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刘远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师座!”

满身硝烟的李文凯从威利斯吉普车上跳下,来到了韩冰身边。

“我草他姥姥的小鬼子,他们在撤退的时候把城中的粮仓也一把火烧干净了!”

愤恨不已的李文凯看着周围的废墟,怒声骂道。

“优先恢复城中的秩序!”韩冰严肃的说道:“开设施粥棚,集中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并抽调其中的青壮组建清理队,打扫战场!”

韩冰也清楚,这个时候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的难民在困境之中是很有可能爆发骚乱的。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难民危机,韩冰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开设多个施粥棚,每日定时定量向难民发放热粥和干粮,以此暂时满足难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从而稳定民心,避免因饥饿引发大规模骚乱;

另一方面,精心组建城市清理队,专门从难民群体中抽调那些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子作为主力,让他们参与街道清扫、垃圾处理等公共事务。

这种安排既解决了战后城市的重建问题,又巧妙地将这些可能滋事的青壮年集中管理起来,便于三百师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

即便难民中有人心怀不满想要闹事起哄,由于青壮年主力已被分散安置在清理队中,缺乏组织核心,自然也就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在这个特殊时期,单纯依靠仁慈施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

很快,随着城内几处施粥棚的陆续开启,一批批崭新的军用防寒帐篷也通过军用卡车源源不断地运进城中。

这些灰绿色的帐篷整齐地排列在城区的空地上,为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百姓们提供了暂时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

在飘着米香的施粥棚附近,蜷缩在帐篷中的百姓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分到的热粥,一边用充满复杂情绪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情况。

碗里的粥浓稠得几乎能够让筷子直立不倒,这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显得尤为珍贵。

与此同时,人们不时抬头望向那些头戴德式钢盔、身穿制式军装的陌生士兵,眼神中既有对新占领者的好奇,也夹杂着些许不安,但相较于之前的目光中充斥的恐惧情绪,倒是消退了很多。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着眼前拥挤在帐篷中的百姓,周卫国不由得叹息道。

这就是在本土作战的弊端之一,无论怎么打,到最后受伤的还是本国百姓。

“团长!”

就在这时,徐虎跑了过来。

“咋了虎子,啥事啊?”

刚刚从上衣口袋掏出烟盒准备来上一根去去寒的周卫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有些好奇的问道。

“团长,有人找你!”

“找我,谁啊?”

“不知道,对方也没说,只是说等你见到他以后就知道了!”

“走,去看看!”

不多时,周卫国就见到了来人。

“请问你是?”

看着眼前背对着自己的来人高大的身影,周卫国试探的开口问道。

“卫国,是我!”

来人转过身后,对着周卫国露出了微笑。

“哥?!”

终于看清了来人的面孔后,周卫国顿时大吃一惊。

来人正是他的大哥,刘远!

“哥!”

沿着眼前大哥熟悉的面孔,周卫国的双眼顿时有些湿润起来。

在异地他乡能碰见自己的亲人,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得,也同样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情不自禁的周卫国张开双臂,当场就和刘远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好小子,长高了,也变得壮实了!”

刘远欣慰的拍了拍周卫国的肩膀,看到自家老弟能够走到今天,刘远的心中也是感到自豪。

“哥,你怎么来了?”

松开了刘远之后的周卫国,惊喜中又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对方。

“这里人多,我们找个地方说吧!”

“好!”

说罢,怀着重逢喜悦的两人有说有笑的朝着远处走去。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作为周卫国下属的一团三营长,碰巧见到了这一幕。

“.......”

什么都没有说的他,只是悄无声息的转身离去。

“周卫国的大哥?”

听到下面人传来的汇报,韩冰若有所思。

“那不就是刘远吗?”

“按时间来算的话,这家伙不应该是在前往齐省的途中吗,怎么会出现在临汾?”

“根据窃听到的内容来看,周卫国的大哥刘远,似乎就是单纯的过来看望周卫国!”

梁邦站在韩冰的跟前,继续汇报道。

“单纯来探亲?”韩冰嗤了一声:“这话谁信?”

要知道,刘远可是八路军的人!

已经身为师长的韩冰,在看待事物的目光上已经不再单纯。

不会是八路军那边已经察觉到了周卫国的身份以后,利用这层关系才派了刘远过来吧?

想要以周卫国为突破口?

呵。

“周继先老爷子的这几个儿子,可是真的有意思!”

韩冰摇了摇头,不管刘远的目的是什么,至少周卫国他是暂时不会动的。

毕竟,之前军情处针对夏中和夏南的渗透过程中,也确实少不了周继先的帮助。

“要不要周卫国那边,我多派几个人盯着?”

看着陷入沉思中的韩冰,梁邦试探着问道。

“算了,该做的我们都做了!”

韩冰摆了摆手。

尽管周卫国所率领的第一团确实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普通士兵,但这些士兵的忠诚度绝非轻易就能动摇的。

在这个物资匮乏、军心涣散的年代,三百师为士兵们提供了令人艳羡的待遇:每日三餐管饱,冬夏军装按时发放,军饷从不拖欠克扣,官兵关系更是平等和谐。

更难得的是,三百师奉行唯才是举的晋升制度,即便是一名普通列兵,只要表现出色就能获得破格提拔的机会。

在这个视底层士兵如消耗品的乱世之中,三百师的生活条件简直如同蜜糖般甜美诱人。

但凡是个头脑清醒的军人,都能明白留在三百师才是最佳选择。

事实上,韩冰猜对了一半。

八路军高层,也曾经想过试图利用刘远和周卫国的这层关系,在三百师打开突破口。

不过这个方案经过仔细研究后,就被暂时搁置了。

毕竟此时的八路军和三百师的合作关系还算不错,而且有着三百师源源不断的军火支持,

处于敌后作战的八路军实力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升,甚至有的八路军部队已经具备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正面抗衡鬼子联队级别规模的实力!

但这个大好局面的前提是,三百师愿意遵守之前的谈判协议提供支持的基础上。

关于韩冰部队精良装备的来源问题,八路军方面最初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其武器配置之先进、后勤补给之充足,都远超当时八路军所接触过的任何一支友军部队。

然而,在多次以各种名义进行的试探性接触都无功而返后,尽管内心充满了不解和困惑,八路军方面也不得不暂时搁置了这方面的调查工作。

三百师这支队伍展现出的严密组织性和高度警惕性,确实令八路军的情报人员感到惊讶。

他们建立的情报网络和反渗透机制堪称滴水不漏,这在当时的抗日武装中是极为罕见的。

面对这种情况,延都方面经过慎重考虑后,最终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暂时停止对三百师的一切渗透行动。

在他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能够维持与三百师现有的合作关系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功。

毕竟,这支部队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物资支援,还在多个战场上给予了八路军有力的配合。

如果因为过度打探而激怒韩冰,导致合作协议的终止,那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八路军来说,无疑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就这样,在双方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前提下,三百师与八路军之间形成了一种既相互依存又彼此戒备的特殊关系。

就在这样,占领了临汾的三百师,也暂停了进军的步伐。

而此时,经过长途跋涉,谷口元治郎终于在山本一木的带领下狼狈的逃回到了太原。

对于谷口元治郎,筱冢义男并没有表现出多少苛责。

不是皇军不努力,而是敌人实在变态。

仔细一算,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五万名帝国官兵被三百师消灭。

这还没有算上其他附加损失,此时的第一军已经彻底伤筋动骨了。

之所以三百师暂停了脚步,除了要消化占领的地盘之外,一九三八年末的第一场雪,也悄然来临。

不过,第一零八师团的覆灭,也同样让筱冢义男受到了大本营的一顿严厉斥责。

而其次,就是夏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隆一也同样没能逃过大本营的责难。

很快,西山的连绵群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中披上了银装,原本苍翠的山林一夜之间便被一层晶莹剔透的白雪覆盖。

这场初雪来得又快又急,仿佛是大自然在无声宣告着严冬的来临。

随着气温骤降,西山地区的各方势力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彼此心照不宣地挂起了免战牌,开始了一段难得的休整期。

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光里,各路人马都在抓紧时间整修装备、补充物资,为来年可能到来的战事积蓄力量。

喜欢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请大家收藏:(m.8kxs.com)亮剑:从金陵保卫战开始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