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对弈世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5章 同盟之议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幽院内,烛火摇曳不定,将围坐于檀木方桌旁的几张面孔映照得忽明忽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重。陈骏刚刚将来自海外遗迹的惊天秘辛、张彪带来的底层血腥渗透、玄诚子观测到的天地规则异动、以及苏文清推断出的“净世教”那骇人听闻的终极目的,如同几块冰冷而巨大的拼图,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一幅足以令任何心智坚定者都为之胆寒的末日图景,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他们所面对的,并非寻常的江湖仇杀或权力更迭,而是一场旨在颠覆世界存在根基、源于上古文明悲剧延续的、真正的灭世之劫!

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许久,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更衬得室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张彪紧握的双拳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额角青筋微微跳动;玄诚子手持拂尘,指尖却不易察觉地轻颤,深邃的眼眸中充满了对天道倾覆的忧惧;苏文清脸色苍白如纸,呼吸略显急促,士族子弟的涵养也难以完全掩饰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寒意。

最终,陈骏深吸了一口带着檀香与夜露寒意的空气,率先打破了这令人难熬的沉默。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写满凝重与惊骇的脸庞,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清晰地回荡在静室之中:“诸位,情势之危,已非‘迫在眉睫’四字可以形容!‘净世教’所图,乃是窃取天道权柄、重构世界规则之倾天之祸!其力诡异,其势已成,其谋深远。若我等再固步自封,或心存侥幸,各自为战,待其‘篡道’仪式准备停当,雷霆发动之时,则万物凋零,乾坤倾覆,一切皆休!为今之计,唯有摒弃前嫌,放下门户之见,将各方所能调动之力,凝聚于一处,形成一个目标明确、信息互通、行动协同的同盟,方有可能在这滔天巨浪中,争得一线生机!”

“同盟”二字,如同投入古井的巨石,在众人心中激起剧烈波澜。这是眼下绝境中唯一看似可行的出路,然而,其中牵扯的各方利益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门派之见、对未知风险的深切恐惧、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巨大责任与牺牲,岂是轻易能够达成一致的?

“陈兄弟说得对!俺老张第一个赞成!” 张彪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叮当作响,虎目圆睁,压抑已久的愤懑与决绝喷薄而出,“漕帮的弟兄,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都是有种的!这帮妖人断了我们的活路,用邪法害了俺多少好兄弟!此仇不共戴天!没说的,只要俺张彪还有一口气在,漕帮上下,但凡是条汉子,就跟他们干到底!大江大河上的消息网络、还能动弹的船只人手,只要能用得上的,尽管开口!俺老张绝无二话!” 他的表态带着江湖草莽特有的血性与复仇的炽焰,直接而猛烈,但也透露出漕帮在接连打击下已元气大伤、内部亟待整顿的残酷现实。

玄诚子手捻银白长须,沉吟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道门高真的沉静与庄严,却也难掩一丝深切的忧虑:“无量天尊。邪魔外道,扰乱乾坤纲常,侵蚀天道根本,此乃逆天之大罪。我道门子弟,上体天心,下恤黎民,护持正道,责无旁贷。龙虎山身为道门祖庭,值此危难之际,自当挺身而出,领袖群伦。贫道即刻便以本门秘传的‘千里传讯符’,将今日所闻之惊天之秘、所析之骇人图景,详加陈述,火速禀报于仍在玄元洞闭关的天师。同时,亦会以最紧急的规格,传讯于茅山、阁皂、青城、武当、齐云等天下主要道门名山,陈明利害之紧急,呼吁共组‘伏魔护道盟’,集结玄门正宗之力,共商清剿妖氛、稳定地脉天象、匡扶天道之策。” 他的承诺代表着正道魁首的立场,庄重而有分量,但“禀明天师”、“传讯各派”、“共商对策”等措辞,也清晰地表明如此重大的联合行动,绝非他一介观主所能独断,需要整个道门高层乃至天师本人的最终决策,过程必然需要时间。

苏文清用一方素白手帕掩口轻咳两声,苍白的脸上因激动泛起一丝异样的红晕,他坐直了身体,声音虽不高,却条理清晰,带着士族子弟特有的沉稳与谋略:“文清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于江湖厮杀之事,无能为力。然苏家累世清名,于江南士林与朝中部分清流官员中,尚有些许微末人脉。值此危局,文清愿冒奇险,通过绝对隐秘之渠道,将‘净世教’可能已渗透朝堂要害部门、其心叵测绝非寻常匪类、所图恐动摇国本之迹象,以密折形式,上达天听。即便一时难以撼动其可能存在的保护伞,至少可引发警觉,设法在朝堂之上对其行动加以牵制、制造障碍,为江湖正道之应对,争取些许喘息之机与回旋余地。此外,我苏家藏书楼中那些惹祸的禁书残卷,文清回去后,将不惜代价,组织可靠人手,秘密重新整理、勘校,或能从中找出更多关乎彼辈仪式细节、力量源头或潜在弱点之线索。” 他的贡献在于提供至关重要的朝堂视角与情报支持,但“冒奇险”、“隐秘渠道”、“设法牵制”等词,也透露出此举蕴含的巨大政治风险与不确定性,以及士大夫行事特有的审慎与迂回。

陈骏将众人表态——听在耳中,心中既感欣慰,亦深知前路之艰难。他向众人郑重拱手,沉声道:“陈骏在此,拜谢诸位深明大义!值此存亡之际,能得诸位鼎力相助,实乃苍生之幸!此同盟,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重在实效。当务之急,需分头并进:其一,有劳张大哥立刻动用漕帮尚能掌控之渠道,严密监控所有可疑物资,尤其是那些散发阴寒死寂之气物品的运输流向,尽力绘制其网络节点与集散之地。其二,恳请真人尽快联络各大道门,务使其认清事态本质之严峻,并请擅长阵法、符箓、星象推演之高真,共同研究应对规则干扰、稳定一方地气之法。其三,苏公子冒险周旋于朝堂,牵制敌方势力,并加紧破译古籍,寻找关键线索。其四,”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自己身上,“我将再次竭尽全力,求见云鹤真人,乃至设法惊动闭关中的张天师,力求让天师府高层真正意识到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必须尽快拿出明确方案,并开放核心古籍资料库,供我等查询印证,寻找对抗‘异界法则’污染或理解‘密钥’之线索。”

众人闻言,皆神色肃然,点头称是。一个以对抗“净世教”为核心目标、由江湖势力、道门力量、士林清流以及身负上古秘辛的陈骏所构成的、略显仓促却目标明确的松散同盟雏形,就在这危机压顶、前途未卜的氛围中,初步建立起来。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乃至残酷。推动天师府这台传承千载、规矩森严的庞然大物迅速转向,远非易事。次日清晨,陈骏再度请见云鹤真人,他将昨夜与张彪、玄诚子、苏文清会谈所汇总的、更具冲击力与系统性的信息,条分缕析地再次呈报,言辞恳切,极力强调事态已非“警惕”可言,而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任何拖延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云鹤真人端坐于蒲团之上,静听完毕,雪白的长眉紧锁,面色凝重如水,沉吟良久,方缓缓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持重:“陈师侄,诸位道友所言所虑,贫道已深知,其间信息,确然骇人听闻,令人心绪难平。然则,天道幽微,玄机难测,岂是凡人可轻易妄断?宗门行事,纲纪为先,自有其法度节奏。天师闭关,关乎本门千年气运,乃至与冥冥天道交感,万万不可惊扰。且‘净世教’之事,牵连之广,根系之深,超乎想象。虽其行径可恶,然其踪迹诡秘,手段非常,若未有确凿无疑之铁证,便贸然兴师动众,非但可能打草惊蛇,令其隐匿更深,亦可能授人以柄,陷我正道于不义被动之地。依贫道之见,当下仍应以稳固自身根基、详加探查、广积证据为上策。待天师功行圆满,破关而出之日,以其无上智慧,自有明断乾坤之策。” 他言语虽客气,但核心意思未变:等待、观察、谨慎。他甚至委婉地提醒陈骏,其所言的海外文明覆灭、天道残缺、异界法则等事,过于惊世骇俗,近乎荒诞,需要更多坚实无比的实证支撑,暗示其不可过于“危言耸听”,以免动摇人心。

陈骏心中焦急如焚,却也知道,面对这位以稳重着称、恪守宗门规矩的真人,单凭口舌之争难以立刻扭转其根深蒂固的观念。他只能强压焦躁,退而求其次,以极其恳切的态度,强烈要求天师府至少开放部分非核心但珍藏丰富的古籍资料库,允许他们查询一切与上古星象异变、谶纬之学、禁忌阵法、乃至文明断层记载相关的文献,以期能找到对抗“规则干扰”的理论依据,或印证“净世教”仪式来源的蛛丝马迹。云鹤真人拈须沉思许久,考虑到陈骏等人带来的信息确实非同小可,最终勉强点头同意,但严格限定了查阅范围(仅限于“玄部”外围典籍)、时间(每日仅两个时辰),并规定必须有藏经阁的执事弟子在一旁陪同监视,以防“泄露天机”。

与此同时,张彪、玄诚子、苏文清也各自开始了行动,然而过程无不充满波折与阻力。

张彪通过秘密渠道向漕帮各处分舵下达指令后,反馈迅速而复杂。帮中确有不少血性弟兄义愤填膺,誓死追随,愿意暗中调查。但也发现数个重要分舵态度暧昧,指令执行迟缓,甚至有人暗中通风报信,阻挠调查。显然,“净世教”的渗透、分化与恐吓手段已极具成效,漕帮内部已是暗流汹涌,危机四伏。张彪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清理门户,稳固自身权威,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玄诚子的“千里传讯符”化作道道流光飞向各大道门名山,然而收到的回音却参差不齐,耐人寻味。茅山、阁皂等派反应较为迅速,回符中表示高度关切,愿意派遣高功前来龙虎山共商大计;但青城、崂山等派回信则显得颇为谨慎,言辞含糊,强调需观望局势变化,或言及自身山门亦有不稳迹象,需先稳固根本;最令人心惊的是,个别偏远地区的小道门回信中,竟隐约流露出对“天道有变”另有解读,甚至对“净世教”所宣扬的“净化孽尘、回归本源”的某些极端理念,抱有某种模糊的同情或好奇,认为其或许是“矫枉过正之必然”,是“新一轮天道筛选之契机”,此种思潮的出现,无疑给本就复杂的局面增添了更多变数。

苏文清的朝堂联络更是步步惊心,如临深渊。他通过家族经营多年、极其隐秘的一条线人渠道,将精心撰写的密折递送出去后,便如同石沉大海,一连数日杳无音信。偶有极其隐晦的反馈传来,也多是“事关重大,需详加核查,不可轻信江湖流言”、“天象之事,玄奥难测,不可妄议,以免惑乱人心”等官样文章,甚至隐隐有警告之意,暗示其勿要“招惹是非”。他清晰地感受到,一张无形而巨大的、可能覆盖了部分朝堂势力的网,正在极力压制、模糊化“净世教”带来的真正威胁,使得任何警示都难以直达权力中枢,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而陈骏在天师府藏经阁有限开放的区域中,虽有道童陪同,查阅过程束手束脚,但也确实找到了一些散落的、关于上古时期“星辰移位”、“地脉更易”、“元气潮汐异常”的模糊记载,与当前天地异象有隐晦的对应,提供了些许理论支撑。然而,关于“净世教”可能仪式的具体描述、关于“异界法则”的记载、尤其是与“织机密钥”相关的信息,却如同被刻意抹去一般,毫无踪迹可寻。他感觉天师府最核心的秘藏,那些可能真正触及世界本质真相的典籍,仍然对他紧紧关闭着大门。

更令人不安的是,龙虎山范围内的气氛变得愈发微妙而紧张。关于陈骏等人带来“惊世邪说”、“危言耸听”、甚至“其身怀异宝,恐引灾祸”的非议,开始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底层道士和外来挂单居士中悄然流传。山下的护法道兵回报,近日发现更多行踪诡秘、气息晦涩、难以追踪的窥探者身影在周边活动,其手段高超,远超寻常江湖探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极度压抑感,如同浓重的乌云,笼罩着这座千年圣地。

这个于危难中仓促诞生的同盟,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内外交困、举步维艰的窘境:外部是强大、神秘、行动迅速且无所不用其极的敌人;内部则是疑虑、拖延、有限的资源、难以协调的步伐,以及各方势力内心深处难以言明的私心、算计与恐惧。它松散、脆弱,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同在狂风暴雨的暗夜中,几叶孤舟勉强用细绳相连,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滔天巨浪拍散,甚至相互碰撞而沉没。

陈骏再次独立于清幽院那扇小小的轩窗之前,望着窗外被沉沉夜色笼罩、仅能凭借稀疏灯火勾勒出轮廓的险峻山峦,眉头紧锁,心中如同压着万钧巨石。他知道,被动的等待与缓慢的沟通,在如此迫在眉睫的危机面前,无异于坐以待毙。必须找到突破口,必须拿到足以震动所有犹豫观望者的、无可辩驳的铁证!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向怀中那枚紧贴肌肤、传来一丝恒定冰凉触感的玉璧,以及内视之中,那枚在识海深处沉浮不定、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金色辉光的“织机密钥”残片印记。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8kxs.com)对弈世间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