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48

私下里,二人却单独召见陈宫,将书信示之。

陈宫阅毕大惊失色:吴侯明鉴,此必是李牧反间之计!当日我与张邈反曹,非因边让之死,实因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引发士族恐慌。

“盘踞兖州的黄巾贼寇,竟在我军眼皮底下耕作,岂能坐视不理?”

“兖州士族对曹操新政多有怨言,共推我与张邈为民 ,这才起兵反曹。”

“绝非仅因边让一人之死!”

陈宫的解释透着几分勉强。

孙策朗笑着拍打陈宫肩头:“公台何必多言!若我孙伯符会中李牧离间之计,又怎会单独见你?”

“你助我平定江东立下大功,若因此事见疑,岂非显得我气量狭小?”

“眼下正要借重公台,收服江东士子之心!”

听闻周瑜计策,陈宫暗自松了口气。

“主公容禀,依在下之见,宴席初始不宜现身,否则恐难成事。”陈宫正色谏言。

孙策剑眉微蹙:“这是何道理?我设宴相邀,当众示以诚意,他们还敢不服?”

说着眸中寒光乍现:“不服者斩之,剩下的自然归心!”

周瑜摇头轻叹。

他已明白陈宫劝阻的深意。

孙策向来不耐与名士周旋。

即便勉强应酬,若见士人迟迟不表态,必会按捺不住脾气。

倘若口出恶言,岂不前功尽弃?

陈宫急道:“主公若开杀戒,正堕李牧彀中!”

“此贼料定主公平生不受闲气,必会暴起 。”

“所谓月后决战,非其不能渡江,实乃坐待江东自乱!”

“这封战书明为给主公收拢人心之机,暗则激将之法,就等主公再诛名士。”

“届时李牧持朝廷诏令安抚,江东士子必将背主而去!”

此刻的孙策虽横扫江东六郡,却未及深耕根基。

恰似当年刘备初领徐州。

若能假以时日与士族调和利害,或可同心协力。

然眼下江东敌视孙氏者众。

自征战以来,多少郡县士族殒命刀下,其中多为江东本土豪强。

岂有杀亲之仇未报,反效死力的道理?

昔年庐江太守陆康死于孙策之手,其子陆绩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时,便是力主降曹的急先锋。

为何主降?

陆氏子弟,岂能为杀父仇人尽忠?

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周瑜和陈宫无法理解李牧的意图,问题就出在此处。

按照常理,李牧若以朝廷名义讨伐孙策,指责其擅杀朝廷命官,并率徐州兵马南下。

江东士族中,至少半数会倒戈相迎。

然而李牧偏偏反其道而行,刻意激怒江东士族,迫使他们无论与孙策有无仇怨,都不得不与之结盟。

合作?

绝无可能!

无论是江东士族还是孙策,李牧都要将其彻底铲除。

这一反常之举,正是周瑜和陈宫困惑的根源。

孙策烦躁道:“公台,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应对?我实在忍无可忍!”

陈宫试探性提议:“不如让权公子试试?”

“权弟?”孙策一怔,随即面露喜色:“妙计!二弟自幼饱读诗书,性情沉稳,由他代我接待这些名士,我也能省去烦忧。”

“公瑾,你认为如何?”孙策转头询问周瑜。

周瑜隐约感到不妥,却又说不出缘由,沉吟片刻后道:“久闻伯符之弟孙权,性情宽宏,仁厚果决,崇尚侠义,爱惜贤才。若伯符实在不愿出面,由令弟代为招待,倒也是个良策。”

“不过宴席尾声,伯符仍需现身,否则这些名士会认为你怠慢他们,连面都不肯露。”

孙策朗声笑道:“这点礼数我自然明白,我这就派人去阳羡召权弟回来!”

陈宫目光微闪,心中暗喜。

看来周瑜也未察觉端倪,待孙权结交江东名士、收拢人心后,孙策便可有可无了!

统领江东之众,需要的是一位合适的江东之主。

而非孙策这般恃勇逞强之人。

……

丹阳郡。

赵云三人会见了丹阳郡另一支势力强大的宗帅。

祖郎!

此人是活跃于丹阳郡泾县一带的山越首领,人称“泾县大帅”、“丹阳宗帅”。

孙策平定江东期间,曾多次与之交锋,互有胜负。

祖郎曾两度击败孙策,首战更是令孙策“几至危殆”。

原本孙策准备第三次征讨祖郎,但因吕布军南下而被迫搁置。

“费栈已告知本帅,你们带了宝贝!拿出来瞧瞧。”祖郎面容粗犷,颈部和脸庞布满纹印,身形魁梧,语气嚣张。

费栈似山中贵公子,而祖郎则如悍匪,蛮横狂傲。

能两次击败威震江东的孙策,这位丹阳宗帅绝非等闲之辈。

夏侯兰正欲上前,却被赵云拦下。

赵云将龙胆枪立在地上,单手按剑上前:丹阳勇士威名远播,赵云愿以剑术请教宗帅麾下猛士。

祖郎放声大笑:原以为又是那夏侯兰来说教,本帅都快睡着了。赵云!你很好!既然要与我帐下勇士比试,本帅可就来精神了!

夏侯兰摇头失笑:若非子龙机敏,我磨破嘴皮也是徒劳。

张辽拄着钩镰刀观战:子龙出手,祖郎怕是要吃苦头。子文,你且准备着,免得子龙胜得太狠,坏了我们正事。

夏侯兰会意:自然明白,先武后文罢了。

这时一名丹阳壮汉扛着铁锤出列。

俺叫铁牛,原是铁匠。这锤子下去石头都碎,你还是换长枪吧!铁牛倒是直爽。

赵云抱剑行礼:多谢铁牛兄好意,此剑足矣。

铁牛见赵云推辞,怒吼着如蛮牛般冲来。只见赵云身形飘忽,两招之间便以剑鞘击中铁牛手腕。

铁锤坠地,剑鞘已抵住铁牛咽喉。

承让。赵云收势后退。

铁牛呆立当场,难以置信地望向祖郎。

祖郎面色渐沉,挥手又派出一名勇士。

焦虎来也!黑巾汉子双持钢刀,虎扑而上。

赵云依旧剑不出鞘,三合之内便将焦虎制服。

此时又一人挺枪跃出:我乃祖洪!赵云可敢比枪?

听其名便知与祖郎关系匪浅。

赵云抛剑给夏侯兰,接过龙胆枪气势陡变:请赐教!

祖洪枪出如雨,赵云却只守不攻。

子龙在留手。张辽看出门道。

夏侯兰附和:连败两人都未拔剑,这是给祖郎面子。

祖郎突然提起长枪喝道:祖洪退下!又对赵云大喊:休要相让!若敢放水,休想再谈!

刹那间,赵云的眼神骤然凌厉。

夏侯兰不禁咂舌:祖郎竟如此狂妄?

尖锐的鸟啼声划破空气,祖郎瞳孔骤缩,咽喉处冰冷的枪尖让他额角沁出冷汗。

承教。赵云收枪抱拳。

祖郎仍沉浸在 难以回神。

方才只闻鸟啼,眼前枪影闪过,喉间便已抵上寒芒。若在战场,此刻早已命丧黄泉!

我竟逼得赵云全力出手?

祖郎的骄狂之气顷刻消散。

宗帅,此番前来只为献上助您增收的典籍。赵云示意侍从抬来书箱。

【求全订】

江畔北岸。

吕布抚摸着新夺的战舰,眼中精光迸射。

如此精良战船,孙策小儿不过尔尔!

传令三军,兵发秣陵!

决战之前,且先尽兴。

五千精兵分作水陆两路,五十艘战舰让渡江选择更为灵活。

三日后黎明。

吕布再施故技,突袭秣陵渡口。吴景守军全军覆没,仅留活口报信。

劫掠船队的吕布沿江西进,半月间兵力翻倍,直抵庐江郡。

飘忽不定的袭扰令丹阳太守吴景焦头烂额——大军未至敌已远遁,严加防范却不知其攻何处。虽无大败,却日日惊扰,唯初期损失些船卒而已。

渡口虽被守住,但吕布每日在江边游荡,令吴景不胜其烦。

无奈之下,吴景只得将半月来的军报送往吴县,请孙策决断。

“吕布这厮,竟视江南渡口如无物?”孙策怒摔军报,对曲阿守将的恨意更深。若非丢了那五十艘战船,吕布岂敢在长江肆意侵扰?

周瑜亦感棘手。

虽料到吕布攻曲阿是为夺船,却未能及时阻止。如今吕布借这五十艘战船横行江上,不占渡口,只频频 扰,令人疲于应对,却又不得不防。

谁知他何时会突然变卦,强占渡口?

这般被动防守,令孙策憋闷至极!

长江水贼惯用此策,来去自如,进退无阻。

“怪哉……”

周瑜眉头紧锁,俊朗的面容因连日战事而憔悴。

“李牧究竟在等什么?”

他百思不得其解。

在张昭与陈宫的斡旋下,孙权代孙策安抚江东名士。

众名士一呼百应,江东士族纷纷表态支持孙策,共抗吕布。

虽其真心不过是为防吕布入主后效仿“速成士人”之策,动摇江东根基,但至少明面上,孙策已得六郡士族拥戴。

本可直取江东,如今却偏选最难之路。

“莫非李牧真以为,能一举剿灭伯符与江东士族?”

“还是说,如吕布信中所言,他集徐州之兵,伯符举江东之众,来一场公平对决?”

“实在难以揣测!”

周瑜苦思之际,陈宫却暗自欣喜。

与张昭联手,他成功令江东名士暂结同盟。

只待孙策与吕布两败俱伤,再令孙策“意外”身亡,扶孙权上位,江东便可铁板一块。

至于孙权是否甘为傀儡?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光阴似箭。

江北江南,皆忙于收割稻谷。

然而……

稻谷方收,曲阿对岸忽一夜集结五万徐州精兵。

天明时分,曲阿渡口再度陷落。

五万大军如天兵骤降,一举夺占曲阿。

决战之日如期而至!

急报!

吴侯,吕布大军今晨突袭曲阿渡口,正向曲阿城进发!

孙策拍案惊起:吕布此番带了多少兵马?

斥候肃然答道:观其军旗,约五万之众!

好个吕布!孙策怒目圆睁,当真欺我江东无人?

曲阿渡口失守本在预料之中,但孙策万万没想到,吕布竟会如此大张旗鼓地正面进攻。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8k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8k小说!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m.8kxs.com)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