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的座驾消失在雪窦山盘山路的尽头,
仿佛也将昨夜那片刻的、不合时宜的暖意一同带走了。
招待所恢复了往日的森严与寂静,一种比以往更沉重的压抑感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未散尽的硝烟味与积雪的冰冷。
张学良独立于窗前,背影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孤寂。
赵一荻默默地将一杯热茶放在他手边,没有出声打扰。她懂得他此刻需要的不是言语的安慰,而是独自消化那复杂心绪的空间。
他确实在回味,也在警醒。
宋美龄的探望,如同一阵温柔的风,短暂地吹皱了他心头的死水,但风过之后,水面下依旧是冰冷的现实与无法挣脱的枷锁。
那月下的依偎,是她精于人情世故的抚慰,还是真有一丝超乎政治计算的情愫?
他已不愿,也不敢深究。无论是哪种,于他而言,都是镜花水月。
“不能再有第二个孙铭九,不能再有第二群弟兄为我枉死。”他在心中对自己狠狠立誓。那份因营救失败而带来的噬心愧疚,远比任何外部压力更能鞭策他。
然而,冲动与悲愤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牺牲。
他必须冷静,必须在这囚笼中,找到新的支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守卫略显恭敬的通报声:“副总司令,端纳先生来访。”
端纳,这位澳大利亚籍的顾问,是张学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少数可信渠道之一,也是宋美龄能够安排前来探望的关键人物。他的到来,往往意味着外界的风声。
张学良收敛心神,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带着一丝疏离的平静。
“请进。”
端纳走了进来,他穿着厚呢大衣,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与张学良寒暄几句,确认其身体无碍后,便切入正题,语气低沉:
“汉卿,南京方面的态度……依然强硬。夫人虽尽力周旋,但‘某些人’(暗指何应钦等强硬派)借此次袭击大做文章,要求加强看管,甚至……有声音提议将你转移至更‘安全’的地点。”
张学良眼神一凝,并未感到太多意外。这本就是预料中的反应。
“不过,”端纳话锋一转,压低声音,
“国际上的舆论对我们有利。特别是关于日本人在东北、乃至在上海的某些……违反人道的行径被揭露后,英美等国对日的态度日趋强硬。这间接也使得南京在处理你的事情上,不得不有所顾忌,担心过度刺激国内外的观感。”
他所说的“违反人道的行径”,自然包括了张宗兴等人正在全力追查并试图揭露的“樱花计划”。
张学良虽然身处囚笼,但通过端纳和秘密渠道,对张宗兴在上海的行动并非一无所知。
他心中一动,宗兴他们在前方浴血奋战,自己岂能在此沉沦?
“替我谢谢美龄……和所有在外面为我奔走的朋友。”张学良沉吟片刻,开口道,声音沉稳有力,
“也请转告他们,我张学良在此一日,便不会放弃对国家、对抗日的信念。”
“但我亦深知,此刻‘静待’并非怯懦,而是为了不再徒增伤亡,为了保留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他这番话,既是说给端纳和南京听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他要从被动承受的囚徒,转变为主动蛰伏的“等待者”。他需要时间,需要外界局势的进一步变化,也需要……宗兴他们在上海打开的局面。
端纳深深看了他一眼,似乎察觉到这位少帅心境的某种转变,点了点头:
“我会如实转达。”
“汉卿,保重。局势瞬息万变,耐心和健康,是你现在最强大的武器。”
送走端纳,张学良走到书案前,重新铺开宣纸。
赵一荻默契地为他研墨。他提起笔,这一次,他没有再写“静待天时”,而是笔走龙蛇,写下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
“砺志待变”
墨迹淋漓,力透纸背。
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愧疚、期盼与决心,都灌注其中。
……
上海,暗火新据点。
张宗兴接到了来自奉化方向的加密信息,是端纳通过杜月笙的渠道转来的,简述了张学良的近况和“砺志待变”的心境。
“六哥他……终于开始调整心态了。”张宗兴放下电文,轻轻吐出一口气。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一个意志消沉的张学良,远比一个被严密看管的张学良更让人担忧。
“但奉化那边的危机并未解除,”苏婉清在一旁提醒,她面前摊开着刚破译的零碎日文电文,
“我们截获到片段信息,影佐机关似乎对奉化发生的‘袭击’非常关注,正在搜集相关情报,动机不明。”
张宗兴眉头微蹙。日本人关注奉化?是想借机挑拨,还是另有所图?
联想到影佐的老辣,这绝非好事。
“另外,”苏婉清继续汇报,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工部局那边的压力越来越大,杜先生的人传来消息,最迟后天,恐怕就会有几处‘例行检查’落到我们和杜先生名下的产业头上。”
危机迫在眉睫。
张宗兴目光扫过据点内忙碌而紧张的弟兄们,最后落在苏婉清身上。
她眼底带着血丝,但神情专注而坚定。那封伪造电文像一根刺,横亘在他们之间,但在共同的敌人和生存压力面前,他必须选择信任。
“婉清,”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
“撤离和隐蔽计划,由你全权负责调度。我相信你的判断和能力。”
苏婉清微微一怔,抬眼看向他,对上他那双深邃而此刻写满信任的眼睛。一股暖流冲散了连日来的压抑与委屈,她用力点了点头:
“明白,我会处理好。”
这一刻,工作上的绝对信任,暂时压过了私下的疑虑。
张宗兴又看向阿明:“监视小组不能撤,但要更隐蔽。我们要知道工部局和黑龙会动手的确切时间、地点和规模。”
“是,兴爷!”
命令下达,整个“暗火”在苏婉清的统筹下,开始高速且无声地运转起来。人员化整为零,物资通过秘密通道转移,联络方式再次变更。
与此同时,杜月笙和司徒美堂的人也在外围布下层层迷雾与障碍,尽力拖延和干扰对方的行动。
上海的夜空下,一场针对“暗火”的围剿与反围剿,在无声中激烈上演。
而在奉化,一颗沉寂多时的心,正在绝望的囚笼中重新燃起不屈的火焰,与远在上海的兄弟遥相呼应。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但这一次,黑暗中磨砺的刀刃,已准备好迎接更猛烈的风暴。
喜欢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请大家收藏:(m.8kxs.com)拥兵三十万,汉卿你的感情在哪?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