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开火”的命令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压抑已久的战意和杀机瞬间倾泻而出。月球轨道,这片人类踏足仅百年的寂静疆域,顷刻间化作了沸腾的钢铁熔炉。中美两国最精锐的空天力量,如同两股巨大的金属洪流,轰然对撞。
一、死亡的绽放
战斗在多个层面同时爆发,景象惨烈而壮观。
主力战机绞杀战:
中国的“影龙”block II 战机群与美国的F-47“星鹰”、F-54“夜鹰”战机群是空战的主角。数以百计的战机在虚空中纠缠、撕咬。它们不像大气层内的空战那样划出优美的弧线,而是在三维空间中做出匪夷所思的急停、翻滚、垂直机动,轨迹如同沸腾的开水。
能量武器的对决: 高能激光束和粒子束如同死神的织针,在黑暗中无声地穿梭、对射。被击中的战机不会爆炸,只会瞬间被熔穿关键部位,化作一团失控翻滚的废铁,或直接气化。
动能武器的风暴: 电磁轨道炮发射的超高速弹丸、空空格斗导弹的尾焰,交织成密集的火网。导弹接近目标时释放的破片杀伤战斗部,在真空中炸开一朵朵无声的、由金属碎片和冷冻剂形成的死亡之花。
隐形与反隐形: 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到了极点。双方都在全力释放干扰,试图致盲对方,同时竭力捕捉那稍纵即逝的隐形目标信号。战机时隐时现,攻击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无人机群的消耗战:
中国的“蜂群”无人机与美国的“黄蜂”智能无人机群,如同两团庞大的、具有集体意识的金属虫云,在主力战机周围盘旋、冲击。它们执行着自杀式电子干扰、肉身拦截导弹、甚至直接撞击敌机关键传感器等任务。它们的损失以秒计,但源源不绝,极大地消耗着对方的防御资源和注意力。
护航舰艇的支援战:
中方的“长城”级驱逐舰、“巡天”级护卫舰与美方的“阿利·伯克”级太空驱逐舰、“星座”级护卫舰,在更外围的空域用远程火力互相轰击,并全力保护己方的空天母舰。它们发射的重型反舰导弹和拦截弹,在深空中划出长长的轨迹。
二、精英的陨落
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每一秒都有昂贵的装备和宝贵的生命在消逝。
“影龙”王牌飞行员赵昊,凭借战机优异的机动性和自身高超的技术,在短短三分钟内连续“击落”两架F-47和一架“夜鹰”。但在一次突袭后,被一架隐藏在陨石阴影中的F-47偷袭,战机尾部推进器被粒子炮击中,失控旋转。他试图弹射,但逃生舱被紧随而至的导弹破片击穿,壮烈牺牲。
美军资深飞行员迈克·安德森上尉,驾驶F-54“夜鹰”凭借出色的隐形性能,悄然接近一架中国“巡天”级护卫舰,发射了两枚重型反舰导弹后迅速脱离。但他低估了“巡天”舰的近距离防御系统(cIwS),被精准的激光点防御击落,化为星空中的尘埃。
三、指挥的中枢
在这场混乱的钢铁风暴中心,两艘空天母舰——“玄鸟号”与“复仇者号”——如同两个冷静而致命的巨兽,屹立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进行着更高层次的较量。
“玄鸟号”舰桥: 舰长高云面色冷峻,目光快速扫过全局战术屏幕。“伏羲”AI正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海量数据,为每一架战机、每一艘护航舰提供最优的战术建议和目标分配。高云不时推翻AI过于“理性”(甚至冷血)的方案,加入人性的判断,例如优先救援被击伤的战机飞行员。
“复仇者号”舰桥: 美舰长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中方战机的凶猛和无人机群的难缠超出了预估。他更多地依赖舰载AI“宙斯”的自动化指挥,试图以系统的精确和效率对抗中方的灵活性和数量优势。
四、混乱的泥潭
战斗进行了约十五分钟,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战机残骸和碎片遍布交战空域,形成了危险的障碍区。没有任何一方取得决定性优势。战局陷入了残酷的消耗战泥潭。
中方优势: “影龙”战机在近距离格斗中机动性稍占上风,“蜂群”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能力更强,数量也更多。
美方优势: F-54“夜鹰”的隐形性能更佳,往往能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单舰的电子战和点防御系统更为先进。
胜负的天平,在等待着某个关键变量的出现——要么是其中一艘空天母舰被重创,要么是来自轨道或地面的决定性打击,要么是……其中一方先承受不住这惨烈的消耗。
五、洪流的尽头
月球,这个象征着宁静与诗意的星球,此刻正被人类战争最野蛮、最先进的一面所笼罩。钢铁的洪流在它的轨道上奔腾、对撞、消耗。每一秒的流逝,都意味着更多年轻生命的消逝和人类智慧结晶的毁灭。
这场突如其来的混战,没有明确的战线,只有无处不在的杀戮。它考验的不仅是武器的性能,更是战士的勇气、指挥官的智慧和国家的意志。而这,仅仅是一场更大规模、更残酷战争的开端。钢铁洪流的尽头,是更深的黑暗,还是血色的黎明?无人知晓。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8kxs.com)南天门计划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