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短暂的嗡鸣如同一个幽灵,在锈锚岛的能量网络中一闪即逝,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黄凌站在星火大厅的主控台前,凝视着屏幕上那些逐渐由猩红转为琥珀色,最终恢复正常的警告指示符。
没有持续性的破坏,没有系统崩溃,甚至连最敏感的能源核心读数都已稳定在基线水平。
一切仿佛只是一次瞬间的、集体的幻觉。
但空气中残留的那一丝冰冷的、非人的秩序感,以及阿雅脑波图谱上那突兀的峰值与随之而来的死寂,都无比真实地宣告着——那不是幻觉。
“脉冲持续时间为二点七秒。”
杨萤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沉默,她的手指在辅助光屏上快速滑动,调取着层层日志。
“能量谱分析显示,其波形结构与我们所知的任何地脉能量、辐射潮汐或已知深渊生物的能量签名均不匹配。”
“它更像是一种……高度压缩的、纯粹的信息载体,其本身能量强度极低,但编码方式……前所未见。”
她将分析结果投射到主屏幕一侧,那复杂的波形图看起来就像一片被冻结的、极其精密的荆棘丛林,充满了非自然的几何美感,令人望而生畏。
“它绕开了我们所有的主动防御系统和物理隔断。”
杨萤抬起头,眼中带着技术专家面对无法理解现象时的挫败与极度警惕。
“不是暴力破解,更像是……它本身就拥有我们所有协议的‘后门’权限。”
“它在我们的系统内部‘自然’地流动了一次,没有触发任何警报,直到其信息内容与底层能量场发生耦合,引发了那次全域性的轻微扰动,我们才被动地检测到它的‘存在’本身。”
黄凌的目光从屏幕移向密室的方向。
“阿雅呢。”
他的声音低沉。
医疗团队的实时报告已经传了过来。
杨萤切换画面,显示出阿雅最新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
所有的指标都回落到了基准线,甚至比脉冲发生前更加平稳,平稳得……近乎于一条直线。
“生理指标稳定,脑波活动降至最低维持水平,无任何应激反应。”
医疗官的报告带着困惑。
“就好像……那股脉冲抚平了她之前所有的波动,或者说……将其彻底‘覆盖’了。”
“覆盖……”黄凌重复着这个词,眼神锐利如刀。
他体内的能量依旧沉寂,但感知却如同张开的蛛网,细细体会着岛屿能量场中每一丝细微的变化。
那股冰冷的“杂音”似乎随着脉冲的消失而减弱了,但并未完全散去,而是如同水滴渗入土壤,更深地融入了背景辐射之中。
“能追踪到信息流向吗?哪怕只是最终触发的耦合点。”
黄凌问道。
杨萤摇了摇头,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耦合是瞬间完成的,几乎遍布全岛能量网络的每一个节点,就像往平静的湖面同时投入无数细沙,涟漪相互干扰,无法追溯任何单一源头。”
“我们只能确定,信息流的‘终点’是引发能量扰动,但它的‘起点’和‘路径’……完全隐匿。”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更加凝重。
“而且,这次脉冲事件,其技术层面展现出的渗透力,远超商会之前那种需要诱导触发的‘信息探针’。”
“这是本质上的差距。”
黄凌沉默了片刻。
大厅里只剩下设备运行的低沉嗡鸣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未知的敌人展示了其超乎想象的技术优势,这种无形的威慑,比直面领主级生物更加令人心悸。
“两个假设。”
黄凌终于开口,声音冷静得仿佛在分析别人的危机。
“第一,商会隐藏了真正的实力,这次脉冲是他们对‘回礼’的回应,一种更高级别的警告或试探。”
“第二,存在第三方势力,一个我们之前从未察觉,或者仅仅存在于传说和呓语中的……‘编织者’。”
“而‘黑太阳’,可能是它的目标,它的源头,或者……是它的某种形态。”
他将目光投向主屏幕上那依旧在缓慢蠕动的“巨噬”标记。
“无论是哪种,我们都必须做出反应。”
“启动‘铁砧’协议。”
黄凌的命令清晰而坚定。
“铁砧”协议,是锈锚岛应对最高级别未知威胁的应急预案,意味着全面转向防御和内省,暂停所有非必要的对外活动和探索。
“第一,岛屿进入准封闭状态,提升至最高警戒级别,所有外部连接通道实行最严格审查,非核心能源消耗单元暂时下线,优先保障防御屏障和生命维持系统。”
“第二,成立专项分析小组,由你领导,杨萤,集中所有算力,全力解析这次脉冲的信息编码,尝试逆向工程,哪怕只能理解其皮毛,也可能找到防御或探测的方法。”
“第三,医疗组加大对阿雅的监测频率和深度,尝试任何可能的安全手段,与她建立联系,哪怕只能获取碎片信息,她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信息窗口。”
“第四,情报网聚焦于‘黑太阳’与‘编织者’,动用所有隐藏的‘钉子’,不计代价搜集相关情报,哪怕是荒诞不经的传说。”
命令被迅速而无声地执行下去。
整个锈锚岛像一只受惊的刺猬,缓缓蜷缩起来,亮出了它所有的防御尖刺。
能量屏障的输出功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五,无形的护盾在岛屿边缘荡漾起更加强烈的波纹。
巡逻队的班次加倍,侦察无人机的活动范围向外延伸了百分之五十,如同警惕的复眼,扫视着每一片可能藏匿危险的空域和深渊。
而在星火大厅深处,杨萤和她的团队已经开始了与那段诡异脉冲编码的搏斗。
这就像在解构一道来自深渊的数学谜题,每一个比特都蕴含着无法理解的语言逻辑。
时间在高度紧张和压抑的等待中缓慢流逝。
数个小时过去,外部没有新的攻击,内部没有新的异常。
只有那弥漫在能量场背景中的冰冷“杂音”,如同附骨之疽,提醒着他们威胁并未远离。
黄凌没有离开指挥中心。
他坐在控制台前,闭着双眼,大部分意识沉入对自身能量和岛屿能量场的感知中。
他在尝试熟悉那种“杂音”,就像猎人熟悉森林里的每一种声音。
他在寻找其中的规律,寻找任何可能指向其源头的蛛丝马迹。
突然,他的个人终端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情报部门的加密信息,优先级极高。
他立刻点开。
信息很短,只有寥寥数行,却让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根据三小时前,‘渡鸦’七号侦察单元在K-7区边缘(原北美大陆西海岸破碎带)传回的最后一组模糊图像分析,结合旧世界部分解禁天文档案交叉验证。”
“观测到异常天文现象:位于天鹰座方向的恒星‘织女星’(Vega),可见光波段亮度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出现约百分之零点三的非周期性、非自然波动。”
“波动模式……与存档中记录的、已失效的‘监察者’能量释放特征,存在百分之六十七的相似度。”
“备注:‘织女星’,在部分极端古老的苏美尔神话楔形文字泥板残片中,曾被隐晦地称为……‘编织者之眼’。”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渡鸦”七号在传回这组信息后,已失去联系,推定坠毁。
黄凌缓缓抬起头,看向大厅穹顶那模拟出的、被辐射尘遮蔽的昏黄天空。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阻碍,投向了遥远星空中那颗名为“织女”的亮星。
百分之零点三的亮度波动,在宇宙尺度上微乎其微。
但结合其与“监察者”的相似性,结合那古老的代号……
这绝不是巧合。
“监察者”并非孤立的存在。
它们有来源。
那个来源,可能远在数十光年之外。
而“编织者”,可能并非比喻,而是……某种描述。
一种能够跨越星际距离,进行观测、干涉,甚至“编织”命运的存在的描述。
脉冲。
星光波动。
古老的呓语。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窒息的、远超他们之前所有想象的可能性。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星球级别的灾难,不仅仅是轨道上的监视者,甚至不仅仅是地底躁动的古老意识。
他们面对的,可能是来自深空的目光,是跨越了时间与星海的、冰冷的“编织”。
黄凌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席卷全身。
他看向依旧在沉睡的阿雅,看向眉头紧锁、与未知编码搏斗的杨萤,看向大厅里每一个面带疲惫却仍在坚守岗位的人。
他们在这片破碎的烬土之上,为了生存而挣扎。
而此刻,他们挣扎的舞台,似乎被投下了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恐怖的阴影。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条关于织女星的情报加密等级提升至最高,只共享给了杨萤。
现在,还不是让所有人知道的时候。
恐慌,比任何敌人都更具毁灭性。
他需要思考,需要计划,需要在绝望中寻找那一线生机。
他重新闭上眼睛,将感知投向脚下的大地,投向那躁动不安的地脉能量,投向那渗透其中的冰冷“杂音”。
如果“巨噬”是星球本身的免疫系统……
那么,它对这种来自星空的“感染”,会作何反应?
他们能否在这即将到来的、不同维度与尺度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编织的阴影已经投下。
而他们,必须学会在阴影中穿行,或者……撕开它。
《末日烬土回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末日烬土回响请大家收藏:(m.8kxs.com)末日烬土回响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