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就被合肥近郊的阳光揉碎了。陈砚带着队伍走到青龙镇口时,远远就看见121师师部的军旗——那面染过淞沪血、沾过南京尘的旗帜,正飘在镇口的老槐树上,旗下站着十几个参谋,见到他们过来,立刻往镇里跑着报信。
镇口的土路上,已经有百姓摆了几张矮桌,上面放着陶罐装的热粥、蒸好的红薯,还有用粗布包着的馒头。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汉见队伍过来,赶紧端起一碗粥递向陈砚:“兵爷,快喝口热的,这几天听你们在南京打鬼子,俺们都揪着心呢!”
陈砚接过粥,温热的瓷碗焐着手心,他刚想道谢,吴剑平就从镇里快步走出来,身后跟着师部的几个军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吴剑平握住陈砚的手,指节还带着行军的粗糙,“合肥这边还算安稳,就是缺人缺枪,你们能带着这么多弟兄回来,真是帮了大忙!”
队伍慢慢往镇里走,百姓们围在路边,有的给士兵递水,有的帮着抬伤员,孩子们跟在后面,好奇地看着苗族士兵背上的苗刀。石勇走在中间,手里捧着用红布包着的东西——是张铁柱那把卷了刃的苗刀,还有从他身上找回来的半块染血的平安符,那是去年在淞沪时,林晚给他缝的。
“先找个地方安置弟兄们。”吴剑平指着镇东的一片空场,“那里有几间废弃的粮囤,打扫一下就能住,医疗站我已经让林大夫的人过去了,伤员能直接送过去。”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张铁柱他们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一会儿找个好地方,给他们立个碑。”
陈砚点点头,心里像压着块石头。他让王锐带着后勤兵去整理住处,周明轩去对接师部的通讯设备,自己则跟着吴剑平往空场走。刚到空场,就见102师的赵磊正带着残兵整理武器,把缴获的三八大盖和中正式分类,民防队的后生们围在旁边,学着拆卸枪机,动作虽然生涩,却格外认真。
“赵营长,辛苦你们了。”陈砚走过去,见他们把能用的子弹都装进弹袋,忍不住称赞,“这些家伙保养好了,以后都是杀鬼子的利器。”
赵磊笑着摇头:“都是托陈团长的福,要是没你们,我们还在破庙里挨饿呢。”他指着旁边的几个士兵,“这几个弟兄以前是军械所的,会修枪,正好能帮着保养武器,以后咱们一起训练,争取早日再上战场。”
午后的阳光渐渐暖了,陈砚带着石勇和几个苗族士兵,在镇外的小山坡上选了块地方——这里能看到青龙镇,也能望向南京的方向,正好给张铁柱和牺牲的苗族弟兄立碑。士兵们找来一块平整的青石板,石勇用苗刀在上面刻字,先刻“黔军英烈之墓”,再刻上张铁柱和十几个苗族士兵的名字,每个字都刻得格外用力,刀痕深得能嵌进指甲。
立碑的时候,121师和102师的士兵都来了,民防队的后生们也捧着刚折的松柏过来,放在碑前。石勇跪在碑前,把那半块平安符埋进土里,用苗语念叨着什么,眼泪滴在青石板上,很快被风吹干。陈砚站在后面,看着碑上的名字,突然想起在淞沪时,张铁柱第一次跟他杀鬼子的场景——那时候他还拿着把老套筒,却敢抱着炸药包往日军坦克底下钻。
“以后每年清明,都来看看他们。”吴剑平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壶酒,洒在碑前,“咱们黔军的弟兄,不能白死,等打跑了鬼子,我亲自把他们的骨灰送回贵州老家。”
士兵们齐声应着,声音在山坡上回荡。陈砚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座碑,更是黔军的魂,只要这碑还在,弟兄们就不会忘了为什么而战。
傍晚的时候,周明轩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封电报:“团长!周世昌先生发来的,说贵州商会给咱们送了一批物资,有两千发步枪弹、五百斤糙米,还有二十斤草药,已经在往合肥的路上了,大概三天就能到!”
“太好了!”陈砚心里一松,之前担心的弹药和粮食问题,总算有了着落。他转头对吴剑平说:“师座,等物资到了,咱们就能补充弟兄们的装备,再从当地招募些青年,扩充队伍——合肥离徐州近,早晚要跟鬼子再拼一场,咱们得早做准备。”
吴剑平点头,指着空场里训练的士兵:“我已经让参谋制定训练计划了,早上练体能,下午练战术,晚上让老兵带新兵,争取一个月内,把队伍的战力提上来。赵磊的102师残兵,就编入你的3团,以后咱们121师,就是黔军的主力,不能给贵州父老丢脸。”
陈砚刚要说话,就见林晚从医疗站那边走过来,身上还穿着沾着草药味的白大褂,脸上带着些疲惫,却眼神明亮:“伤员都处理得差不多了,就是消炎药还够,周世昌先生送来的草药正好能用上。”她看到山坡上的碑,脚步慢了些,声音低了些,“张铁柱他们,总算有个归宿了。”
“嗯。”陈砚走过去,帮她拂掉肩上的草屑,“等忙完合肥的事,我带你去看看他们,跟他们说,咱们会替他们多杀鬼子。”
林晚点点头,指着医疗站的方向:“那边还有几个百姓,想跟着咱们学医,说以后能帮着救伤员,我已经答应了,正好能扩充医疗队。”
夕阳西下时,青龙镇渐渐安静下来。士兵们在空场里搭起了帐篷,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学唱抗日歌曲;百姓们送来的热粥还冒着热气,香气飘在镇里,混着泥土的味道,格外踏实。陈砚站在山坡上,望着碑前的松柏,又看向镇里的灯火,心里突然有了底气——虽然南京丢了,虽然牺牲了很多弟兄,但只要黔军还在,只要百姓还支持,他们就一定能打回去,一定能赢。
“该回去了。”吴剑平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还要跟参谋们商量训练计划,徐州那边的日军已经有动静了,咱们得尽快准备好。”
陈砚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墓碑,转身往镇里走。石勇跟在后面,手里握着张铁柱的苗刀,脚步比之前坚定了不少:“团长,以后俺就用这把刀,替俺哥和张班长杀鬼子,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国。”
陈砚回头,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笑了:“好,咱们一起,不把鬼子赶出去,绝不回贵州。”
镇里的灯火越来越亮,士兵们的歌声飘在夜空里,混着远处的狗吠,格外安稳。
喜欢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请大家收藏:(m.8kxs.com)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