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目光从屏幕上收回,落在方文中身上,示意他继续。
“长久之计,在于三位一体的统治方针:军事占领、文化同化、经济控制。”
“其一,军事上,彻底废除其国号、年号,以及幕府、守护大名等一切旧有制度。在北九州设立大明东瀛都指挥使司,作为最高军政机构。下辖各卫所,分兵屯驻于各大矿区、港口与平原,实行长期军管,确保绝对的武力威慑。”
“卫所官兵,皆由大明精锐担任。如此,东瀛便是我大明的一个外藩都司,其一切军政大权,皆由朝廷掌控。”
朱棣听着,没有说话,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都指挥使司,这是他熟悉的制度。
“其二,文化上,必须釜底抽薪。”方文中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显得格外冷静。
“在占领区内,大力兴办官学,强制推行我大明官话与汉字,以《四书五经》为必修之学。凡欲入官学、谋求吏职者,必先通汉语、习汉文。”
“同时,严厉打压其神道教、本土佛教势力,查抄其庙产,焚毁其经文。扶持我中原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前往传教,潜移默化,用一到两代人的时间,从根子上斩断其思想传承。”
“此外,当大规模迁徙我大明百姓前往实边。尤其是在北伐中有功,或因年长退役的军户家庭,授予田地,鼓励他们与当地顺从的女子通婚。”
“不出三代,其血脉、其文化,便与我大明再无分别。”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只有方文中清晰的声音在回响。
这番话,听得周墨都觉得后背有点发凉。
这是从军事、文化、血缘上,要把一个民族的存在痕迹,彻底抹平,然后重新塑造成自己的一部分。
太狠了。
但朱棣的脸上,却没有任何不适。
他眉头微蹙,像是在仔细思考这套方案的可行性。
帝王心术,本就如此。
“其三,经济控制。”方文中指向屏幕上那些新规划出的道路和港口网络,“可以以都司、卫所为节点,修建驰道、驿站,将所有矿区、产粮区与沿海港口连接起来。建立以大明为中心的绝对贸易圈。”
“所有矿产、木材等战略物资,由官府统一开采、运输、专卖。民间贸易,必须使用永乐通宝。”
“如此,既能确保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往大明,又能通过控制其经济命脉,让任何地方势力都无法积蓄起足以反抗的财力。”
军事上的铁腕镇压,文化上的彻底改造,经济上的绝对掌控。
三者互为表里,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统治闭环。
“后勤方面,也无需担忧。我建议,开辟两条主要航线。一条从山东登州出发,直抵北九州。另一条从江南太仓港出发,同样抵达北九州。”
“可以在北九州的博多湾,建立一个超大型的仓储中转基地,提前囤积足够数十万大军消耗半年的粮草、军械和药品。”
“大军出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这条海上生命线畅通无阻,我大军便可毫无后顾之忧,专心作战。”
听完所有人的阐述,朱棣沉默了许久。
他缓缓站起身,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负手而立。
他凝视着那张已经被各种红色、蓝色标记铺满的倭国地图,那里有军事进攻的箭头,有金光闪闪的矿脉,有新规划的行政区,还有通往大明的航线。
军事征服、资源掠夺、技术试验、文化同化……所有的环节,丝丝入扣,形成了一张天罗地网。
这是一份将一个国家从里到外、从骨到皮,彻底吞噬消化,化为自身血肉的详细说明书。
许久,朱棣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一抹笑意,那是决断之后的畅快,是掌握一切的自信。
“好!”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扫过周墨、方文中和在场的每一位专家。
“有此万全之策,朕,心甚安!”
他的声音洪亮,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
“请诸位先生,还请为朕准备最详尽的海图、矿脉图,以及那份工业实验区的详细规划图。“
“朕要让工部和兵部的官员们,知道他们接下来该做什么!”
朱棣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烈火,那是帝王的野心与宏图。
“待朕回朝,即刻密令郑和整顿水师,命柳升、张辅等宿将筛选精锐。此役若成,倭国将尽为我大明工矿之基,朕之江山,将永固如山!”
他对着众人,郑重地一拱手。
“诸位之功,朕,铭记于心!大明,亦将铭记于心!”
朱棣不再停留,郑重感谢了大家之后,便等不及的回去了。
会议室里,随着朱棣的离开,那股亢奋的气氛,才缓缓消散。
专家们意犹未尽,还在探讨着,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漏洞或者更好的策略。
周墨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个超S级的项目,成就感爆棚。
他摸出手机,看看时间,却一眼瞥到了屏幕上的日历。
诸葛亮说过他去江东说服孙权,促成孙刘联盟,然后与曹操进行停战一个月。
算算日子,这一个月,马上就要到了!
那边可不像朱棣这边,要打的是外敌。
赤壁那边,一个弄不好,就是汉末精英的大火并,诸葛亮、周瑜、曹老板……哪个出点事,自己都得心疼死。
再试一次吧,看看能不能把他们叫来。
他闭上眼睛,将全部的精神力,都集中到了胸口那枚温热的玉环上。
意识沉入其中,强烈的意念在呼唤着那几个熟悉的名字。
曹操、刘备、孙权、周瑜……都过来,过来。
白光一闪。
下一秒,周墨消失了。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8kxs.com)祖宗们,时代变了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