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澈在京城“韬光养晦”、默默积蓄力量的同时,远在青州的李嵩,正如林澈所“期待”的那样,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油门踩到底,还不带刹车的。
圣旨嘉奖,官升半级,总领推广事宜……这一连串的“好事”,像一剂剂强烈的兴奋药,注入了李嵩那本就贪婪而膨胀的内心。他感觉自己现在就是天之骄子,气运所钟,做什么都会一帆风顺。
尤其是最近京城传来消息,说那个可能知晓内情的永嘉侯世子林澈,对此事似乎已经认命,非但没有闹事,反而偶尔还替他说好话。这更是让李嵩彻底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和警惕。
“看来那小子也是个识时务的,知道斗不过本官,干脆就当缩头乌龟了!”李嵩得意洋洋地对师爷赵四说道,“算他聪明!否则,本官有的是手段让他闭嘴!”
赵四连忙赔笑:“大人英明!那小子定然是怕了大人您的权势!如今大人圣眷正浓,他一个无职世子,拿什么跟您斗?”
“嗯!”李嵩满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志得意满,“既然如此,咱们就更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嵩犁’、‘嵩车’的推广,乃是陛下亲自关注的大事,更是本官再进一步的基石!必须办得漂漂亮亮,风风光光!”
怎么才算漂亮风光?在李嵩看来,首先就是规模要大,速度要快!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执行力”和“政绩”!
可这大规模打造农具,需要钱啊!大量的钱!
朝廷拨付的那点专项款子,经过他上下其手、层层克扣,落到实处的已经少得可怜,别说大规模推广了,连给各级官员“意思意思”都不够。
但这难不倒咱们“聪明绝顶”的李大人。
这一日,李嵩召集青州下属各县的县令、以及府衙相关属官,召开“嵩犁、嵩车推广专项会议”。
会议上,李嵩冠冕堂皇,唾沫横飞:
“诸位!‘嵩犁’、‘嵩车’,乃利国利民之神器,陛下寄予厚望,百姓翘首以盼!我等身为父母官,岂能懈怠?必须全力以赴,尽快让此二物惠及我青州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农户!”
他话锋一转,开始哭穷:“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朝廷拨款有限,而打造、推广所费甚巨。为了不辜负圣恩,为了我青州百姓之福祉,本官思虑再三,决定……在全州范围内,加征一项‘新农具技术推广费’!”
“推广费?”地下坐着的官员们面面相觑,心里都咯噔一下。这名目,听着就透着一股子不妙的味道。
李嵩面不改色,继续道:“此费用,按田亩和人头分摊,每亩良田加征白银五分,每丁加征三分!所筹款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嵩犁’、‘嵩车’的打造、分发以及相关事宜!此举,乃是为了长远计,为了让我青州百姓早日用上神器,摆脱劳作之苦!想必,深明大义的百姓们,定会理解和支持的!”
每亩五分!每丁三分!
这数字听起来好像不大,但架不住基数大啊!青州下辖十余县,良田何止百万亩,人口数十万!这一下子加征上来,将是何等庞大的一笔巨款?!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和窃窃私语。有官员面露难色,试图劝谏:
“大人……此举……是否操之过急?今年收成一般,百姓负担已然不轻,骤然加征,恐生民怨啊……”
“是啊大人,是不是先小范围试点,等有了成效再……”
“糊涂!”李嵩脸色一沉,厉声打断,“尔等岂不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投入,何来产出?这点暂时的困难都克服不了,如何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别的州府后来居上,抢了本该属于我们青州的荣耀吗?!”
他扣起大帽子来那是一套一套的:“此事,本官意已决!乃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青州未来!谁敢阳奉阴违,拖延推诿,便是罔顾圣恩,漠视民瘼!本官定当严参不贷!”
一番连哄带吓,加上李嵩如今权势正盛,大部分官员都噤若寒蝉,不敢再言。只有少数几个还有点良知的,暗自叹息,却也无力回天。
于是,这道名为“新农具技术推广费”的加征令,很快便以布政使司参政、知州李嵩的名义,下发到了青州各县。
命令一出,青州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顿时炸开了锅!
本就生活艰难的农户们,听到这个消息,如遭晴天霹雳!
“啥?推广费?俺家十亩地,就得交五钱银子?再加上人头税,都快一两银子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俺家男人去年做工摔断了腿,今年收成本就不好,哪来的余钱交这劳什子推广费?”
“天杀的!这‘嵩犁’、‘嵩车’是个啥玩意儿俺都没见过,就要俺先交钱?这不是明抢吗?!”
“狗官!真是狗官啊!这是要把咱们往死里逼啊!”
民怨,如同干涸草原下的暗火,开始悄然积聚、蔓延。田间地头,村舍院落,到处都能听到农户们压低的、充满愤懑和绝望的咒骂声。有人试图去县衙理论,结果不是被乱棍打出,就是被安上个“抗税”、“刁民”的罪名抓进大牢。
而李嵩,则坐在青州府衙的高堂之上,看着各地陆续报上来的、数额惊人的“推广费”征收账目,笑得合不拢嘴。
“妙啊!真是妙啊!”他对着赵师爷得意道,“你看,这才几天功夫,就收了快五万两银子了!照这个速度,不仅能‘漂漂亮亮’地把推广之事办成,咱们还能落下不少!真是一举两得!”
赵师爷也谄媚地笑道:“大人神机妙算!此计既彰显了大人推行新政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充实……嘿嘿,实乃高明!”
主仆二人沉浸在捞钱的快感中,对底层那沸腾的民怨,选择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他们看来,那些泥腿子的不满,不过是蝼蚁的哀鸣,翻不起什么大浪。
李嵩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等这笔钱到位后,如何“高效”地花出去——当然是大部分花在自己的口袋和打点上官上,只拿出一小部分,随便打造些粗制滥造的犁和车,应付了事。
他全然不知,自己这变本加厉的盘剥,不仅是在自掘坟墓,更是亲手往林澈手中递上了一把更加锋利、更能激起公愤的武器。他每多征收一两银子的“推广费”,将来林澈将他罪证公之于众时,民众的怒火就会炽烈十分!
喜欢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请大家收藏:(m.8kxs.com)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