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王锐新生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1937年9月1日,淞沪会战第十八天,黔军3营临时驻地。

天还没亮,王二狗趴在那张缺腿的木桌上,头几乎埋进了账册里,手指捏着半截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算盘被他拨得“噼里啪啦”响,声音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

桌上摊着的,是他熬夜整理的旧账——从原身陈石三月上任到八月倒台,五个月的军需记录被他按日期排开,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色的问号和补充说明。有的地方,他还用米汤粘了碎纸,把模糊的字迹补全,看得出来,这活儿他干得格外用心。

“不对……这里不对……”王二狗喃喃自语,手指指着“六月十二日”那一页,上面写着“采购糙米500斤,发放400斤,剩余100斤”,但在另一本“私账”(原身偷偷记的,被他从箱子夹层里找出来)上,却写着“六月十三日,卖糙米100斤给张家庄粮商”。他眼睛一亮,连忙翻到其他月份,手指在账册上快速滑动——六月二十日,剩余80斤糙米;七月五日,剩余120斤糙米;七月二十日,剩余100斤糙米……每一笔“剩余”,都能在私账上找到“卖给粮商”的记录,加起来正好300斤。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王二狗激动得差点碰倒马灯,他连忙扶住灯座,深吸了一口气,把这几页账册折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这是原身私吞粮食的铁证,也是他能证明自己的机会。自从陈砚把他从“王二狗”改成“王锐”的念头说出来,他就暗下决心,要做个配得上这个名字的人,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后面记账的胆小文书。

他收拾好账册,揣着私账,快步走出帐篷。清晨的营地还很安静,只有炊事兵在灶台边忙活,烟囱里冒出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淡淡的米香。赵铁柱带着几个士兵在武器堆旁擦拭步枪,看到他,笑着喊:“二狗兄弟,这么早去哪?是不是又给营长送账册啊?”

以前的王二狗听到“二狗”会觉得难堪,但现在,他只是笑了笑:“赵哥,俺找营长有事,关于之前缺的粮食,俺找到线索了!”

赵铁柱眼睛一瞪:“真的?那快去!营长肯定高兴!”

王二狗点点头,脚步更快了,朝着陈砚的帐篷走去。陈砚的帐篷很简单,只有一张草席、一个木箱,还有挂在帐篷杆上的旧军装,此刻,陈砚正在帐篷外练刺杀,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动作标准有力,晨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影。

“营、营长!”王二狗跑过来,喘着气,怀里的账册硌得他胸口发疼,但他顾不上这些,激动地把账册递过去,“俺、俺找到原营长私吞粮食的证据了!一共300斤,都卖给张家庄的粮商了!”

陈砚停下动作,接过账册,翻开折起来的几页。王二狗在旁边紧张地解释:“这是原营长的私账,俺从他的木箱夹层里找出来的,每一笔‘剩余’糙米,都对应着‘卖给粮商’,加起来正好300斤,跟俺之前算的差额对得上!”

陈砚一页页看下去,账册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卖糙米”“得银元”的记录很清晰,甚至还写了粮商的名字“张老财”——正是上次借糙米的那个乡绅。他抬起头,看着王二狗通红的眼睛,还有额头上的汗,心里明白,这孩子肯定熬了一整夜。

“你熬了多久?”陈砚问,语气里带着一丝心疼。

王二狗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俺、俺昨天训练结束就来对账,到现在没合眼……俺想早点找到证据,让您知道,俺能管好军需,不辜负您的信任。”

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辛苦你了。这300斤糙米,是大家的血汗,虽然追不回来了,但你能找出来,证明你用心了——以后,你就叫‘王锐’吧,锐利的锐,希望你管军需像刀一样锐利,不糊涂、不徇私,能给弟兄们一个明白账。”

“王锐……”王二狗默念着这个名字,眼泪突然涌了上来,他连忙抹掉,用力点头,“俺叫王锐!谢谢营长!俺以后一定管好军需,一斤粮、一发弹都记清楚,绝不私吞一分!”

“不止记清楚。”陈砚把账册还给王锐,语气认真,“从今天起,你就是3营的军需官,负责全营的粮食、弹药、衣物,还要管采购、管发放,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也可以问赵铁柱——但记住,军需是弟兄们的命根子,不能出一点错。”

王锐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军需官,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职位,原身在的时候,他连记账都要看脸色,现在陈砚居然让他当军需官,管全营的军需!

“营、营长,俺……俺能行吗?”王锐声音有点发颤,既激动又不安。

“你能行。”陈砚肯定地说,“你细心,账算得清楚,还能找出原身的私账,这就比很多人强。再说,我会帮你,弟兄们也会支持你——不信你问他们。”

这时,赵铁柱和几个士兵走了过来,听到陈砚的话,赵铁柱率先鼓掌:“恭喜王锐兄弟!以后你当军需官,俺们放心!要是有人敢为难你,俺第一个不答应!”

“是啊王锐兄弟,你办事认真,俺们信你!”

“以后有粮有弹,就靠你了!”

士兵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眼神里满是真诚——昨天王锐帮着分糙米、做沙袋,大家都看在眼里,知道他是个踏实人,让他当军需官,没人反对。

王锐看着周围的士兵,又看着陈砚信任的眼神,心里的不安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从未有过的底气。他挺直腰板,对着陈砚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营长,俺一定当好军需官!全营的军需,俺管得明明白白,让弟兄们有粮吃、有弹用,能安心杀鬼子!”

陈砚笑着点头,把自己的算盘递给王锐:“这个给你,算账方便。以后你就住在军需帐篷,有什么事随时找我。对了,你刚才说原身把粮食卖给了张老财,正好今天要去张家庄买稻草编草鞋,你跟我一起去,问问他能不能把粮食还回来——就算不能全还,能还一部分也好。”

“俺这就准备!”王锐接过算盘,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转身就往军需帐篷跑,脚步轻快得像换了个人——以前的王二狗总是低着头,走路畏畏缩缩,现在的王锐,腰杆挺直,眼神明亮,连脚步都带着风。

陈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王锐的蜕变,不仅是多了个可靠的军需官,更是3营凝聚力提升的信号。以前的3营,是一盘散沙,人人自危;现在,有人愿意为了集体用心做事,有人愿意信任彼此,这才是能打硬仗的样子。

上午时分,陈砚和王锐带着两个士兵,推着一辆小车,往张家庄走去。小车里装着几块银元,是用来买稻草的,也准备用来跟张老财谈归还糙米的事。王锐坐在小车旁边,手里拿着账册,一路上都在跟陈砚说自己的打算:“营长,俺想以后每次采购、发放都记两本账,一本公开给弟兄们看,一本自己留着核对,这样就不会出错了;还有,俺想给每个连设个军需员,让他们帮着统计需求,这样发放的时候更方便……”

陈砚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你的想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军需管理要细,还要公开,这样弟兄们才会信任你,信任咱们3营。”

到了张家庄,张老财听说他们是来买稻草,还提归还糙米的事,起初有点犹豫,说“原身是自愿卖的,不能算”。王锐连忙拿出原身的私账,指着上面的记录:“张老爷,这是原营长私吞的军饷粮,不是他自己的,俺们3营弟兄之前饿肚子,就是因为这300斤糙米被卖了——您要是能还回来,俺们以后采购粮食,还找您,绝不亏待您。”

张老财看着账册,又看了看陈砚坚定的眼神,知道不还不行——现在是战时,要是被传“私买军粮”,他担不起这个罪名。最后,他叹了口气:“罢了罢了,300斤糙米,我还200斤,剩下的100斤,就算我赔给你们的损失,以后你们买粮,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王锐高兴得跳了起来:“谢谢张老爷!俺们以后肯定跟您多合作!”

陈砚也笑着说:“多谢张老爷通情达理,以后3营的粮食采购,就拜托您了。”

买好稻草,装好200斤糙米,小车沉甸甸的。往回走的时候,王锐推着小车,脚步轻快,嘴里还哼着贵州的山歌——以前他从不敢在人前唱歌,现在却觉得心里敞亮,想把高兴唱出来。

陈砚走在旁边,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也跟着高兴。他知道,王锐的“新生”,只是3营改变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生”——赵铁柱的勇猛、李老栓的经验、小兵的热情,这些都会变成3营的力量,让这支草鞋营,在即将到来的淞沪血战中,闯出一条活路。

回到营地时,士兵们都围了过来,看到小车里的糙米和稻草,欢呼起来。李老栓拍着王锐的肩膀:“王锐兄弟,好样的!居然能让张老财还回糙米,以后你这个军需官,俺服!”

王锐笑着说:“都是营长的功劳,俺只是帮着说几句话。以后俺会管好军需,让大家有粮吃、有草鞋穿,一起杀鬼子!”

夕阳西下,营地的炊烟又升了起来,这次的炊烟里,不仅有米香,还有一股希望的味道。

喜欢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请大家收藏:(m.8kxs.com)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