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6章 迷雾加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

蜀中可能插手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布山大营的决策层炸响。庞统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挥手让密使与闲杂人等退下,帅堂内只剩下他与陈砥,以及两名绝对心腹的幕僚。

“霍弋…”庞统踱步至交州与益州接壤的沙盘区域,目光锐利如刀,“若真是他,或类似身份的蜀将潜入交州,其意绝非简单搅局。诸葛亮…他想做什么?”

一名幕僚迟疑道:“军师,是否可能只是巧合?或是曹魏故意嫁祸,挑拨我与西蜀关系?”

“巧合?”庞统冷笑一声,“李异镇守五岭,卡在荆南与交州咽喉,亦是防范益州的前沿。他的死,最大得益者是谁?绝非仅困于东关的曹魏!而是一旦交州大乱,五岭失控,便可趁虚而入的西蜀!”

他手指重重点在沙盘上益州与交州交界处:“诸葛亮稳坐成都,看似与我江东不相往来,实则未尝不想扩张!若他能控制交州,则对江东形成西、南两面夹击之势!其用心,未必比曹丕善良!”

陈砥听着这番分析,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原以为敌人只有北方的曹魏,却没想到西面那个与父亲有着香火情分、曾并肩作战的叔父势力,也可能在暗中捅刀。政治的残酷与复杂,远超他此前的想象。

“军师,若蜀中真参与其中,我当如何应对?”陈砥忍不住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庞统看向他,眼神深邃:“公子,这便是乱世。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刘备、诸葛亮因云长将军之事与我交恶,如今见我被曹魏主力牵制于东关,趁机在南方搅局,分我兵力,乱我后方,实乃上策。应对之策…”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一,立即加派信得过的精锐,封锁益州与交州所有可能通行的隐秘小道,严查一切来自蜀地的人员物资,宁可错杀,不可错放!二,奏报主公,请其以镇南大将军名义,正式照会汉中王刘备,质询其将领霍弋行踪,施加压力,无论其承认与否,皆可打草惊蛇,使其有所顾忌。三,加快对叛军的清剿步伐!必须在蜀中可能的大规模干预之前,平定内部,腾出手来!”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交州北境的官军都动了起来,气氛更加紧张。针对叛军的军事压力陡然增大,同时,一张针对可能存在的“蜀地因素”的大网,也悄然撒开。

庞统决定对叛军盘踞的核心区域,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攻势。目标直指叛军目前活动最猖獗的朱崖郡北部山区。他调集留赞主力,并亲自坐镇中军,统筹指挥。

陈砥被允许随中军行动,但被严令不得靠近前线交战区域,只能在距离战场数里外的一处高地营垒中观望。五十名白毦兵寸步不离地护卫在他周围。

这是陈砥第一次如此接近大规模的战阵。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台上,他能远远看到官军如同数条黑色的巨蟒,沿着山麓和河谷,向叛军控制的山林缓缓推进。旌旗招展,鼓声隆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肃杀。

很快,前方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与兵刃撞击的锐响。浓烟在山林间升起,那是官军在焚烧叛军设置的障碍,或是叛军在使用火攻阻敌。偶尔有剧烈的爆炸声传来,那是官军使用的简易霹雳车在轰击叛军的营垒。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陈砥能看到官军的阵线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但叛军的抵抗异常顽强,利用熟悉的地形,不断从侧翼发起反击,双方在一些险要的山隘反复争夺,尸横遍野。

忽然,战场左翼一阵骚动,一股数量不少的叛军骑兵(或许是俚人中的马队),如同利剑般从一处山谷中杀出,直扑官军一个略显薄弱的步兵方阵!那方阵瞬间被冲得有些混乱,眼看就要被分割包围!

高地上,陈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甚至能隐约看到那纷乱战团中飞溅的鲜血和倒下的人影。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杆“留”字大旗猛地出现在左翼后方,留赞亲率一支精锐的重甲步兵赶到!他们如同磐石般顶住了叛军骑兵的冲击,长矛如林,刀光似雪,硬生生将叛军的攻势遏制住。随即,留赞身先士卒,手持长戟,怒吼着杀入敌阵,所向披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左翼战局渐渐稳定下来。陈砥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亲眼目睹了战场的瞬息万变,以及主将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的重要性。

傍晚时分,官军终于攻克了叛军数处重要据点,逼使其残部向更深的山林溃退。战场上留下了无数尸体和残破的旌旗,空气中血腥味混合着焦糊味,令人作呕。

当陈砥跟随中军踏上刚刚经历血战的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终身难忘。断臂残肢随处可见,无主的战马在哀鸣,伤兵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泥土都被染成了暗红色。他强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脸色苍白,但目光却死死地看着这一切,仿佛要将这战争的残酷烙印在灵魂深处。

虽然取得了战术胜利,但叛军主力并未被歼灭,而是化整为零,遁入茫茫群山,清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庞统更关心的是蜀中参与的实证。他加大了对俘虏的审讯力度,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像是职业军人的叛军头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日后,暗卫从一个重伤被俘的叛军小头目口中,撬出了一条关键信息。据其供述,大约在两三个月前,确实有一批操着益州北部口音的人加入了他们,为首的是一个年轻将领,武艺高强,沉默寡言,被称为“霍先生”。此人并不直接指挥所有叛军,但时常与叛军几个核心首领密议,且其麾下约百余人,装备极其精良,战术素养远高于普通叛军。

“霍先生…霍弋…”庞统沉吟。口音、时间、姓氏,都对得上。

几乎同时,对缴获的叛军军械的溯源也有了进展。工匠营的老师傅确认,部分弓弩的制造工艺和材质,与益州军工制品特征高度吻合,绝非曹魏或江东风格。

“看来,西蜀插手,八九不离十了。”庞统对陈砥道,语气沉重,“只是,不知这是霍弋的个人行为,还是得到了诸葛亮,乃至刘备的默许。”

“军师,我们拿到了证据,是否即可向蜀中问罪?”陈砥问道。

庞统摇摇头:“这些证据,尚不足以掀翻桌子。刘备、诸葛亮完全可以推说不知情,乃霍弋私自行动,甚至反诬我们构陷。目前的关键,是尽快找到那个‘霍先生’,无论是生擒还是击毙,拿到确凿人证,我们才能在政治上占据主动,甚至…以此为筹码,与刘备谈判,解决云长将军带来的僵局。”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令下去,悬赏千金,活捉或确认击杀‘霍先生’者,官升三级!所有斥候、暗探,重点搜寻此人踪迹!”

就在交州战事稍见曙光,注意力转向搜捕“霍先生”之际,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从北方经由水陆秘密通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庞统手中。

消息来自东关,是文聘水军冒死送出的密信。

信的内容让庞统这位素来以冷静着称的凤雏,也瞬间脸色煞白,手指微微颤抖。

密信言:十日前,魏军再度发动大规模强攻,主将关羽亲临城头督战,激励士气,不幸被魏军流矢所伤,箭簇深入肩胛,虽经军医竭力救治,然伤势沉重,加之年事已高,久困孤城,心力交瘁,已卧床不起,情况危殆!东关防线,目前由魏延、邓艾勉力支撑,然军心浮动,形势及及可危!

“关君侯…”庞统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惶。关羽若有不测,对整个江东,对北线战局,对与西蜀本就脆弱的关系,都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陈砥看到庞统骤变的脸色,心中咯噔一下,连忙问道:“军师,可是东关有变?”

庞统将密信递给他,沉痛道:“公子,关将军…重伤垂危。”

陈砥接过信纸,快速浏览,小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那个在他印象中如同天神般威严、在父亲口中义薄云天的关云长,竟然…他不敢想下去。

“军师,我们…我们是否要回援东关?”陈砥急道。

庞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分析局势:“东关距离交州数千里,远水难救近火!且我军在此已投入重兵,若此时仓促回师,不仅前功尽弃,交州可能彻底糜烂,叛军与潜在的蜀军更会趁势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他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平定交州!只有稳定了南方,才能腾出兵力物力,支援东关!甚至…若能迅速擒杀那个‘霍先生’,或许能以此为契机,逼迫西蜀在云长将军的问题上让步,换取喘息之机!”

他看向陈砥,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公子,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更快,更狠!”

东关的噩耗,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大营中的气氛更加压抑,所有人都明白,局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庞统连续下达了一连串更加激进的命令,督促留赞不惜代价,加快清剿速度。同时,他加强了对内部可能的“通蜀”分子的清洗,一时间,交州北境数个郡县风声鹤唳,数名官员和中级将领被秘密逮捕下狱。

然而,叛军和那个神秘的“霍先生”仿佛蒸发了一般,在官军的强力清剿下,活动变得更加隐秘和零散,难以捕捉其主力。

这天夜里,庞统独自在帅堂内对着沙盘沉思良久,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将陈砥召来,屏退左右。

“公子,”庞统看着眼前虽然稚嫩,但眼神已历经磨炼的少年,沉声道,“东关危殆,交州未平,局势崩坏,近乎死局。统需坐镇此地,统筹全局,难以分身。然有一事,关乎破局关键,非绝对信任且身份特殊之人不能为。”

陈砥心神一凛,挺直腰背:“军师但请吩咐,晚辈万死不辞!”

“好!”庞统目光灼灼,“我要你,以镇南大将军公子之身份,持我令牌与密信,秘密前往五岭,代替我…不,是代表主公与你本人,去会见一个人。”

“见谁?”

“一个可能知道‘霍先生’下落,甚至可能与蜀中某些势力有联系,但或许…尚可争取之人。”庞统缓缓道出一个人名和一个地点。

陈砥听完,童孔微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没想到庞统竟然将如此重要而危险的任务交给自己。

“此行凶险,远超你此前经历。”庞统语气凝重,“但此事若成,或可一举扭转交州乃至整个江东的被动局面!你,可敢前往?”

陈砥迎着庞统审视的目光,脑海中闪过东关的血火,关羽重伤的消息,以及这一路所见的残酷与责任。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恐惧与激动,清澈的眼神中透出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为国为家,陈砥,义不容辞!”

潜龙再次离巢,这一次,他将独自潜入更加深邃险恶的迷雾之中,去完成一项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秘密使命。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8kxs.com)魏砥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