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那个瘸子从生产队到个体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重点培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秦巧梅倒是对这个奖励不算太意外。

毕竟这种公家的奖励一般都是表彰,书面层次激励为主。

实际的还要看村里和队里。

果然李江话头又一转,“村里也要对秦巧梅进行嘉奖,为我们村赢得了这份荣誉。”

这次嘉奖可是沉甸甸的,十斤豆油,40斤白面。

对标队里的先进个人嘉奖,直接翻了一翻。

众人被李江这么一搞,心情起起伏伏的。

有人耐不住了,问李江,”大队,你直接一次性说完了吧,让我们一次眼馋个够。”

这不上不下的吊人胃口,弄得人心痒痒。

“最后就是一张自行车票了,这是以队里的名义发放给秦巧梅同志和陆旷同志的。”

当然,这还有李江的私心。

知青盖房子的事,秦巧梅无意间可点醒了他。

他这才加大了奖章制度。

“咱们今儿在这说好,大家伙儿也不用眼红,要是再有像秦巧梅这样的杰出贡献者,三转一响大家伙儿随便挑。”

众人觉得听听得了,秦巧梅这个荣誉,生产队多少年都没出一个。

下一个指不定八百年后了。

不然李江口气也不敢这么大的说出来。

要是年年有,光三转一响年年分下来,都得给生产队的老底掏了个干净。

事说完了,李江就叫大家伙散了。

秦巧梅自发言之后就没说过话,此时却出声把李江叫住了,“大队长,我能不能问你个事?”

李江因为秦巧梅这会儿正高兴着呢,批下来一个副业,他正琢磨着是打塘还是烧砖呢。

秦巧梅一张口,李江顺口就问,“啥事儿?你说。”

“我想问,这份荣誉为什么不是陆旷得啊。”

她明明记得之前说的是陆旷画的图纸啊。

怎么现在反倒是荣誉全堆在她身上了。

李江侧着身打量着秦巧梅,突然大声笑了几声,“好闺女,你这还能瞒得过我,那我不是白活这么大岁数了。”

秦巧梅给李向阳写过故事书,还给李桂香画过衣服图纸。

而陆旷,据他了解,还是认识秦巧梅之后才识文断字的。

然后你说陆旷画出来那种图纸,谁信?

秦巧梅垂下眸,到底是没再说什么。

“左右也耽误了,你俩口子就在耽误会,跟我再去开个会。”

李江见陆旷已经走上前来,索性把人叫上,一起去了小办公室。

办公室里就四五个人,秦巧梅都认识。

李江,常富,陈丽,会计张天华,还有个计分员。

“恭喜啊。”张天华率先说道,“像我这种又当会计,又当计分员的文职,这辈子是没命得个荣誉了,也就能眼眼红。”

“不是我酸啊,真心恭喜你啊。”

这屋里的人都是知道秦巧梅和陆旷干的实事,也可以说从始至终都知道。

只是听李江的话,所以三缄其口。

但秦巧梅和陆旷的荣誉确实是实至名归,而且给队里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

而且李江把人叫进这个屋,大家心里都懂。

这是打算着重培养陆旷和秦巧梅了。

连内部会议都喊上这俩人了。

可见其重视程度。

张天华眼珠子转了转,看了一眼陈丽。

李江和陈丽可不就是两口子嘛。

李江进屋先点了烟,不大点下屋一下子烟雾缭绕。

秦巧梅是发现了,李江一想事的时候就抽烟。

天天想事,天天抽烟。

李江先问了张天华和计分员,“工分和粮食都核算好了吧。”

“算好了。”

“嗯。”

“砖拉完了没?”这话问的是常富。

常富摇头,“李书记赞助的砖还没送过来。”

也快一个月了。

“不急。”李江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早晚要来的。”

现在二队出名儿了,估计用不上两天,就得开始送了。

“今儿叫你们过来,不是别的,就是学校的事儿。”

“我前段时间打听了,现在上头开始重视教育了,咱们老百姓也不能落下,学校修了,咱得把娃娃送过去念书才行。”

“念到小学之后不还是白扯。”张天华接了一句。

“上乡里读初中费劲。”

一般人家可没钱送孩子去乡里读,读完初中回来还是种地。

还得交学费。

这也正是李江犯愁的地方,“有知青来提议,说咱们自个教初中的知识……但别的队里压根就没有这先例。”

李江没说完,其实那个知青还说,要是有人愿意学,也可以教一教高中知识。

李江被那个知青说的心动,但学校又不是他二队生产队说的算的。

村里不同意教初中高中知识,觉得投入成本太大了。

但他却觉得那个知青有些话说的很对。

“谁教啊。”常富问了一嘴。

秦巧梅和陆旷在一旁旁听,听见这个话题双方都了然,一看就是江天的手笔。

李江说这话的时候本来就时不时地观察秦巧梅和陆旷,果然看见这两口子丝毫不意外。

内心了然。

“知青。”李江闷着嗓子说了一句。

“咋?咱还得养几个知青老师啊,除了教书啥也不用干?”

那完了,到时候知青全都得挤破脑袋想去教书。

“而且咱读书就是为了认字,又不是为了考学,念那么高文化也没用啊。”说话的是那个计分员,她就是小学学历,在生产队当个计分员干到老,本本分分的。

她觉得这样就挺好。

没必要再往上读初中了。

“而且今年加上知青,一家起码少发30斤粮食。”

李江又沉默地抽了一根烟,才说,“读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我在想,教到一半,万一知青走了,剩下的谁来接着教?”

说这话的时候李江看了一眼秦巧梅。

才继续说,“与其指望知青,不如指望咱们自个。”

“我想着,让知青先给咱们队里的小年轻上上课,要真有聪明儿的,用咱自己人教自己孩子,岂不是更放心?”

到时候村里不同意,就自己队里盖两间房,自己教。

东边教初中,西边教高中。

而且抽空教教就行,也不耽误事儿。

这想法李江想完自己都觉得荒唐,但又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觉得有必要开个会争取一下。

没错,李江现在就是觉得秦巧梅那一家子,包括秦巧梅家里的那俩知青,都神了,要么思想太超前了,要么鬼点子多。

这小年轻说的是谁,不言而喻。

而李江压根也没掩饰,大家想不知道这小年轻是谁都难。

屋内的几个人齐刷刷地看向了秦巧梅和陆旷。

从刚刚就一直沉默的秦巧梅和陆旷:“……”

什么意思,孩子还没开始教呢,先教她这种大龄青年?

喜欢和那个瘸子从生产队到个体户请大家收藏:(m.8kxs.com)和那个瘸子从生产队到个体户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