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负重轮之谜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发动机的咆哮声还在车间里隐隐回荡,激励着每一个人。然而,当改造完成的动力包被小心翼翼地下放,与经过切割焊接、焕然一新的车体结合,并安装上那台历经磨难终于自紧成功的105毫米炮管和初步成型的炮塔后,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第一次进行底盘行走测试时,突兀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悬挂系统。

59式坦克采用的是传统的扭杆式独立悬挂,每侧五个负重轮,利用一根长长的扭力杆的扭转弹性来缓冲地面冲击。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是经过战火考验的设计。陈北玄在设计“沙漠之狐”时,为了控制成本和周期,并未对悬挂主体结构进行大的改动,只是根据预估增加的重量,重新计算并定制了更粗壮、刚性更强的扭力杆。

但是,当临时安装上履带,在车间外相对平整的空地上进行低速行驶测试时,问题出现了。

坦克行驶起来异常颠簸,尤其是在压过一些小石子或地面不平处时,车体的纵向和横向晃动都非常明显,远不如原版59式平稳。坐在车里的测试员被颠得七荤八素,负责观察的王师傅和张工等人,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

“不对劲!”王师傅围着停下来的坦克转了一圈,用手敲了敲几个负重轮,“这晃得也太厉害了,像坐在浪头上。真要是跑起来,别说瞄准,里面的人都能给颠散架喽!”

张工也蹲下身,检查着扭力杆的固定座和平衡肘:“新换的扭杆刚性是够了,按理说应该更‘硬朗’,不该这么晃啊。”

问题被迅速汇报给了陈北玄。他刚从火控系统联调的战场上下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倦意,但听到汇报后,眼神立刻变得锐利。他来到现场,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亲自爬进驾驶舱,让测试员开着车,在空地上又以各种速度行驶了几圈。

颠簸感确实非常明显,尤其是高频的细小振动,几乎毫无过滤地传入了车体。这绝不仅仅是舒适性的问题,它会严重影响行进间射击的精度,甚至导致精密设备(比如他正在攻关的火控系统)因振动而损坏。

车停稳后,陈北玄跳下来,示意工人们将一侧的履带拆下。他拿着工具,亲自测量每一个负重轮与诱导轮、主动轮之间的相对位置,检查每一个平衡肘的摆动角度和复位情况,又用撬棍仔细检查了扭力杆预紧力的施加是否均匀。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小时,车间里其他工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默默地看着他们的副总工,气氛有些凝重。好不容易解决了动力和火炮两大难题,难道要在这最基础的行走机构上栽跟头?

陈北玄的眉头也微微蹙起。理论计算没有问题,新扭杆的材质和加工也经过检验,问题出在哪里?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负重轮上。59式的负重轮是钢制,边缘有橡胶轮缘,用于支撑履带和部分缓冲。他蹲下身,用手仔细抚摸负重轮的橡胶轮缘表面,又用卡尺测量了几个轮的尺寸。

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让人将几个负重轮拆了下来,并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

“你们看。”陈北玄指着这几个负重轮,“这些轮子,包括橡胶轮缘,都是不同年份、不同批次更换的备件。虽然名义上规格一样,但仔细看,橡胶轮缘的硬度、弹性模量有细微差别,甚至轮毂本身的径向跳动量也不完全一致。”

他拿起一个明显橡胶老化更严重、显得更硬的负重轮,又拿起一个相对新一些、橡胶较软的:“在静态或者低速下,这种差别不明显。但当坦克行驶起来,特别是遇到冲击时,这些刚性不一致的负重轮,对扭力杆的反作用力是不同的,会导致各轮之间的运动不协调,无法同步有效地吸收和释放能量,反而会相互干扰,产生并放大这种令人不适的振动。”

王师傅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按压比较了一下不同负重轮的橡胶,恍然大悟:“没错!是这个理儿!就像几个人一起抬木头,劲儿不往一处使,肯定晃得厉害!以前厂里条件好的时候,换件都是成对成组地换,现在……唉,都是东拼西凑的库存货了。”

原因找到了,但解决办法却让人头疼。重新定制一批完全一致的负重轮?时间来不及,成本也无法承受。

陈北玄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能换,我们就调整!”

他立刻下达指令:“把所有负重轮,左右两侧一共十个,全部拆下来!进行编号!”

很快,十个负重轮被整齐排列。陈北玄亲自上手,带领着几个细心的工人,使用硬度计和百分表,对每一个负重轮的橡胶轮缘硬度、轮毂的径向和端面跳动进行了精确测量,并记录在案。

然后,他根据测量数据,开始了复杂的“配对”工作。这不像简单的找最接近的,他需要考虑坦克行驶时,两侧负重轮的对称性,以及同一侧前后负重轮之间刚度的过渡和匹配,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次精密仪器的调校。

“1号轮,硬度85,跳动0.15,放在左一位置。”

“5号轮,硬度82,跳动0.12,放在右二位置。”

“7号轮,硬度88,跳动0.18,这个偏硬偏晃,放在中间位置,左右两侧用相对软一点的轮子‘夹住’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不良影响。”

他就像一位高明的指挥家,在调配一支并不完美的乐队,通过精心的声部安排,力求演奏出和谐的乐章。王师傅和张工在一旁看着,眼神中充满了叹服。这种基于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经验的临场应变能力,再次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重新安装、调整预紧力、挂上履带。时间又过去了半天。

第二次行驶测试开始。

坦克缓缓启动,加速,驶过同样的路面。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虽然依旧能感受到地面的起伏,但那令人烦躁的高频振动和明显的横向晃动几乎消失了,车体变得沉稳了许多,行驶质感有了质的提升!

测试员从车里探出头,兴奋地喊道:“稳多了!陈工!王师傅!这下感觉对了!”

王师傅看着平稳行驶的坦克,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转向陈北玄,由衷地感叹道:“陈工,我今天算是服了!你这眼睛,比仪器还毒!这脑子,转得比机床还快!”

陈北玄笑了笑,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解决负重轮之谜,看似只是一个小插曲,却再次证明了细节决定成败。也让他更加确信,这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有能力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

“沙漠之狐”的骨架,终于变得坚实而稳定。下一个目标,是赋予它锐利的眼睛和聪明的大脑——火控系统的最终整合,即将开始。那将是另一场硬仗。

喜欢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8kxs.com)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