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太监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诏狱三昼夜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灵济宫的火光还未完全熄灭,呛人的浓烟顺着烟道弥漫在宫墙内外。京营精锐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踏碎了深夜的寂静,数千名士兵手持利刃,将这座曾经权倾朝野的宦官府邸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飞鸟都难以逃脱。

“奉旨捉拿逆阉刘瑾!反抗者,格杀勿论!”京营指挥使手持尚方宝剑,立于宫门前,声音洪亮如钟,震得门内的人浑身发颤。

此时的密室里,刘瑾正疯狂地往烟道里塞着燃烧的灰烬,烟雾呛得他眼泪直流,脸上的黑灰与汗水混合在一起,如同鬼魅。听到外面的呐喊声和兵器碰撞声,他猛地停下手,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即又被狠厉取代。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公公,快走吧!后门还有一条密道!”一个亲信太监拉着他的胳膊,急得满头大汗。

刘瑾甩开他的手,眼神冰冷:“走?能走到哪里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他整理了一下被火星烫破的官袍,挺直了佝偻的脊背,“咱家要堂堂正正地出去,看看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看看皇上是不是真的容不下咱家!”

说罢,他推开密室的石门,大步流星地走出偏殿。此时,京营士兵已经冲破了宫门,潮水般涌了进来,手中的长矛直指刘瑾。

“刘瑾!束手就擒!”士兵们厉声喝道。

刘瑾站在庭院中央,环视着四周杀气腾腾的士兵,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凄厉而癫狂:“束手就擒?咱家伺候皇上十几年,权倾朝野,何曾受过这等屈辱!要抓我,也得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他猛地冲向旁边一个士兵,试图抢夺对方手中的长矛。那士兵反应极快,侧身避开,手中的长矛顺势一挑,狠狠刺中了刘瑾的大腿。

“噗嗤!”长矛穿透了皮肉,鲜血瞬间喷涌而出。刘瑾闷哼一声,跪倒在地,大腿传来钻心的疼痛。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几个士兵一拥而上,死死按在地上,冰冷的铁链锁住了他的手脚。

“刘瑾,你私藏龙袍玉玺,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还敢反抗!”京营指挥使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刘瑾抬起头,嘴角流着血,眼神依旧桀骜:“谋反?哈哈哈!那龙袍玉玺是张永栽赃陷害!皇上信他,不信我,是皇上瞎了眼!”

“休得胡言!带走!”

士兵们架起刘瑾,拖着他向外走去。他的身体在地上摩擦,官袍被划破,皮肉被擦伤,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路过灵济宫的大殿时,他看到那些曾经对他阿谀奉承的亲信太监,此刻都缩在角落里,不敢看他一眼,眼中满是恐惧和庆幸。

“一群趋炎附势的狗奴才!”刘瑾厉声唾骂,却被士兵狠狠踹了一脚,嘴角的血更多了。

走出灵济宫,外面的百姓早已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看到昔日作威作福的“立皇帝”如今沦为阶下囚,纷纷拍手称快,有的甚至扔来烂菜叶和石头,砸在刘瑾的身上。

“奸贼!罪有应得!”

“打死这个狗太监!”

刘瑾闭上眼,任由那些污秽之物落在自己身上。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随后,刘瑾被押解至诏狱。这座大明最森严的监狱,是无数官员和百姓的噩梦,如今,终于迎来了这位曾经的权阉巨头。

诏狱最底层的石室,阴暗潮湿,墙壁上布满了青苔和干涸的血痕。单调的滴水声“嘀嗒、嘀嗒”地响着,敲打着寂静的空气,让人心里发毛。刘瑾穿着一身肮脏的囚服,囚服上沾满了血迹和尘土,原本象征身份的蟒纹早已被撕扯得不成样子。他的手脚戴着沉重的镣铐,镣铐与地面碰撞,发出“哐当”的声响,每动一下,都牵扯着身上的伤口,传来阵阵剧痛。

他靠坐在冰冷的墙角,背靠着湿冷的石壁,披头散发,发丝凌乱地贴在脸上,遮住了大半张脸。脸上布满了刑讯前的青紫伤痕,那是被京营士兵押解时留下的,嘴角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但即便如此,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依旧透着一股桀骜不驯的光芒,仿佛还在眷恋着昔日的权势。

突然,他扯开嘶哑的嗓子,高声唱了起来。唱的竟是宫中庆典时演奏的雅乐,那原本庄重悠扬的曲调,此刻从他口中唱出,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癫狂和绝望:“……我今负皇天,死亦无憾!哈哈哈……负皇天……”

笑声在狭窄的牢房里回荡,尖锐而刺耳,如同鬼魅的哀嚎,听得门外看守的狱卒浑身起鸡皮疙瘩,纷纷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不敢再多看一眼。

“哐当!”

沉重的铁门被猛地推开,打破了牢房内的诡异气氛。提牢主事带着几个身材高大的行刑手走了进来,他们面色冷硬,眼神冰冷,手中拿着各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刑具,铁链拖地的声音在寂静的石室里格外刺耳。

提牢主事走到刘瑾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冰冷如铁:“刘瑾,招了吧。龙袍玉玺,从何而来?同谋还有谁?”

刘瑾缓缓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扫过那些闪着寒光的刑具,又落回到提牢主事脸上。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咱家伺候皇上十几年,从东宫到豹房,一路扶持,如今不过是功高震主,被人构陷罢了。要杀便杀,啰嗦什么?”

“嘴硬!”提牢主事冷哼一声,对身旁的行刑手使了个眼色,“用刑!”

一个行刑手立刻上前,手中拿着一把烧得通红的烙铁,烙铁顶端泛着刺眼的橙红色,散发着灼热的气息。他走到刘瑾面前,猛地将烙铁按在刘瑾的胸口。

“刺啦——!”

滚烫的烙铁与皮肉接触,瞬间发出刺耳的声响,一股浓郁的焦糊味弥漫开来,让人作呕。刘瑾的身体剧烈抽搐起来,青筋暴起,牙关咬得咯咯作响,额头上瞬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但他硬是死死忍住,没有哼出一声,只是那双眼睛里的桀骜,似乎黯淡了几分。

另一个行刑手见状,拿起一根粗壮的鞭子,鞭子上还带着倒钩。他扬起鞭子,狠狠抽在刘瑾的背上,鞭子落下的地方,原本就布满伤痕的皮肉瞬间被撕裂,血淋淋的皮肉翻卷开来,鲜血顺着囚服流淌,染红了身下的地面。

“说!同党是谁?!”提牢主事再次喝问,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瑾浑身颤抖,满头冷汗,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抬起头,看着提牢主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名字:“焦芳……张彩……他们……都知道……”

焦芳是内阁大学士,张彩是吏部尚书,都是他的亲信党羽,平日里靠着他的权势作威作福,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刘瑾自然不会让他们好过。

行刑手冷笑一声,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从一旁拿起一把粗盐,走到刘瑾面前,一把扯开他胸前的囚服,露出刚刚被烙铁烫得焦黑的伤口,然后将粗盐狠狠揉了进去。

“啊——!”

剧痛如同潮水般席卷全身,远超之前的烙铁和鞭子。刘瑾再也忍不住,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惨嚎,身体蜷缩成一团,剧烈地颤抖着,如同筛糠一般。他的意识开始模糊,眼前阵阵发黑,几乎要昏死过去。

“把他弄醒!”提牢主事下令。

一个行刑手端来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泼在刘瑾身上。冰冷的水刺激着伤口,刘瑾打了个寒颤,瞬间清醒了过来。他大口喘着气,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却依旧带着一丝倔强。

第一天的刑讯,持续了整整一夜。烙铁、鞭子、夹棍、竹签……各种刑具轮番上阵,刘瑾的身上新伤叠旧伤,鲜血浸透了囚服,染红了牢房的地面。他时而昏死过去,被冷水泼醒,时而清醒着承受剧痛,供出的名字越来越多,从内阁大臣到地方官员,几乎涵盖了朝中大半投靠他的官员。

狱吏们将他的供词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册,用桑皮纸封好,快马加鞭送入宫中。

此时的豹房里,武宗正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那方伪造的玉玺。听到狱吏送来供词,他立刻坐直身体,接过那厚厚一叠、血迹斑斑的供词,仔细翻阅起来。

供词上,不仅详细“交代”了龙袍玉玺的“来龙去脉”——说是刘瑾早有反心,暗中命人打造,准备待安化王叛乱成功后,拥立自己登基;更描述了刘瑾如何“计划”废立皇帝,甚至列出了“新朝”的文武班底,上面的名字,都是朝中赫赫有名的官员。

“他……他真敢如此?”武宗将供词摔在案上,脸上满是震怒,心中却又惊疑参半。刘瑾的专横他深知,平日里把持朝政、欺压百官,他都看在眼里,只是念及旧情,一直未曾深究。但如此详尽的“谋反”计划,让他觉得有些过于顺理成章了,仿佛一切都是提前编排好的。

第二天,刑讯继续。刘瑾的身体已经濒临极限,每一次刑具落下,都让他痛不欲生。他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常常在剧痛中昏死过去,醒来后便胡乱攀咬,只要是他认识的、与他有过往来的官员,几乎都被他供了出来。

狱吏们不断将新的供词送往宫中,武宗看着那些越来越长的名单,脸色愈发阴沉。他开始怀疑,刘瑾的谋反,究竟是真的蓄谋已久,还是被人逼迫,故意攀咬,想要搅乱朝局?

第三天,当审讯官再次带着行刑手来到牢房时,刘瑾的状态似乎有些不同。他不再像前两日那样要么硬气反抗,要么昏死过去,而是挣扎着坐正了身体。虽然依旧虚弱不堪,脸色惨白如纸,连呼吸都带着疼痛感,但他的眼神却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精明,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咱家……要见皇上。”他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咱家有……有实情禀报。”

审讯官皱了皱眉,语气冰冷:“罪囚还敢妄见天颜?有何话,说来!若敢胡言,定让你受尽酷刑!”

刘瑾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他喘了口气,缓缓说道:“之前的供词……是咱家受刑不过,胡言乱语,攀诬……攀诬忠良……”

审讯官一愣,显然没想到刘瑾会突然翻供。

刘瑾继续道:“那龙袍……玉玺……并非咱家所藏,或是……或是有人栽赃陷害!张永!对!是张永!”他猛地提高声音,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他平定安化王,缴获逆产众多,暗中调换了其中的器物,藏于咱家府中,意图……意图构陷!他怕咱家揭穿他冒功、贪墨军饷之事!皇上……皇上明鉴啊!”

他的言辞恳切,逻辑上竟也说得通。尤其是将矛头引向了刚刚立下大功、风头正盛的张永,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武宗内心最敏感多疑的角落。

武宗本就对张永与杨一清迅速平定叛乱心存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安化王叛乱声势浩大,为何短短数月便被平定?张永会不会真的像刘瑾所说,冒领军功,甚至与安化王有私下交易?如今被刘瑾一点,这份疑虑瞬间被放大。

是啊,张永为什么那么急着要杀刘瑾?难道真是为了灭口,掩盖自己的罪行?那些所谓的龙袍、玉玺,会不会真的是他栽赃陷害?

武宗越想越觉得可疑,心中的天平开始动摇。他立刻下令:“暂停用刑。将此番供词,与之前的,一并拿来,朕要亲自核对。”

消息很快传到了诏狱。刘瑾靠在冰冷的墙角,听到“暂停用刑”四个字,嘴角难以抑制地勾起一丝扭曲的弧度。他知道,自己播下的这颗猜疑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只要皇帝心生疑虑,他就有翻盘的机会!哪怕只是一线生机,他也要牢牢抓住。

石室中再次安静下来,只有单调的滴水声依旧“嘀嗒、嘀嗒”地响着,仿佛在诉说着这三昼夜的折磨。刘瑾闭上眼,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昔日在司礼监的值房里,自己手握朱紫双色笔,批改奏折,百官俯首帖耳的场景;浮现出在豹房里,武宗对自己言听计从,自己权倾朝野的风光。

三昼夜的折磨似乎变得遥远了,求生的欲望和翻盘的野心,在这绝望的深渊里,再次炽热地燃烧起来。他暗暗盘算着,只要能见到皇上,他就有办法说服皇上,让皇上相信自己是被冤枉的,到时候,张永、杨一清,还有那些落井下石的官员,都要付出代价!

诏狱之外,因皇帝态度的微妙变化,原本铁板一块的倒瑾势力,骤然泛起了一丝不安的涟漪。杨一清得知刘瑾翻供,诬陷张永,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武宗多疑,若是被刘瑾钻了空子,不仅刘瑾可能翻盘,他们这些倒瑾的人,也会面临灭顶之灾。

张永更是怒不可遏,他没想到刘瑾到了这个地步,还敢反咬一口。他立刻入宫求见武宗,想要当面揭穿刘瑾的谎言。

而内阁大臣们得知消息后,也分成了两派。一派坚决主张处死刘瑾,认为他罪证确凿,翻供不过是垂死挣扎;另一派则忧心忡忡,担心皇帝被刘瑾蒙蔽,导致局势逆转。

刘瑾靠在墙角,感受着体内逐渐恢复的力气,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8kxs.com)大明太监秘史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