幅以“麒麟”为基石、充满想象力的未来画卷。

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不再是单一装备的模型,而是呈现出一个由多种平台、多维空间、信息交织构成的未来智能化陆军作战体系。陈北玄手持激光笔,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引领着与会者的思绪穿越时空。

“首先,是装备平台的家族化与通用化终极形态。” 激光笔的光点落在沙盘上以“麒麟”底盘衍生的各类车型上。

“基于‘麒麟’成功验证的模块化开放架构,我们将不再局限于坦克、步战车、火炮等传统分类。”光点移动,沙盘上出现了更多样化的模块:

· “重装突击群”: 以强化型主战坦克和重型步战车为核心,配备主动防御和增强装甲,负责正面突破和攻坚。

· “机动火力群”: 由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和近程防空车组成,依托平台机动性,实现“打了就跑”的敏捷火力支援。

· “侦察情报群”: 除了传统的侦察车,更引入了无人侦察车、小型侦察无人机,它们与母车协同,构成远近结合、立体多维的侦察网络。

· “后勤保障群”: 装甲抢救车、工程破障车、机动维修方舱、野战充电车等,形成伴随保障能力。

· 甚至出现了“电子对抗群”、“心理战平台”等新型作战模块。

“我们的目标,”陈北玄强调,“是让每一个基于‘麒麟’的平台,都成为战场网络的一个智能节点,实现‘平台即服务’。”

接着,是信息体系的深度融合与智能化跃升。 光点移向沙盘上空,那里象征着无形的信息域。

“未来的核心,是‘陆战云脑’ 。”陈北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不是一个中央计算机,而是一个分布在各平台、融入作战体系的人工智能赋能网络。”

· 智能态势感知: 通过融合所有平台、无人机、单兵甚至太空卫星传来的信息,AI自动生成实时、精确的战场态势图,识别威胁,评估等级。

· 智能战术辅助: AI根据实时态势,为指挥员提供多个经过推演的战术方案建议,并预测敌方可能反应。

· 智能协同作战: 实现跨平台、跨军种的自动协同。例如,侦察车发现目标,信息瞬间共享,自行火炮自动解算诸元并请求开火授权,防空系统自动警戒可能来袭的空中威胁。

·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成为常态: “麒麟”主战坦克指挥着数辆无人僚车前出侦察、扫雷或发动自杀式攻击;重型步战车释放无人机群进行区域监控和精确打击。

然后,是能源与动力的革命。 光点聚焦在平台的动力舱。

“全电驱动只是第一步。”陈北玄展望道,“我们正在预研高能量密度电池、燃料电池,甚至小型模块化核电源(技术成熟前提下)。未来的‘麒麟’平台,将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并能为其携带的激光武器、电磁炮、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新概念装备提供充足的能源。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将深度耦合,能量按需分配。”

最后,是制造与保障模式的颠覆。

“未来的装备制造,将是‘数字孪生’驱动下的精益智造。”陈北玄描述着远景,“在设计阶段,就建立完整的数字模型,进行无数次虚拟测试和优化。生产过程中,每一台装备都有其数字孪生体,实时记录其生产、测试、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在保障方面,预测性维护将成为现实。通过分析数字孪生体传回的数据,AI可以提前预测部件故障,在问题发生前就派出维修力量或调拨备件,实现‘零宕机’保障。甚至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在野战条件下快速制造急需的零部件。”

陈北玄的阐述,描绘了一个高度集成、高度智能、高度灵活的陆军未来图景。在这个图景中,“麒麟”不再仅仅是一型优秀的装备,而是整个陆军装备体系演进的核心引擎和标准基石。

“同志们,”陈北玄结束了他的展望,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决策者和专家,“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打造一两件先进的武器。我们是在重塑陆地作战的形态,定义未来战争的规则。这条路充满挑战,但方向已经明确。只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体系推进,坚持面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打造出一支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决胜于未来战场的世界一流陆军!”

会场内寂静无声,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陈北玄所描绘蓝图的认可,更是对踏上这条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征途的集体决心。

未来的画卷,已然铺开。而“麒麟”及其所代表的技术路径与发展理念,必将成为这幅画卷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引领着共和国陆军的钢铁洪流,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未来,滚滚向前!

喜欢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