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督府深处,一间守卫森严的静室内,巨大的荆襄及江北沙盘取代了书卷,成为新的课业核心。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兵力部署,皆以微缩模型清晰呈列其上。
赵云立于沙盘一侧,神色肃然:“为帅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沙盘之上,可见乾坤。今日推演,乃去岁东关之战。你为守方,我为攻方。守方,关羽,兵力四万,据东关坚城,有水军策应。攻方,曹休,兵力八万,围城打援,势在必得。开始。”
陈砥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沙盘。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执棋之人。他回忆着战报细节与赵云平日讲授,首先下令:“加固城防,多备火油、擂石。斥候加倍,监控魏军各营动向,尤其注意其粮道与攻城器械集结地。” 这是稳守之基。
赵云(模拟曹休)则下令:“张辽部伴攻北门,徐晃部于西侧土山筑营,以弓弩压制。主力隐于东南林中,待其疲敝,再行总攻。另派小队,伪装百姓,尝试混入城内。”
陈砥立刻应对:“北门加派疑兵,多树旗帜。西侧以湿牛皮遮蔽女墙,减少伤亡,并以床弩反击土山。严查四门入城人员,凡无可靠保人及路引者,一律扣押细审。” 他并未被动挨打,补充道,“令文聘水军,每夜以小股船队袭扰魏军沿江营地,使其不得安枕。”
几轮推演下来,陈砥基本稳住了防线,但也暴露出问题。当赵云突然模拟满宠自皖口方向增兵,与曹休形成夹击之势时,陈砥略显慌乱,调兵遣将出现了滞涩。
“为帅者,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赵云暂停推演,指点道,“你过于关注正面曹休,忽略了侧翼满宠。东关之所以能守,非仅靠城坚,更因有关羽坐镇,能统筹全局,使魏延、邓艾、文聘各司其职,如臂使指。你需学会分权,信任麾下将领,自身则把握大势,应对变局。”
陈砥赧然受教,重新调整心态。
沙盘推演之外,赵云的教导开始涉及更微妙的领域——人心。
“公子可知,为何主公能于江东立足,且根基日渐稳固?”赵云问道。
陈砥思索道:“父亲善用人,能纳谏,赏罚分明,且…善待百姓。”
“此为其表。”赵云摇头,“更深层者,在于其能把握‘人心所向’。孙氏旧部,为何大多归心?因其给予出路,不究前嫌。北来士人,为何愿效死力?因其提供舞台,不论出身。江东本土豪族,为何愿支持?因其保障其利益,同时以新政逐渐引导。普通士卒百姓,为何愿拥戴?因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其能安居乐业。”
他语重心长:“兵马钱粮,乃争霸之器。然人心向背,方为立国之本。失人心者,纵有百万雄兵,终将土崩瓦解。得人心者,纵处逆境,亦能星火燎原。昔日项羽何其雄烈,然刚愎自用,失范增,离韩信,最终垓下悲歌。高祖刘邦,屡战屡败,然能聚萧何、张良、韩信等俊杰,终得天下。”
“为帅者,需知士卒之心,用其勇,恤其苦。为君者,更需知天下之心,顺其势,导其利。你日后若掌权柄,需时刻自省:我之作为,是聚人心,还是失人心?”
陈砥默然沉思,想起交州俚汉冲突,庞统剿抚并用,便是争取人心。想起父亲麾下,文武来源各异,却能大致和谐,亦是把握人心之功。
平静的学习日子被来自北方的紧急军情打破。
亲卫送来的密报让赵云眉头紧锁。他将情报递给陈砥。
情报显示,曹魏在经历东关挫败后,并未一味采取守势。司马懿献策,利用水军优势不再绝对之机,命张辽自合肥方向,臧霸自广陵方向,同时加大对濡须坞和历阳(黄忠驻地)的渗透与骚扰力度。小股魏军精锐,或伪装商旅,或趁夜渡江,袭击哨所,焚烧粮草,甚至尝试收买沿江守军低级军官。其目的,并非大规模攻城掠地,而是持续制造紧张,消耗江东军力精力,破坏江北生产,动摇民心。
同时,暗卫从抓获的魏军细作口中得知,司马懿正在策划一项针对江东核心人物的新的“绝杀”计划,代号“惊蛰”,细节尚未探明,但据信比之前的刺杀更为周密狠辣。
“钝刀割肉,辅以暗箭伤人。”陈砥放下情报,脸色凝重,“司马懿是要让我江东永无宁日,疲于奔命。”
“正是。”赵云颔首,“此乃阳谋。我若派重兵清剿,则正中其下怀,被其小股部队牵制大量兵力,且影响春耕。若置之不理,则沿江防线漏洞百出,民心恐慌,积小败为大患。”
“可否主动出击?”陈砥问道,“如霍峻将军海上袭扰那般,派精锐小队,渡江反击,打击其后勤据点?”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议与主公、元直先生不谋而合。主公已密令黄老将军与周仓,可择机组织精锐,实施有限度的越境反击,以攻代守。然,此策亦险,需把握分寸,避免引发大规模冲突,目前我江东尚需时间消化东关、交州之战的成果。”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至于‘惊蛰’…目标恐仍是公子,或主公,或云长将军,或我等核心将领。必须加倍警惕。”
一股无形的压力,再次笼罩下来。
针对江北的困局与“惊蛰”的威胁,赵云给陈砥布置了一道课业:撰写一份应对方略的条陈。
陈砥闭门沉思一日,结合沙盘推演所学与人心向背之论,草拟了一份初步方案。
其要点如下:
一、军事上,以灵活反击应对渗透骚扰。 授权黄忠、周仓等前线大将,组建快速反应的精锐分队,赋予其临机决断之权,对魏军小股部队及后勤节点进行报复性打击。同时,加强沿江烽燧体系建设,做到预警及时。
二、经济上,开辟新路应对封锁。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糜竺扩大海贸,重点开拓交州以南、夷州(台湾)以东的新航线,换取急需物资。同时,在荆南、交州大力推广军屯、民屯,提高粮食自给率。
三、内部维稳,深挖肃奸。 借“惊蛰”威胁,由庞统暗卫系统主导,在军队及地方官吏中进行新一轮、更隐秘的忠诚审查,重点排查与北地有潜在联系者。同时,明发告示,悬赏捉拿魏谍,鼓励军民举报,凝聚内部共识。
四、外交上,继续对西蜀保持压力与沟通。 利用霍弋这条线,持续传递江东愿就关羽问题商谈的意向,但前提是西蜀必须停止一切暗中破坏行动。可考虑通过许靖等中间人,传递更明确的信号。
条陈最后,陈砥也写下了担忧:主动越境反击存在风险,可能授曹魏以口实,加剧冲突;内部肃奸若把握不当,易造成人人自危,反伤士气;西蜀态度依旧不明,难以指望。
赵云仔细阅毕,未置可否,而是问道:“若依此策,何者为先?何者为重?资源有限,当如何取舍?”
陈砥沉吟道:“晚辈以为,内部肃奸与稳定民心为根本,需持续进行。军事反击与经济开源并重,但军事行动需谨慎,避免过度刺激魏军主力。外交…可为辅助,争取时间。”
“若主公命你削减三项中一项,以集中资源,你削何项?”赵云再问。
陈砥思索良久,艰难答道:“若不得已…可暂缓部分越境反击行动,优先保障内部稳定与经济开源。守江之责,重在防其大规模渡江,小股骚扰,尚可忍受一时。”
赵云微微颔首:“懂得取舍,知进退,方为帅才。你的条陈,已具雏形。然实际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考虑的细节远多于此。譬如,越境反击,派何将领?带多少兵?目标选何处?如何保密?如何接应?失败如何止损?此皆需反复斟酌。”
陈砥深知其中复杂,恭敬受教。
就在陈砥沉浸于军政学习的深度锤炼时,一个来自西蜀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赵云的高度关注。
暗卫探知,近日有一武将与丞相诸葛亮在军政会议上发生争执。该武将再次提出其着名的“子午谷奇谋”,欲效仿韩信故事,请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循秦岭子午道直袭长安,认为可一举而定关中。诸葛亮以其计太险,且蜀中兵力不足以支撑如此冒险,再次拒绝。该武将怏怏而退,私下曾抱怨“丞相畏魏如虎”,才能不能尽用。
此事在蜀中高层并非秘密,但传递出的信号却耐人寻味。
赵云对陈砥分析道:“此人勇猛且多智,然性矜高,与诸葛亮用兵稳健之风格格不入。此矛盾,日后或可为我所用。诸葛亮拒绝冒险,说明其目前战略重心仍在巩固内政,稳守汉中,无意也无力对曹魏或我江东发动大规模攻势。这对我们而言,算是好消息,至少西线暂时无忧。”
他话锋一转:“然,西蜀内部将相不和,亦非吉兆。若诸葛亮不能妥善安抚此人,恐生内患。届时,西蜀局势若有变,对我江东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陈砥若有所思。天下棋局,每一方的内部动向,都可能影响全局。他意识到,为帅者,不仅要知己知彼,更需时刻关注潜在盟友与对手的内部变化。
潜龙在渊,学习的已不仅是兵法和政务,更是洞察大势、把握时机的敏锐。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能否在这错综复杂的乱世中,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将成为未来考验他的关键。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8kxs.com)魏砥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