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丐帮神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荆襄定局盟威显,暗流涌动谍影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收拾完荆州的烂摊子,我带着苏晴和弟子们返回襄阳。船行在汉江之上,两岸的景色渐渐从荆州的水乡风貌,变回了襄阳周边的平原沃野。苏晴站在船舷边,望着滔滔江水,忽然开口道:“林越,这次荆州之行虽然顺利,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远方:“你是说,净衣派的余孽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

“嗯,”苏晴点了点头,“王三和周虎虽然嚣张,但以他们的能耐,根本不可能煽动这么多小门派,还能精准地抓住各门派的顾虑散布谣言。我怀疑,他们背后有蒙古间谍在暗中指导,甚至可能还有朝廷里的人在帮忙。”

我皱了皱眉,苏晴的话正好说到了我心坎里。之前在临安收拾张彪的时候,就发现他和蒙古间谍有勾结,现在荆州的王三也是如此,这说明蒙古人已经在南宋境内布下了一张庞大的间谍网,专门负责挑拨离间、制造混乱。而朝廷里的主和派,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内应。

“你说得对,”我沉声道,“蒙古人打不过我们,就想玩这些阴谋诡计。他们知道,只要我们内部乱了,他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南下。接下来,我们不仅要防备蒙古的大军,还要小心这些藏在暗处的间谍。”

李锐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情报,脸色有些凝重:“长老,苏姑娘,刚收到襄阳发来的急报。蒙古人最近在边境活动频繁,派了不少游骑在宋蒙边境侦查,而且还有不少不明身份的人,以商人、流民的身份,潜入了南宋境内,很可能就是蒙古间谍。”

“果然不出所料,”我接过情报,快速扫了一眼,“看来蒙古人是想在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前,先把我们的内部搅乱,收集足够的情报。李锐,你回去之后,立刻扩大反间谍小队的规模,让各分舵都成立专门的反间谍小组,密切关注辖区内的可疑人员。一旦发现线索,立刻上报,宁可错查,也不能放过一个可疑分子!”

“是,长老!”李锐连忙应道,转身去安排了。

回到襄阳,我第一时间召集了联盟的核心成员开会,把蒙古间谍在南宋境内活动的情况告诉了大家。曹友闻将军听了之后,脸色十分难看:“林长老,没想到蒙古人竟然这么狡猾,派了这么多间谍进来。这些人藏在暗处,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给我们造成致命打击。”

丘处机道长说道:“蒙古人向来阴险狡诈,我们全真教在西北的道观,最近也发现了不少可疑人员,他们假装成香客,四处打探道观的情况,还试图拉拢一些年轻弟子。幸好我们发现得早,没有让他们得逞。”

玄真道长也说道:“昆仑派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几个自称是西域商人的人,跑到昆仑山下的城镇里,高价收购矿石和铁器,还向当地百姓打听昆仑派的布防情况。我们怀疑,他们是在为蒙古人收集制造武器的原料,同时刺探我们的防御情报。”

我点了点头:“看来蒙古间谍已经渗透到了南宋的各个角落,从朝廷到江湖,从城市到乡村,都有他们的身影。接下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彻底清理这些间谍,切断蒙古人的情报来源。”

“林长老,你有什么计划?”静玄师太问道。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说道,“第一,加强身份核查。从今天起,南宋境内的所有城镇、关卡、门派驻地,都要对来往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核查,登记姓名、籍贯、来意,一旦发现身份可疑、言辞闪烁的人,立刻扣留审查。第二,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各门派、各分舵发现的可疑线索,都要第一时间上报给联盟情报堂,由情报堂统一整理、分析、汇总,找出间谍的活动规律和联络方式。第三,引蛇出洞。我们可以故意放出一些虚假情报,比如虚假的军事部署、粮草运输路线等,引诱蒙古间谍上钩,然后顺藤摸瓜,把他们的整个间谍网络连根拔起。第四,争取朝廷的支持。曹将军,麻烦你回去之后,向朝廷上书,说明蒙古间谍的严重性,请求朝廷下令,让各地官府配合我们的反间谍行动,关闭城门,严格盘查,不让一个间谍漏网。”

曹友闻将军点了点头:“没问题,林长老。我这就回去上书,相信皇上和主战派的大臣们,都会支持我们的行动。蒙古间谍不仅威胁到我们的抗蒙大业,也威胁到了朝廷的安危,他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曹友闻将军返回军营,起草奏折,向朝廷请求支援;各大门派则返回自己的驻地,加强戒备,排查间谍;我则留在襄阳,指挥联盟情报堂和丐帮的反间谍小队,统筹全局。

为了让反间谍行动顺利进行,我还制定了一套“身份核查三问法”,让各地的核查人员对来往人员进行询问:一问籍贯家世,看是否有破绽;二问来意行程,看是否合理;三问当地风土人情,看是否熟悉。同时,我还让情报堂整理了一份“间谍特征清单”,列出了蒙古间谍的常见特征,比如说话带有蒙古口音、对当地情况不熟悉、随身携带大量钱财却没有合理的来源、频繁出入军事要地和门派驻地等,分发给各地的核查人员,让他们能够快速识别可疑人员。

行动开始后的几天里,各地陆续传来了好消息。襄阳城外的关卡,扣留了十几个身份可疑的人,他们自称是商人,却对所卖的货物一无所知,而且随身携带的钱财上,还印有蒙古王府的印记;全真教在西北扣留了几个假装成香客的人,他们的身上藏着密信,上面用蒙古文字写着打探到的道观情况;昆仑派抓获了几个试图收购矿石和铁器的西域商人,经过审讯,他们承认自己是蒙古间谍,奉命为蒙古人收集制造武器的原料。

然而,就在反间谍行动取得初步成效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丐帮江南分舵发来急报,说分舵舵主被人暗杀了,凶手疑似蒙古间谍,而且分舵里的一份重要情报也不见了。

我收到急报后,立刻派李锐带着反间谍小队赶赴江南,调查此事。同时,我让江南分舵的弟子保护好现场,不要破坏证据,等待李锐他们赶到。

几天后,李锐发来消息,说经过初步调查,江南分舵舵主是被人用蒙古弯刀杀死的,伤口整齐,一刀致命,显然是高手所为。而且分舵里丢失的情报,是关于江南地区丐帮分舵布防和粮草储备的详细信息,这份情报一旦落入蒙古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人担心的是,李锐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江南分舵里有一个弟子形迹可疑,这个弟子是半年前加入丐帮的,自称是江南本地人,父母双亡,流浪乞讨为生。但李锐在调查他的身份时,发现他所说的籍贯和家世都是假的,而且他加入丐帮后,一直积极参与分舵的事务,刻意接近舵主,打探各种情报。

“长老,这个弟子名叫赵六,现在已经失踪了,”李锐在消息中说道,“我们怀疑,他就是蒙古间谍,暗杀舵主、盗取情报的就是他。而且我们还发现,他在失踪前,曾经和几个不明身份的人有过接触,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他的同伙。”

我看完消息后,脸色十分凝重。这个赵六潜伏在丐帮江南分舵长达半年,竟然没有被发现,可见他的伪装技巧有多高。而且他能够轻易地接近舵主,盗取重要情报,说明他在分舵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信任。这也提醒我们,反间谍行动不能只针对外部人员,还要警惕内部的叛徒和卧底。

“李锐,你立刻扩大调查范围,”我给李锐回了消息,“一方面,全力追捕赵六和他的同伙,一定要把他们抓住,夺回丢失的情报;另一方面,对江南分舵的所有弟子进行重新审查,仔细核实他们的身份和来历,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隔离审查,不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同时,通知其他分舵,对新加入的弟子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防止蒙古间谍混进来。”

李锐收到消息后,立刻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捕和审查行动。然而,赵六和他的同伙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显然对江南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有周密的逃跑计划,想要抓住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在我为江南分舵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曹友闻将军发来急报,说朝廷里的主和派大臣,以“扰民”“耗费国力”为由,弹劾我们的反间谍行动,说我们关闭城门、严格盘查,影响了商业往来和百姓生活,要求皇上停止我们的行动。

“这些主和派,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看完急报后,忍不住怒拍桌子,“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考虑商业往来和百姓生活!如果蒙古人打进来了,国破家亡,到时候别说商业往来了,就连命都保不住了!”

苏晴安慰道:“林越,你别生气。主和派向来胆小怕事,只想苟且偷生,他们根本看不到蒙古人的威胁,也理解不了我们反间谍行动的重要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说服皇上,让他支持我们的行动。”

我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曹将军已经在朝廷里据理力争了,但主和派的势力很大,光靠他一个人,恐怕很难说服皇上。我得亲自去一趟临安,面见皇上,向他说明情况,争取他的支持。”

“不行,林越!”苏晴连忙阻止道,“临安现在很危险,主和派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你现在去临安,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地陷害你。而且,蒙古间谍在临安也有很多眼线,他们很可能会趁机对你下手。”

“我知道临安很危险,但我必须去,”我坚定地说道,“反间谍行动关系到抗蒙大业的成败,关系到南宋的生死存亡,我不能因为危险就退缩。而且,我也想趁机看看,主和派到底和蒙古人有没有勾结,那些蒙古间谍,是不是有主和派在背后撑腰。”

耶律齐说道:“林越,苏姑娘说得有道理,临安确实太危险了。不如我陪你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不用了,帮主,”我说道,“襄阳是中路防御的核心,你不能离开。我只带李锐和几个精锐弟子去就行了,人多反而目标太大。而且,我有青铜丐钵在身边,遇到危险也能自保。”

耶律齐见我态度坚决,只好点了点头:“那你一定要小心,凡事多加留意,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如果遇到危险,立刻发信号,我们会派人支援你。”

“我会的,”我说道,“襄阳的事情,就拜托帮主和各位了。在我回来之前,反间谍行动不能停,一定要继续下去,不能让蒙古间谍有机可乘。”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李锐和五名丐帮精锐弟子,乔装成商人,悄悄离开了襄阳,前往临安。为了避免引人注目,我们没有走大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尽量避开关卡和城镇。

一路上,我们果然遇到了不少盘查的人员,有官府的兵丁,也有丐帮的弟子。幸好我们早有准备,伪造了身份文书和通商凭证,加上李锐的口才很好,总能应付过去。不过,我们也发现,沿途的城镇和关卡,确实加强了戒备,来往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身份核查,这说明曹友闻将军的奏折起到了作用,朝廷已经下令配合我们的反间谍行动了。

几天后,我们抵达了临安城外。临安作为南宋的都城,果然戒备森严,城门口有大量的兵丁把守,对进城的人员进行逐一核查,登记姓名、籍贯、来意,还要搜查随身携带的物品。

我让李锐和弟子们在城外的一家客栈等候,自己则带着伪造的身份文书,单独进城。我伪装成一名来自襄阳的药材商人,想要到临安城的药市上贩卖药材。

城门口的兵丁仔细检查了我的身份文书,又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你是襄阳来的药材商人?叫什么名字?籍贯是哪里?带来了什么药材?要到临安城里做什么?”

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一一回答:“回官爷,小人叫林福,籍贯是襄阳城郊的林家村。小人世代行医,这次带来了一些襄阳特产的药材,比如天麻、当归、黄芪等,想要到临安的药市上贩卖,换些钱财,补贴家用。”

兵丁又搜查了我的行囊,里面确实装着一些药材,没有发现可疑物品。他们又让我说出襄阳的一些风土人情和药市的情况,我也都对答如流。最后,兵丁确认没有问题,才给我登记了信息,放我进城。

进入临安城后,我立刻感受到了都城的繁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和襄阳的紧张气氛截然不同。不过,我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所迷惑,而是时刻保持着警惕,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我知道,临安城里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主和派的大臣、蒙古的间谍,都在暗处盯着我,随时可能对我下手。

我按照事先打听好的地址,来到了临安城里的丐帮分舵。临安分舵的舵主是一名六袋弟子,名叫孙强,为人精明能干,而且是坚定的主战派,之前在清理净衣派残余的时候,立下了不少功劳。

我拿出丐帮的信物,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孙强见到我之后,又惊又喜:“林长老,您怎么来了?而且还乔装成这个样子?”

“我是悄悄来的,不想引人注目,”我说道,“孙舵主,我这次来临安,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方面,是想向皇上上书,请求皇上支持我们的反间谍行动;另一方面,是想调查一下,主和派到底和蒙古人有没有勾结,那些蒙古间谍,是不是有主和派在背后撑腰。”

孙强点了点头:“林长老,您放心,临安分舵一定会全力支持您的行动。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可疑人员,他们大多和主和派的官员有来往,经常出入主和派大臣的府邸。我们怀疑,这些人就是蒙古间谍,而主和派的官员,就是他们的保护伞。”

“哦?有这种事?”我眼睛一亮,“孙舵主,你有什么具体的证据吗?”

“证据倒是没有确凿的,”孙强说道,“不过我们发现,有一个名叫哈迷蚩的蒙古人,经常出入主和派大臣王伦的府邸。这个哈迷蚩自称是西域商人,却和王伦来往密切,而且行动诡秘,经常深夜出入王府,不知道在密谋什么。我们还发现,这个哈迷蚩和之前被我们抓获的几个蒙古间谍,有过接触。”

“哈迷蚩?王伦?”我默念着这两个名字,心里暗暗记下了。王伦是南宋的宰相,也是主和派的核心人物,向来主张与蒙古议和,反对抗蒙。如果他真的和蒙古间谍有勾结,那问题就严重了。

“孙舵主,麻烦你派人密切监视哈迷蚩和王伦的动向,”我说道,“一旦发现他们有什么可疑的行动,比如传递密信、交接财物等,立刻告诉我。同时,你再派人去调查一下哈迷蚩的身份背景,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和王伦来往密切。”

“是,林长老!”孙强连忙应道,转身去安排了。

我在临安分舵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孙强调查到的关于哈迷蚩和王伦的初步线索,前往皇宫,请求面见宋理宗。

皇宫的守卫非常森严,我费了好大的劲,才通过曹友闻将军的关系,见到了负责传达旨意的太监。我把自己的来意和调查到的线索告诉了太监,请求他向皇上禀报。

太监听了之后,脸色有些为难:“林长老,不是小的不给您通报,实在是皇上最近身体不适,而且朝政繁忙,主和派的大臣们又经常在皇上面前说您的坏话,说您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现在您突然要求面见皇上,皇上恐怕不会见您啊。”

“公公,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皇上禀报,关系到南宋的生死存亡,”我急切地说道,“蒙古间谍已经渗透到了临安城,甚至和主和派的大臣有勾结,他们正在密谋破坏我们的抗蒙大业。如果皇上不见我,一旦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啊!”

太监犹豫了一下,说道:“好吧,林长老,您稍等,小的这就去给您禀报。不过,皇上见不见您,小的可不敢保证。”

说完,太监转身走进了皇宫。我在宫门外焦急地等待着,心里七上八下。我知道,这次面见皇上,是我能否争取到朝廷支持的关键,如果皇上不见我,或者被主和派的谗言所迷惑,不相信我的话,那我们的反间谍行动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甚至可能功亏一篑。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太监终于出来了,对我说道:“林长老,皇上同意见您了,不过皇上身体不适,只能在御书房的偏殿见您,而且时间不能太长。您跟我来吧。”

我心中一喜,连忙跟着太监走进了皇宫。皇宫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和我之前见过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丐帮神丐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