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腹水初消的第七日,钦安殿地龙烧得正暖,她却忽觉寒彻骨髓。
“冷……冷得骨头缝里冒风……”她蜷在锦被里发抖,额角沁出豆大汗珠。太医院首座刘院使率人闯入,见皇后双颊潮红、脉象洪大,立刻高呼:“凌云误用寒凉药,引邪入里成阳明经证!快撤去所有凉药!”
凌云正将新配的“五苓散”倒入药炉,闻言霍然转身。药雾氤氲中,他盯着皇后舌苔——薄黄而燥,哪里是寒证?分明是正气抗邪的征象!
“撤药?”他冷笑,“此时撤凉药,如撤堤防,水湿必反扑!”
刘院使已命徒弟撤下艾灸盒,换上姜糖水灌服:“老臣按《伤寒论》治,若陛下怪罪,我等担着!”
朱元璋闻讯冲入殿内,见皇后烧得迷糊,急得一脚踹翻药炉:“混账!尔等要烧死皇后不成?!”
凌云拦在朱元璋身前,从容展开新方:
柴胡桂枝汤
柴胡透邪,黄芩清热,桂枝通阳,白芍敛阴——
“此方和解少阳,透邪外出。邪去则热自退!”
“放肆!”刘院使嘶吼,“柴胡升阳,岂不助热?”
“升阳?”凌云抓起皇后手腕,“您摸这脉!浮沉之间有根——正气未溃!此时不透邪,更待何时?”
朱元璋盯着凌云眼中火焰般的自信,忽然下令:“准!照方煎药!”
三时辰后,皇后汗出如浆,烧退神清。她抚着凌云手背轻笑:“朕这身子,竟比吃十年补药还通透。”
皇后高热退去的清晨,朱元璋在御花园单独召见凌云。
他指着池中枯荷:“朕像这残荷——当年打天下,靠猛药猛将;治天下,却要你这种‘透邪’的细功。”
凌云沉默片刻:“医道如治国,堵不如疏。”
帝王忽然抓起他手掌,按在残荷杆上:“朕信你!从今往后,谁再聒噪医改,朕砍他脑袋!”
他解下腰间玉佩塞给凌云:“此乃朕登基时佩玉,护你周全。”
凌云摩挲玉佩上螭龙纹,望见远处药圃。刘承业正教新入门的医官辨认茯苓:“看这菌核纹路……”少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求知光。
凌云为皇后定制“三阶疗法”:
第一阶·破邪
柴胡桂枝汤透热,配合委中穴放血,泄阳明经毒。
第二阶·通腑
大承气汤化裁,腑气得通,水湿下输膀胱。
第三阶·培元
冬瓜鲤鱼汤淡渗,佐以艾灸关元穴,固护元气。
春分日,皇后在御花园缓行祈福。她扶着凌云手臂,腹围已恢复如产前:“朕能活着看孙子骑马了。”
凌云望着她腰间玉佩流苏轻晃,那是朱元璋所赐。
封赏之日,奉天殿丹墀落满杏花。
朱元璋亲手将金册按在凌云肩头:“朕封你为‘太医院医学博士’,秩正五品!”
金册展开,御笔亲题:
“通变达权,破门立户,朕之肱臣!”
刘院使跪在阶下,新赐的博士冠歪在鬓角:“老臣…贺凌博士。”
凌云俯身扶起他:“台吉,从今日起,你我共执太医院牛耳。”
当日,新制颁布:
- 医学博士掌太医院教务,有权黜陟医官;
- 设“民医博士”衔,格物斋弟子服务民间满三年可擢升;
- 太医院更名为“太医科学院”,格物斋为其研习所。
暮色中,凌云独坐药圃。
刘承业捧来新焙的茯苓:“大人,按您新法炮制,参味全消。”
凌云将茯苓掰开,金黄菌肉如琥珀:“好!这便是‘通变’的滋味。”
远处传来钟鼓声。朱元璋携皇后驾临,皇后抚着微隆的小腹笑道:“凌博士,哀家要生个会背《水臌图》的皇孙!”
凌云接过皇后手中《焦脉歌诀》,望见书页间飘落新印的告示:
“天下州县设‘医学博士’,教百姓识水湿、辨药材。”
他抬头时,杏花如雪落满肩头。
真正的冠冕,
不在金册的荣光,
而在药香弥漫的
九州春色里。
喜欢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