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2章 文官围攻,帝王权衡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林澈那个细微的、带着嘲讽的抬眸,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金銮殿上,死寂之后,便是嗡的一声低哗!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用那种眼神看王丞相?!那可是当朝首辅,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跺跺脚京城都要抖三抖的人物!这永嘉侯世子,果然是疯得不轻!简直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歪了!

王克之本人,那养气功夫极深、几乎从不将喜怒形于色的脸上,也控制不住地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愕然和一丝被蝼蚁挑衅后的冰冷怒意。他已经多少年,没有被人用这种眼神直视过了?尤其还是在这种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上,被一个他根本瞧不上的纨绔子弟!

“放肆!”王克之身边,一个同样穿着绯袍、显然是王党核心成员的官员立刻跳了出来,指着林澈厉声呵斥,“林澈!金銮殿上,陛下面前,你竟敢如此无礼,直视丞相?!眼中还有没有君父,有没有纲常法纪?!”

这一声呵斥,像是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紧接着,如同早就排练好了一般,文官队列中,接二连三地站出了七八位官员,品级从四五品到二三品不等,但无一例外,要么是王克之的门生,要么是与他利益攸关的派系成员。他们群情激愤(至少表面上是),唾沫横飞,将攻击的矛头齐刷刷地对准了林澈。

“陛下!林澈此子,顽劣成性,疯癫无状!其言根本不足采信!臣怀疑他根本就是蓄意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不错!李嵩李大人为官多年,勤勉任事,政绩斐然,岂是这黄口小儿几句污蔑就能否定的?若凭此等疯言疯语便可定大臣之罪,将来朝堂之上,岂非人人自危?”

“陛下!臣附议王相之言!林澈御前失仪,污蔑大臣,证据薄弱,动机不纯,理应立刻拿下,严加审问,以儆效尤!”

“臣亦附议!此风断不可长!否则,日后阿猫阿狗都敢来御前告状,我大周朝廷威严何在?法度何在?!”

“陛下明鉴!李大人研制新式农具,利国利民,功在社稷!如今却在推广关键之时,遭此构陷,分明是有人眼红其功劳,恶意中伤!请陛下切勿偏听偏信,寒了忠臣良吏之心啊!”

一时间,整个金銮殿仿佛变成了针对林澈一人的批斗大会。这些官员引经据典,扣着“纲常”、“法纪”、“朝廷威严”、“忠臣良吏”等大帽子,言辞激烈,气势汹汹,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几乎要碾压一切的舆论压力。他们绝口不提李嵩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只死死咬住林澈“品行不端”、“证据不足”、“动机可疑”、“扰乱朝纲”这几条,试图从根本上将林澈的指控定性为恶意的诬告。

那三位跪在地上的青州老农,哪里见过这等阵仗?早就吓得面无人色,浑身瘫软,几乎要晕厥过去,连哭都哭不出声了。李嵩则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虽然还跪着,但腰杆似乎微微挺直了一点,偷偷用怨毒的眼神瞥了林澈一眼,心中暗喜:丞相出手,果然不同凡响!这小子死定了!

龙椅之上,景帝赵恒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并非昏庸之主。林澈刚才条理清晰的陈述,以及那几位老农悲恸欲绝的模样,还有那些看似零碎却能够相互印证的证据(尤其是关于冒功的部分,结合林澈之前那些“不务正业”却总能搞出新花样的名声,让他内心其实已经信了七八分),都让他意识到,李嵩此事,恐怕绝非空穴来风。

但是……眼下这朝堂的形势,却让他感到棘手。

王克之是两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六部九卿,在文官集团中影响力极大,是维持目前朝局稳定的重要支柱。为了一个李嵩(哪怕他确实该死),在证据尚未经过有司正式核查、形成铁案的情况下,就贸然与整个文官集团(至少是其中一大部分)正面冲突,是否值得?

眼下边境不算太平,国库也不甚充盈,朝局需要的是稳定。若因为此事导致文官集团离心,甚至引发更大的朝堂动荡,绝非他愿意看到的。

而且,林澈此子……也确实太过胆大妄为!御前拦驾,直视宰相,哪一桩都不是循规蹈矩之举。此风若开,后果难料。

帝王之心,深如渊海。他需要考虑的,远不止一桩案子的对错,更是整个朝局的平衡与稳定。

他目光扫过下方。武将勋贵那边,大多冷眼旁观,事不关己。少数几个与永嘉侯府有点香火情的,看着眼前这文官集团群起攻之的架势,也不敢轻易出声。永嘉侯林傲本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如同老僧入定,仿佛殿中央那个正在被围攻的不是他亲孙子。

景帝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知道,今天这事,不可能当场就有结果了。必须冷处理。

在又听了几位官员义正辞严的“附议”之后,景帝缓缓抬了抬手。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汇聚到皇帝身上。

“众卿所言,亦有道理。”景帝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李嵩之功过,林澈之控诉,皆非小事,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亦不可仅凭些许证据便妄下论断。”

他目光落在林澈身上,带着帝王的审视:“林澈,你御前拦驾,虽情有可原,然终究是冲撞仪仗,惊扰圣驾,此乃大不敬之过。且你指控朝廷命官,干系重大,所述之事,需经有司详细查证,方可定论。”

接着,他又看向王克之和那些出列的官员:“王爱卿与众位爱卿忧心朝纲法纪,朕心甚慰。然,既有人喊冤告状,亦不可置之不理,堵塞言路。”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朕旨意!”

“永嘉侯世子林澈,冲撞御驾,言行失当,所控之事有待核查。暂且收押天牢,候审!”

“青州知府李嵩,涉案其中,即日起停职,于府邸闭门思过,非诏不得出,配合调查!”

“此案,着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审理,务必查清事实,公正决断!”

“退朝!”

旨意一下,大殿内众人反应各异。

王克之及其党羽们,虽然没能当场把林澈钉死,但将其打入天牢,目的也算达到了一半,至少暂时解除了李嵩的危机,脸上都露出或明显或隐晦的得色。

李嵩则是大大松了口气,感觉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连忙磕头谢恩,只要不被立刻下狱,就还有操作空间!

武将勋贵们依旧事不关己。

而那三位青州老农,则彻底绝望,瘫软在地,被侍卫面无表情地拖了下去。

两名如狼似虎的宫廷侍卫上前,一左一右架住了林澈的胳膊。

在被侍卫押着转身,即将带离金銮殿的那一刻,林澈脸上没有任何惊慌、恐惧或者愤怒。他甚至极其突兀地,轻轻笑了一声。

那笑声很轻,带着毫不掩饰的讽刺和了然。

他微微侧头,目光最后一次扫过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扫过那些或道貌岸然、或冷眼旁观的文武百官,用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清晰地吐出三个字:

“和稀泥!”

声音不大,却像是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这金銮殿表面庄严、内里却充满算计和妥协的空气。

然后,他不再回头,任由侍卫将他押出了大殿,走向那未知的、阴暗的天牢。

景帝看着林澈被押走的背影,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句“和稀泥”,他或许没听清具体字眼,但那股子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嘲讽之意,他却清晰地感受到了。

这个世子……果然是个异数。

而这场由农具引发的风波,显然,才刚刚开始。

喜欢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