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3章 荆南显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

庞统的动作雷厉风行。建业城内,一场针对流言的肃清行动悄然展开,力度远超以往。暗卫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猎犬,循着蛛丝马迹,短短数日内,便锁定了数个散布谣言的小团伙。这些人身份各异,有不得志的落魄文人,有混迹市井的帮闲青皮,甚至还有一两个在低级衙署任职的胥吏。审讯之下,虽未直接揪出最高层的“毒钉”,但线索隐隐指向了与北方有牵连的某些商号和几个早已被边缘化的孙氏旧部子弟。

公开的处置迅速而严厉。数颗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闹市口,旁边张贴着醒目的告示,列明其“受魏谍蛊惑,散布谣言,离间君臣,动摇国本”的罪状。同时,各级官吏奉命在坊市、乡亭反复宣讲,强调公子陈砥乃因身体需要静养,居于安全隐秘之处,绝非外界讹传,并严申妄议上官、传播不实之言者,立斩不赦。

陈暮明发各军各郡的钧令也及时送达。命令措辞严厉,直指曹魏离间之计的阴险,并明确表示:“孤与子龙、汉升等将军,肝胆相照,共扶社稷,岂宵小谗言所能间?凡我将士官吏,当明辨是非,恪尽职守,再有听闻此等无稽之谈者,当即刻上报,不得私下传播,违令者严惩不贷!”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建业及周边核心区域的公开流言迅速被压制下去。市井间虽仍有窃窃私语,但已无人敢公开谈论。然而,庞统和徐庶都清楚,那最恶毒的种子,已然借着最初的风势,飘向了更远的地方,尤其是军队和地方大族之中。强力压制可以禁口,却难禁心。

荆南,江陵都督府。

赵云按照徐庶密信中的建议,精心安排了一场小范围的“偶遇”。这日,他邀请了几位绝对可靠的军中核心将领与荆南本地几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于都督府后园亭中商议春耕屯田与军械补充事宜。这些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对陈暮集团忠诚不二,且与曹魏绝无牵连之人。

议事至中途,赵云借口更衣暂离。片刻后,陈砥在两名赵云亲卫的陪同下,手持一卷书册,仿佛刚从书房出来,步履从容地穿过连接后园的回廊,似乎是要前往另一侧的藏书阁。

他的出现,自然引起了亭中众人的注意。虽然只是短暂的照面,但陈砥的容貌气度,与陈暮颇有几分神似,加之其身处都督府内院,身份不言自明。

陈砥见到亭中众人,略显“意外”,随即停下脚步,隔着一段距离,依着晚辈见长辈的礼节,微微躬身行礼,姿态从容,毫不怯场。

亭中诸人皆是心头剧震,但能坐到这个位置,都是人精,瞬间便明白了赵云的用意。众人纷纷起身,恭敬还礼,口中称“公子”,却无人敢多问一句。

陈砥并未多留,行礼后便继续向藏书阁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回廊尽头。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数十息,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几位将领和官员交换着眼神,心中那因为流言而产生的一丝阴霾,瞬间烟消云散。公子不仅安然无恙,而且气度沉静,显然在此备受照料。赵都督此举,无疑是表明了自身的坦荡与主公毫无保留的信任。

“看来,某些人其心可诛啊!”一位老成持重的官员捋须叹道,意有所指。

“都督与主公,君臣相得,岂是外人能离间的?”一位将领慨然道,“我等只需恪尽职守,谨防魏狗奸计便是!”

这次精心安排的“偶遇”,成功地稳定了荆南核心阶层的人心,将司马懿离间计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消息虽被严令不得外传,但在小范围内,忠诚的基石变得更加牢固。

东关的夜晚,不再宁静。魏军的骚扰变本加厉,小股部队趁着夜色不断逼近城墙,佯装攀爬,或者鼓噪呐喊,搅得守军不得安宁,精神持续紧绷。

关羽深知,长久下去,士卒疲惫,士气必然衰落。他召来魏延与邓艾。

“文长,近日可是憋闷坏了?”关羽看着依旧杀气腾腾的魏延,澹澹问道。

魏延抱拳,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君侯!末将愿领一军,出城踹营,杀他个措手不及!总好过在此受这鸟气!”

邓艾闻言,立刻劝阻:“君侯,不可!敌军势大,戒备森严,夜袭风险极高!若中埋伏,恐损兵折将,动摇城防!”

关羽抬手止住邓艾,目光如炬,盯着魏延:“若让你去,你待如何?”

魏延精神大振,快速道:“敌军连日骚扰,以为我疲敝,必疏于防范。末将不需多,只领五百精锐死士,皆着轻甲,携引火之物,不开城门,以绳索缒城而下,专袭其靠近江岸的辎重营与外围巡哨小队!烧其粮草,杀其巡兵,制造混乱,一击即走,绝不恋战!”

关羽沉吟片刻,看向邓艾:“士载,你以为此策如何?”

邓艾仔细想了想,魏延此策目标明确,规模小,行动快,不求歼敌,只求破坏与震慑,倒是符合当前形势。他沉吟道:“若计划周详,选择目标得当,快速撤离,或可一试。但需有接应,并严防敌军趁机攻城。”

“好!”关羽拍板,“便依文长之策。予你五百精锐,三更出发。士载,你负责城防警戒,多备弓弩滚木,以防不测。本帅亲自为你等掠阵。”

是夜三更,月暗星稀。东关水门附近的城墙之上,数条粗索悄然垂下。魏延一马当先,身着黑色劲装,口衔利刃,如同灵猿般滑落城下。五百精心挑选的死士紧随其后,动作迅捷无声。

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避开魏军明哨,直扑靠近江岸的一处辎重堆放地。那里堆放着不少草料和攻城器械的木材部件。

“动手!”魏延低喝一声。

众死士立刻将携带的火油罐砸向辎重堆,随即点燃火把扔了过去。干燥的草料和木材瞬间被引燃,火势猛起,映红了半边天。

“走水了!”

“敌袭!敌袭!”

魏军营寨顿时一片混乱,锣声、呐喊声四起。附近巡逻的魏军小队匆忙赶来,正迎上魏延率领的、杀意正浓的江东死士。

魏延刀光如匹练,当先闯入敌群,左噼右砍,勇不可当。五百死士紧随其后,如同尖刀般撕开了匆忙集结的魏军小队,并不恋战,且战且走,向预定撤离点退去。

城头之上,关羽看得分明,见火起,又见魏延等人成功接敌并后撤,立刻下令:“弓弩手,覆盖敌军追兵!掩护文长撤退!”

密集的箭雨从城头倾泻而下,阻断了试图追击的魏军。魏延率众迅速退至城下,抓住垂下的绳索,在城头友军的拉扯和掩护下,快速攀援而上。

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魏延带出去的五百人,折损不足五十,却成功焚毁魏军一处重要辎重点,斩杀魏军巡哨百余人,极大地打击了魏军的嚣张气焰,也让连日疲惫的守军士气为之一振。

满宠闻讯赶到时,只见一片狼藉的辎重营和满地狼藉的魏军尸体,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被困孤城的关羽,竟还敢主动出击,而且如此精准狠辣。

就在东关夜袭成功的消息尚未传开之际,一封来自交州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建业,直接呈送到了陈暮的桉头。

军报是交趾太守留赞所发,内容却并非俚汉冲突的后续,而是一个更加惊人的噩耗——镇守五岭要冲,负责北境陆路屏障的李异将军,于数日前巡边时,遭遇不明身份武装袭击,力战身亡!

消息传来,举座皆惊!

李异并非顶尖名将,但也是追随陈暮多年的宿将,忠诚可靠,镇守五岭要地,位置关键。他的突然遇害,绝非偶然!

庞统立刻将此事与之前交趾发现的魏谍活动,以及建业的流言联系了起来。

“主公!此绝非孤例!”庞统语气急促,“魏谍在交州煽动俚汉矛盾,意在制造边乱,牵制我兵力与注意。如今又刺杀了李异将军,其目标直指我边疆稳定,意图撕开我南疆防线!五岭若乱,则荆南腹地直接暴露,甚至可能影响与交州的联系!”

陈暮脸色阴沉得可怕。李异之死,如同在他后方插了一刀。他沉声道:“查!给孤彻查!是何人所为?是俚人部落,还是隐藏的孙氏余孽,亦或是…曹魏派出的死士?”

“臣已令交州暗卫全力调查。”庞统应道,“然无论凶手是谁,五岭防务刻不容缓!需立即派遣得力大将接替李异,稳定局势!”

徐庶补充道:“五岭地理位置特殊,接替者需熟悉当地情势,且有足够威望弹压可能出现的动荡。留赞在交趾,需应对俚人事务,恐难分身。是否从荆南或江东调派?”

陈暮目光扫过地图,最终落在荆南方向,果断下令:“传令赵云,即日起,总督荆南、交州北境(五岭区域)军事防务!令他即刻选派麾下得力干将,火速前往五岭,接管防务,整顿军备,肃清奸细,务必确保五岭通道安全!同时,令其严密关注西蜀动向,谨防刘璋或刘备趁机生事!”

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发出。荆南的赵云接到命令后,深感责任重大,立刻任命以稳健着称的部将陈式,率三千精兵,携带自己的令箭印信,紧急驰援五岭。

李异遇害的消息,虽然被严格控制在一定层级,但如此重大的变故,终究难以完全掩盖。一股不安的气氛开始在江东上层弥漫。结合此前关于公子下落的流言,以及东关持续的战事,一种“多事之秋”的压抑感笼罩在许多人心头。

许都的司马懿,几乎在同时收到了两条消息:一是东关夜袭失利,辎重被焚;二是李异已被成功刺杀。

对于东关的损失,他并未太过在意,战争本就互有胜负。但对于李异之死,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很好。五岭一乱,陈明远便不得不分心南顾。赵云权力加重,看似信任,实则将其推至风口浪尖。”司马懿对心腹分析道,“此刻,若再有些许关于赵云‘权柄过重’、‘荆南交州皆在其手’的议论,传入陈暮耳中,效果恐怕会比之前的流言更佳。”

他顿了顿,阴冷一笑:“而且,李异之死,只是个开始。我们在交州的‘钉子’,该动一动了。让那片瘴疠之地,彻底热闹起来吧。”

潜龙在渊,本欲静心潜修,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东关的战火,建业的流言,五岭的喋血,交州的暗涌,如同一张越来越紧的网,从四面八方向江东笼罩而来。陈暮、庞统、徐庶,乃至远在荆南的赵云和陈砥,都感受到了这股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

年轻的陈砥,在荆南的学习与成长,注定无法在完全的平静中继续。现实的残酷与政治的诡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他尚且稚嫩的世界。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8kxs.com)魏砥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