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破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7章 书的反响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州大学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破局与重建:清州样本的启示》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的横幅格外醒目。台上,坐着作者赵晓颖、特邀嘉宾清州市委书记周海(李正峰升迁后接任)、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孙教授,以及政法大学出版社的王编辑。台下,除了清州大学的师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媒体记者、党政干部代表,甚至有一些外国驻华机构的观察员。

发布会由王编辑主持,他简要介绍了成书过程和出版意义后,将话筒交给了赵晓颖。

赵晓颖今天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神情沉静而自信。她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回顾了创作的心路历程:

……这本书,与其说是我写的,不如说是清州这座城市和无数为之奋斗的人们共同书写的。它源于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更源于一场深刻的社会实验。我们记录它,不是为了沉浸于过去的伤痛,而是为了梳理其中的逻辑,提炼可资借鉴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信心:那就是,再顽固的沉疴积弊,也抵不过制度的力量、法治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

她的发言赢得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接下来是嘉宾研讨环节。清州市委书记周海首先发言,他拿着书,感慨万千:

晓颖同志的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很多细节让我这个亲历者都深受触动,也引发了更深的思考。这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和‘系统性’。它没有回避问题,深刻揭示了腐败滋生蔓延的复杂成因;它更全景式地展现了我们如何通过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实现系统性重塑。这对我们清州巩固成果、迈向更高治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南。我代表清州市委市政府,感谢晓颖同志和她的团队!这本书,将成为我们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读书目。

省社科院的孙教授从学术角度进行了点评,他语气激昂:

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非虚构作品!它超越了传统的案例报道,以其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剖析和深刻的洞察,为研究中国地方治理、反腐败斗争和政治生态修复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活样本’!书中提出的‘预防机制’、‘四治融合’、‘数据赋能监督’等理念和实践,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我认为,这本书不仅属于新闻界,更属于学术界,属于所有关心中国治理现代化的人们!

一位来自北京某高校的政治学青年学者抢到了提问机会,他语气犀利:

赵老师,您好!我非常钦佩您的勇气和洞见。我有一个问题,书中大量引用了李正峰书记的决策和讲话,似乎将他塑造成了力挽狂澜的‘关键先生’。这是否会让人过于聚焦个人作用,而忽略了制度建设和集体领导的力量?您如何看待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在这个案例中的平衡?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赵晓颖从容不迫地拿起话筒,微笑着回应:

这位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团队也反复思考和讨论过这一点。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在清州特定的历史转折点上,李正峰同志作为主要领导者,其个人的政治勇气、担当精神和战略决断,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否认这一点,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她话锋一转:但是,这本书的核心主线,恰恰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制度的构建——从‘权力制约’到‘透明政府’,从‘联合执法’到‘预防机制’;我们描写了纪检监察干部、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甚至普通市民的群像。李正峰同志的作用,正是在于他善于激发和依靠制度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他本人也多次在书中强调,‘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所以,我们认为,这本书恰恰是生动诠释了‘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个人能动性与制度决定性之间辩证关系的优秀文本。

她的回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再次赢得了掌声,那位提问的学者也信服地点了点头。

一位外媒记者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提问:赵女士,您的书揭露了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这是否说明中国的政治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您担心这本书会在国际上带来负面影响吗?

赵晓颖目光坚定,语气平和而有力: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制度,都难以完全杜绝腐败的发生。评价一个体系的优劣,关键不在于它是否出现问题,而在于它是否具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能力。清州案例恰恰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拥有这种强大的能力。我们敢于直面问题,并以雷霆万钧之势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这本书在国际上引发的,不应是质疑,而应是对中国治理能力和反腐决心的更深层次了解和尊重。我们欢迎客观理性的讨论,但拒绝任何带有偏见的误读。

她的回答不卑不亢,展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自信和格局。

发布会结束后,签售排起了长龙。读者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还有抱着孩子的年轻父母。他们纷纷向赵晓颖表达感谢和敬佩。

赵记者,这本书太提气了!让我们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赵老师,我是学公共管理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教材!

谢谢您,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

看着热情的读者,听着真挚的话语,赵晓颖的眼眶微微湿润。她知道,所有的艰辛和风险,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与此同时,关于这本书的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升温,迅速登上热搜榜。

真实!震撼!启示!这才是非虚构写作该有的样子!

不仅仅是反腐记录,更是治理现代化的教科书。

看到了基层干部的挣扎与坚守,看到了制度的力量。

希望这样的‘清州样本’能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

主流媒体纷纷发表书评,高度评价其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一些党校、行政学院已将其列入推荐书目。海外多家权威出版社也纷纷联系洽谈版权合作事宜。

《破局与重建》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畅销书,更成为观察当代中国基层治理变革的一个重要窗口,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度思考和广泛共鸣。赵晓颖和她的团队,用他们的笔,完成了一次超越新闻本身的历史记录和价值传递,清州的故事,也因此拥有了超越地域和时间的生命力。

喜欢官场破局请大家收藏:(m.8kxs.com)官场破局8k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