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大捷的军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往京城,与之同行的还有李啸天亲笔书写的请功奏折。在这份厚厚的文书中,沈青的名字被多次提及,她的功绩被浓墨重彩地书写。
“...臣李啸天谨奏:此次大破蛮族,第七营致果校尉沈青居功至伟。该员率部深入敌境,焚毁狼骨岭粮仓,致使蛮族军心溃散...临危受命而不惧,身陷重围而不退,实为边军之楷模...”
奏折送达京城时,正值早朝。当值殿太监高声诵读军报,满朝文武听得鸦雀无声。当念到沈清辞率五十人焚毁蛮族粮仓时,金銮殿上响起一片惊叹。
兵部尚书王德忠面色阴沉,他没想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沈青竟能立下如此大功。而站在文官队列中的安定侯沈睿,虽然面色平静,心中却波涛汹涌——只有他知道,这个被满朝文武称赞的少年英雄,正是他那胆大包天的庶女。
退朝后,太子特意召见沈睿。
“安定侯,听说这位沈校尉是贵府远亲?”太子看似随意地问道。
沈睿心中一惊,谨慎回答:“回殿下,确是臣的远房表亲。此子自幼父母双亡,臣也只是略加照拂,没想到能有今日成就。”
太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将门虎子,果然名不虚传。待沈校尉回朝,本宫要亲自见见这位少年英雄。”
与此同时,北境边军大营中,沈清辞的事迹已经传遍全军。士兵们在训练间隙、用餐之时,都在谈论着第七营的壮举。
“听说沈校尉只带了五十人,就敢深入蛮族腹地!”
“何止啊!他们焚毁了蛮族整个粮仓,黑狼部现在饿得连战马都宰了吃!”
“可惜啊,这样的英雄,现在生死未卜...”
在各级军官中,沈清辞的威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往那些认为她只是靠关系或者运气的人,现在都不得不承认她的能力和胆识。
秦刚在军官会议上感慨道:“我从军二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心细的将领。沈校尉此番行动,看似冒险,实则每一步都经过精密计算。”
就连曾经与沈清辞有过节的几个军官,也不得不在公开场合表示佩服。只有张骏依旧耿耿于怀,但如今已不敢公然表达不满。
李啸天将军特意下令,在军营中为第七营设立祈福牌位,每日都有士兵自发前来祭拜,祈祷沈清辞和她的部下能够平安归来。
而此时的白狼部营地中,沈清辞和她的士兵们正受到意想不到的礼遇。
白狼部族长呼延灼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脸上带着草原民族特有的豪迈。当他见到沈清辞时,竟亲自起身相迎。
“焚毁黑狼部粮仓的英雄!欢迎来到白狼部!”呼延灼用生硬的中原话说道,声音洪亮如钟。
沈清辞谨慎地行礼:“族长大人,我们只是侥幸逃生,不敢称英雄。”
呼延灼大笑:“不必过谦!黑狼部仗着兵强马壮,多年来欺压我部。你们这一把火,可算是给我们出了口恶气!”
他仔细打量着沈清辞,眼中闪过赞赏之色:“没想到中原还有如此少年英雄!来人,设宴款待贵客!”
当晚,白狼部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沈清辞和她的士兵们被奉为上宾,享受着最好的酒肉。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白狼部的巫医亲自为伤员治疗,用的都是草原上珍贵的草药。
宴席间,呼延灼向沈清辞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你们焚毁粮仓的消息已经传遍草原,黑狼部现在乱作一团。各部都在趁机抢夺他们的牧场和牲畜。”
沈清辞心中一动:“这么说,黑狼部短期内无力南犯了?”
呼延灼点头:“至少这个秋天,他们都要忙着应付内乱。说起来,这都要感谢你们啊!”
他举杯向沈清辞敬酒:“我呼延灼最佩服的就是真正的勇士!不管你们来自哪里,在白狼部的土地上,你们永远是尊贵的客人!”
这番话说得诚恳,沈清辞和士兵们都感到心头一暖。多日来的紧张和疲惫,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缓解。
然而沈清辞并没有被眼前的礼遇冲昏头脑。她清楚地知道,白狼部之所以如此热情,除了感谢他们打击黑狼部外,很可能还有其他的考量。
果然,酒过三巡后,呼延灼试探着问道:“听说沈校尉在边军中很受重用?”
沈清辞谨慎回答:“蒙将军不弃,略尽绵力而已。”
呼延灼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白狼部向来愿意与强者为友。若是边军愿意,我们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沈清辞立即明白了呼延灼的意图。白狼部想通过她与边军建立联系,借助边军的力量对抗黑狼部。
这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沈清辞不敢轻易表态:“族长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但此等军国大事,非在下一个小小校尉能够决定。”
呼延灼也不强求,笑道:“无妨,来日方长。沈校尉先在部落好生休养,待伤愈后再做打算。”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辞和士兵们在白狼部营地安心养伤。在巫医的精心治疗下,伤员的状况明显好转,连沈清辞肩部的伤口也开始愈合。
利用这段休整时间,沈清辞仔细研究了草原各部落的关系。她发现蛮族并非铁板一块,各部之间矛盾重重,这或许可以成为边军未来的突破口。
同时,她也没有放松对士兵们的管理。每天固定的训练仍在继续,只是内容变成了适应草原环境的生存技能和骑术。
一天傍晚,沈清辞独自站在营地外的小山坡上,望着南方连绵的群山。那里是边军的方向,是她来时的路。
赵大悄悄来到她身边:“校尉,想家了?”
沈清辞轻轻摇头:“我在想,将军和弟兄们现在怎么样了。大战之后,应该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吧。”
赵大笑道:“校尉立了这么大功,回去后肯定又要升官了!说不定能当上个中郎将呢!”
沈清辞却没有丝毫喜悦。地位的提升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更多的目光会聚焦在她身上。她的秘密,还能保守多久?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南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骑手穿着边军的服饰,手中举着一面特殊的令旗——这是李啸天亲卫队的标志。
“沈校尉!终于找到你们了!”骑手滚鞍下马,激动地呈上一封书信,“将军派我们找遍了整个草原!这是将军的亲笔信!”
沈清辞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信中,李啸天告诉她边军大胜的消息,以及朝廷对她的封赏。更让她感动的是,将军在信中写道:“...无论生死,必带尔等归来。边军不负忠勇...”
她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将军他...一直在找我们?”
骑手点头:“将军派出了十支搜索队,几乎找遍了蛮族领地。我们这支是最后出发的,没想到真能找到校尉!”
这个消息很快在白狼部传开。呼延灼得知后,对沈清辞更加敬重:“李将军如此重情重义,难怪能带出沈校尉这样的勇士!”
三日后,沈清辞决定返回边军。呼延灼亲自为他们准备了马匹和干粮,还派了一队护卫护送他们到边境。
临行前,呼延灼郑重地对沈清辞说:“请转告李将军,白狼部愿意与边军和平共处。若是将来需要,我们还可以共同对付黑狼部。”
沈清辞点头:“族长的话,我一定带到。”
回归的路途比想象中顺利。也许是边军大胜的余威尚在,也许是白狼部的护卫起到了威慑作用,他们一路没有遇到任何阻拦。
当边军大营的旗帜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士兵们忍不住欢呼起来。历经九死一生,他们终于回家了!
营门前,李啸天将军亲自率领众将领列队迎接。当看到沈清辞和她的士兵们骑马而来时,军中响起了震天的欢呼声。
“恭迎沈校尉凯旋!”
“第七营威武!”
沈清辞翻身下马,向李啸天行礼:“末将幸不辱命!”
李啸天扶起她,眼中满是欣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时,沈清辞注意到将军身后站着一位意想不到的人——她的姐姐沈清鸢。
姐妹俩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千言万语都融在这深深的一瞥中。
当晚,边军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沈清辞被安排在主桌,与李啸天和各位高级将领同席。这是她从未享受过的荣誉。
宴席间,李啸天当众宣布了朝廷对沈清辞的封赏:擢升从七品致果校尉,赐金百两,御赐“忠勇可嘉”匾额一方。
更让沈清辞意外的是,将军还宣布第七营扩编为第七旗,编制五百人,仍由她统领。
在一片祝贺声中,沈清辞起身举杯:“此战之功,非我一人之劳。是所有将士用命,是阵亡弟兄用血换来!这杯酒,敬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
她将杯中酒洒在地上,全场肃然。
从这一刻起,“沈青”这个名字不再只是边军中的一个校尉,而是成为了一个传奇。她的故事被编成歌谣,在军中传唱;她的战术被编入教材,供军官学习。
然而沈清辞知道,荣誉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在她面前的路,还很长。
宴席结束后,沈清辞终于有机会与姐姐独处。一走进为她准备的新军帐,沈清鸢就紧紧抱住了她。
“你这个傻丫头!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沈清鸢的声音带着哭腔。
沈清辞轻拍姐姐的背:“姐,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沈清鸢仔细检查她的伤势,眼泪又涌了出来:“这还叫好?差点连命都没了!”
姐妹俩彻夜长谈,沈清辞讲述了这些日子的经历,沈清鸢则告诉她朝中的动向。
“现在全京城都在谈论你的功绩,”沈清鸢说,“连皇上都记住了你的名字。但是...”
她压低声音:“三皇子一系对你颇为忌惮,已经在暗中调查你的背景。父亲虽然尽力周旋,但恐怕瞒不了多久。”
沈清辞心中一沉。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
“姐,如果我身份暴露...”
沈清鸢握住她的手:“无论发生什么,姐姐都会站在你这边。但是辞儿,你要想清楚,这条路还能走多远。”
这个问题,沈清辞自己也无数次思考过。然而每当她看到那些信任她的士兵,想起那些为她牺牲的弟兄,她就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
窗外,北境的星空格外明亮。沈清辞望着那些闪烁的星辰,心中默默立誓:
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她都要继续走下去。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那些将生命托付给她的将士。
功勋与名望,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喜欢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请大家收藏:(m.8kxs.com)锦甲红颜:庶女谋凰路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