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凉州城雄,听潮亭秘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凤字营的铁蹄声犹在耳畔,那枚玄铁令牌尚在袖中留存着金属的凉意,凌霄的步伐却已将他带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凉州城。

当那座雄城如同匍匐的巨兽般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即便是以凌霄的心境,也不由得在心中暗赞了一声。与其说是一座城,不如说是一座为战争而生的巨大堡垒。城墙之高,远超天启,通体由巨大的青黑色条石垒砌而成,石面上布满了风雨侵蚀和无数兵器留下的斑驳痕迹,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沉默地诉说着过往的惨烈。墙头垛口如锯齿,旌旗招展,依稀可见甲士持戈巡弋的身影,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投下肃杀的剪影。

越是靠近,那股沉重的压迫感便越是清晰。护城河宽逾十丈,河水幽深,吊桥高悬,城门洞开却戒备森严。入城的盘查比边境更为严格,守城士卒的眼神如同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之处。凌霄亮出袁左宗所赠的令牌,那士卒查验过后,神色稍缓,挥挥手便放行了,甚至未多做盘问,可见凤字营在北凉军中的威信。

踏入城内,喧嚣声扑面而来,却又与天启城的繁华截然不同。街道宽阔,足以容纳数驾战车并行,两旁店铺林立,贩夫走卒络绎不绝,叫卖声、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车马碾过青石路面的辘辘声交织在一起,显得生机勃勃。但这勃勃生机之下,却潜藏着一种边塞特有的紧张与急迫。行人大多步履匆匆,神色间少了份闲适,多了份对时局的关注。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马粪、香料以及隐隐的药材味道,更深处,似乎总有一缕若有若无的、属于兵刃和烽火的铁锈气息,挥之不去。

凌霄信步而行,目光平静地扫过这迥异于南方的风物人情。他的神识却如同无形的水波,早已悄然蔓延开去,掠过嘈杂的市井,越过层层叠叠的屋舍,最终,被城中央那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所吸引——北凉王府。

王府占地极广,墙高院深,气象森严。然而,真正让凌霄心神微动的,并非王府本身的威仪,而是王府深处,那片被圈入府内的湖泊,以及湖心那座巍然矗立的阁楼——听潮亭。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那座看似宁静的湖心阁楼,仿佛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散发出一种极其独特而复杂的“气息”。

首先,是“知”的气息。那阁楼之中,藏书万卷,不仅仅是纸质书本,更有竹简、玉册,甚至是一些承载着古老意念的奇特载体。浩瀚如烟海的知识与智慧沉淀其中,仿佛有无数先贤的思绪在其中低语、碰撞。这并非简单的武学秘籍收藏地,更像是一个文明的缩影,一个王朝兴衰、兵法谋略、百家思想的汇聚之所。北凉能屹立不倒,这听潮亭恐怕居功至伟。

其次,是“力”的气息。数道或强或弱,但都极为精纯凝练的意念盘踞在听潮亭及其周边。有剑气,并非张扬外露,而是深藏鞘中,引而不发,却带着一股决绝的守护之意;有刀意,霸道刚猛,仿佛能劈开一切阻碍;还有几道气息更为晦涩,或灵动,或阴沉,显然皆是修为不俗之辈。这其中,尤以一股沉静如万古深潭、却又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气息最为引人注目,那气息隐匿在听潮亭的最深处,如同定海神针,应是那位被称为“阴才”的李义山。

最让凌霄感到惊异的,是听潮亭本身。它并非死物,其建筑结构、方位布局,乃至一砖一瓦,似乎都暗合某种玄妙的阵法轨迹。整座亭阁,连同其下的湖泊,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场”。这个“场”不仅汇聚天地灵气,更隐隐与北凉的地脉气运相连,如同一个巨大的法器核心,或者说……一个极其复杂的阵眼!它似乎在“呼吸”,在“运转”,默默地汲取着某种力量,又似乎在“镇压”着什么。是镇压北凉过于炽烈的兵戈煞气?还是镇压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亦或是,两者皆有?

这听潮亭,绝非仅仅是一座藏书楼那么简单。它既是北凉的智慧大脑,也是武学圣地,更可能是一处关乎北凉命脉的枢纽所在。

凌霄对这座湖心阁楼,瞬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起直接去见那位北凉王徐骁或是世子徐凤年,这听潮亭似乎更能让他触及北凉真正的底蕴与秘密。

“看来,要想办法进去一观了。”他心中暗道,目光再次投向那座笼罩在淡淡水汽与神秘气息中的湖心阁楼,平静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他并未急于行动,而是继续在城中看似随意地漫步,如同水滴融入大海,不着痕迹地收集着关于王府、关于听潮亭的更多信息。凉州城的风,吹动他灰布道袍的衣角,也吹动着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

喜欢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在综武修仙那些年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