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晨号破雾援军至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凌晨,南京中华门的城墙上还凝着霜气,风一吹,带着刺骨的冷。士兵们裹着单薄的军大衣,靠在沙袋后打盹,手里却紧紧攥着步枪;民防队的后生们围坐在火堆旁,王大爷正给他们讲当年打土匪的旧事,火光映着一张张年轻却坚定的脸;城墙下,三团的残兵们在整理装备,他们大多带伤,却没人抱怨,只是默默把从日军尸体上捡来的子弹塞进弹仓——昨夜的夜袭虽退了日军,却也让121师又减员了五十多人,现在能战斗的,连民防队算上,也才三千出头。

陈砚没敢睡,他靠在北瓮城的断墙后,手里摩挲着石刚那把卷了刃的苗刀,刀身的血渍已经擦干净,却还能闻到淡淡的血腥味。石勇蹲在旁边,正用布条缠刀柄,想让这把刀握起来更顺手:“团长,等会儿打鬼子,俺就用这把刀,替俺哥多杀几个。”

陈砚点点头,把苗刀递给他:“小心点,别硬拼,石刚不希望你出事。”他抬头望向东方,天还没亮,却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滇军60军应该快到了。他刚想让通讯兵发报确认,城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啸——是日军的重炮,比前几天任何一次都密集,炮弹像暴雨一样砸在城墙上,砖石飞溅,刚加固好的西瓮城缺口又被炸开,几个正在值守的士兵来不及躲,当场被埋在砖石下。

“鬼子总攻了!”哨兵的喊声刚落,就见城外黑压压的日军涌了过来,足有三个联队的规模,中间夹杂着五辆九七式坦克,炮口对准城墙,每开一炮,就有一片城砖被炸飞。日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踩着同伴的尸体,疯狂地往城墙上冲,嘴里喊着“杀给给”,眼里满是疯狂。

“重机枪!打!”陈砚吼道,城楼上的两挺重机枪立刻响了,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日军中间,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应声倒地,可后面的日军像疯了一样,踩着尸体继续往前冲。西瓮城的缺口处,一辆坦克逼近,炮口对准缺口,“轰隆”一声,缺口又扩大了,二营的营长当场牺牲,副营长赶紧顶上去,喊着“跟鬼子拼了”,带着士兵们冲上去,用刺刀和日军拼杀。

民防队的后生们吓得脸发白,却没人后退——王大爷举起锄头,对着爬上城墙的日军砸下去,锄头砸在日军头盔上,发出“哐当”一声,日军惨叫着掉下去。“后生们!别怕!”王大爷喊着,捡起地上的手榴弹,拉弦后往日军堆里扔,“咱们守着家,退了就是死,拼了还有活路!”

后生们被鼓舞了,有的捡起士兵掉落的步枪,有的举起锄头、扁担,跟着二营的士兵往缺口冲。一个叫李小虎的后生,才十六岁,第一次上战场,却敢抱着炸药包往坦克底下钻,虽然没炸到履带,却把坦克后面的日军炸倒一片,自己也被气浪掀翻,爬起来吐了口血,继续往缺口冲。

东瓮城那边,三团的残兵们在赵青山的指挥下,也在拼死抵抗。赵青山肩膀受了伤,却还举着指挥刀,喊着“为牺牲的弟兄报仇”,带着士兵们往日军冲。苗族士兵们更是红了眼,石勇握着石刚的苗刀,在日军中间砍杀,苗刀闪过,日军的胳膊、大腿纷纷掉落,城楼下的日军尸体堆得越来越高。

吴剑平带着预备队在三个瓮城之间支援,哪里吃紧就往哪里冲。他刚赶到西瓮城,就见一个日军军官举着军刀往缺口冲,吴剑平毫不犹豫,挥起指挥刀迎上去,两刀相撞,火花四溅,吴剑平趁机一脚踹在日军军官肚子上,指挥刀顺势往下劈,日军军官惨叫着倒在地上。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时辰,121师这边已经快撑不住了——重机枪弹只剩最后五十发,步枪弹每人平均不到十发,民防队的后生牺牲了二十多个,王大爷的腿被弹片划伤,却还在帮着抬伤员。陈砚看着城楼下还在冲锋的日军,心里越来越急——滇军怎么还没来?再撑不住,中华门就要破了!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嘹亮的军号声——是滇军的军号声!陈砚心里一振,赶紧往东方望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灰色的身影,是滇军60军的援军!他们举着军旗,正朝着中华门的方向冲来,军号声、喊杀声越来越近,日军听到军号声,冲锋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有的甚至开始往后退。

“援军到了!援军到了!”士兵们欢呼起来,民防队的后生们也跟着喊,疲惫的身体仿佛又有了力气。陈砚抓住机会,喊着“冲!把鬼子赶下去!”,带着预备队往缺口冲。日军见援军到了,彻底慌了,开始疯狂撤退,有的甚至扔下武器,只顾着往回跑。

滇军60军的先头部队很快赶到,他们举着捷克式轻机枪,对着日军撤退的方向扫射,日军死伤惨重,剩下的拼命往城外跑。滇军的团长骑着马,来到中华门城下,对着城楼上喊:“上面是121师的弟兄吗?我们是滇军60军,奉命来支援!”

吴剑平激动得声音都在抖,对着城下喊:“是我们!多谢弟兄们!快,帮我们追鬼子!”

滇军的士兵们立刻追了上去,陈砚也带着一营和三团的残兵,跟着滇军往外冲。日军慌不择路,有的掉进之前挖的散兵坑,有的踩中土雷,被炸得血肉模糊。激战半个时辰,日军终于撤退到城外的营地,再也不敢进攻。

陈砚带着士兵们回到中华门,滇军60军的团长也跟着上来,握着陈砚和吴剑平的手说:“弟兄们辛苦了!你们守得好啊,再晚来一步,中华门就危险了!”

吴剑平摇摇头,指着身边的士兵和民防队:“不是我们守得好,是弟兄们拼命,还有百姓帮忙,没他们,我们撑不到现在。”

陈砚看着城楼上的士兵和百姓,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清理战场,有的在给滇军的士兵递水,心里满是感慨——从淞沪到南京,121师虽然伤亡惨重,却没散,靠的就是这份铁血和同心。他走到石刚的苗刀旁,石勇正把刀插在城墙上,对着紫金山的方向敬礼。陈砚也跟着敬礼,在心里默念:石刚,兄弟们,我们守住中华门了,援军到了,你们可以安息了。

林晚带着医疗站的医护兵和女学生们过来,她们手里提着药箱,开始给伤员包扎。林晚走到陈砚身边,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布条:“你胳膊上的伤口又裂了,先包一下。”她顿了顿,看着城楼下的滇军,又补充,“援军到了,这下安全了。”

陈砚接过布条,点点头,看向远处的南京城——城里的百姓还在往安全区撤,王锐正带着民防队的后生帮忙搬运物资。他知道,中华门虽然守住了,但南京的局势依然严峻,日军还在城外,他们还要继续战斗。但此刻,看着身边的弟兄、百姓和援军,他心里充满了希望——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守不住的家。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中华门的城楼上,照在士兵们的钢盔上,照在百姓们的笑脸上,也照在石刚那把插在城墙上的苗刀上,刀身闪着淡淡的光,像是在见证这份铁血与同心。

喜欢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请大家收藏:(m.8kxs.com)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